他文武雙全被猜疑,因此當了26年太子,雖在位半年卻被後人稱讚

在封建王朝時期人人都想做皇帝,都想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擁有掌控天下的權力,除卻開國皇帝,歷朝歷代的皇帝大多都在登基之前做過太子,太子雖然位主東宮,是皇帝下一任人選的最強競爭者,但太子之位實在難當,上有自己的父皇時刻提防怕被自己兒子趕下臺,下有無數兄弟欲將自己拉下太子之位。

他文武雙全被猜疑,因此當了26年太子,雖在位半年卻被後人稱讚

人人都說上一任皇帝在世長的太子沒有好下場,比如康熙帝六十多歲逝世,爆發九王奪嫡之亂,他的太子更是幾經被廢最終死亡沒有登上皇位。今天說的是唐朝時的一個太子,他是唐順宗李誦,生於公元761年,他當了長達二十六年的皇太子才登上皇位,其間經歷的坎坷心酸可想而知,而且他在登基後還沒坐穩位子就被迫下臺,美其名曰為太上皇,最終因為疾病纏身很快離世。

他文武雙全被猜疑,因此當了26年太子,雖在位半年卻被後人稱讚

作文李適的第一個皇子,他從小就熟讀四書五經和兵法謀略,而且還勤習武藝,可謂是文韜武略樣樣俱佳的皇太子,他還喜歡研究佛教經典著作,也喜歡書法,尤擅長隸書。每次李適要賞賜大臣自己的詩集,都是讓李誦代為謄抄,可想而知李誦的書法定然是上上佳。公元783年,唐王朝爆發涇原兵變,在李適等人的逃亡過程中,李誦一直捨身護駕,也充分展現了自己絕佳的武藝,每每救自己的父皇於危難之中,他後來帶領將士與叛軍頑強作戰,李誦首當其衝,軍中士氣高昂,最終取得勝利。

他文武雙全被猜疑,因此當了26年太子,雖在位半年卻被後人稱讚

因為涇原兵變時立下的功勞以及作為太子時勤勤懇懇的幫助李適處理朝政,他的太子之路還是一帆風順的,但老天不會總如人願,李誦平安穩定的日子在公元787年被打破,李適的嫡妻是郜國公主之女,郜國公主卻是一個極其狂放不羈的女子,在自己的駙馬死後,她沒有恪守古代女子的禮節,與眾多男子有所往來,為當時世俗所不容,但因為她的公主身份,李適只能視而不見,但郜國公主不止於此,她與眾多大臣結交,令皇帝忌憚,加之有人說她實行巫蠱之術,李適龍顏大怒,派人將郜國公主羈押。

他文武雙全被猜疑,因此當了26年太子,雖在位半年卻被後人稱讚

因為郜國公主時常出入東宮,這大大引起了李適的疑心,他認為李適定也參與其中,要謀奪自己的皇位,而且李誦的妻子是郜國公主的女兒,李誦受到牽連被皇帝召到皇宮,李誦大呼冤枉稱全然不知此事,回到東宮後,李誦為保護自己心愛的妻子,就與蕭氏和離,卻不想蕭氏還是被自己的父皇賜死,甚至李適已經打算廢立太子,幸有當時的大臣以廢太子會動搖國本阻止了皇帝,李適雖然保住了太子之位,卻因為自己心愛之人的離世與終日的惶恐生了一場大病,至此他每日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的度日。

他文武雙全被猜疑,因此當了26年太子,雖在位半年卻被後人稱讚

公元804年,李誦因為常年的積鬱終於一病不起,終日被藥吊著,但此時李適也已經年老多病,沒過幾日李適駕崩,李誦在公元805年登基為帝,多年的等待終於有了結果,他終於坐上了皇位,卻已經疾病纏身,他強拖病體頒佈一系列利國利民的舉措,在他提出削藩之後受到眾人反對,甚至被逼迫退位,傳位給他的兒子,在位僅僅只有半年左右,實在令人心酸。在李誦死後,不少百姓都因為他的措施得利,後世對他的評價也極高,他也得以成為一名令人稱頌的好皇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