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媽的體檢報告“報警” 是病太重還是報告太誇張

隨著現代人健康意識的提升,大家越來越關注自己的身體是否健康,很多人都願意參加一年一次的體檢。可是當你拿到體檢報告的時候,是不是覺得很難看懂?近日,瀋陽王女士為七旬父母購買了兩套體檢套餐,想徹底瞭解一下父母的身體健康狀況。可是,體檢結束,拿著體檢中心出具的厚厚的體檢報告,王女士發現很多地方都看不懂。父親報告單顯示有16項問題,母親有12項問題。面對著體檢報告中的數字、專業化的內容、符號、箭頭,她不知道該咋辦。

爸媽的體檢報告“報警” 是病太重還是報告太誇張

困惑體檢報告看不懂

今年40歲的王女士是一家企業的高管,平時忙於自己的企業,照顧丈夫和孩子,很少有時間照顧年邁的父母。父母為了不牽涉女兒的工作,生病了都是自己到醫院排隊掛號。

王女士得知父母有病都不願意找自己,非常內疚。一個月前,王女士給父母選擇了價格昂貴的體檢套餐,想徹底瞭解一下父母的身體狀態。一週前,體檢中心將體檢報告單寄給了王女士。每份體檢報告單有二十多頁,面對那麼多體檢報告中的數字、專業化的文字內容和符號、箭頭,她有點傻眼了。父親的報告單顯示,父親有16項問題,包括肥胖、脂肪肝、血脂異常、甲狀腺結節、心動過緩、心房大、腎結石等,其中7項標註建議到專科醫院進一步複查,母親有12項問題,其中6項標註建議進一步複查。

求助誰能幫我解讀報告

王女士將體檢報告發給了做護士的朋友,朋友回覆:“根據體檢報告顯示,父親需要掛醫院六個科的號,母親需要掛醫院四個科的號。”王女士糊塗了,是父母的病太嚴重了,還是體檢報告誇大了父母身體狀況?

4月3日,王女士拿著體檢報告,帶著父母來到了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服務檯諮詢人員表示:“王女士只需要先掛醫院的全科醫學科的號進行諮詢,然後根據醫生的建議再到需要的專業科室就診。”瀋陽晚報、沈報融媒記者瞭解到,經過醫院全科醫學科醫生的診斷,王女士的父親只需要再到心內科繼續複查,其它問題不需要繼續就診,王女士的母親只需要到消化科繼續複查就可以了。

就此問題,記者採訪了該醫院全科醫學科單海燕教授。單海燕說,醫院的全科醫學科可以幫助解讀體檢報告單。中國老齡化浪潮來臨,老年人容易出現多種疾病,出現多器官功能衰退的情況,這些疾病大多涉及醫院多個科室,如果分科診治會比較麻煩,醫院的全科醫學科的醫生可以給這類患者提供一個初步的診斷意見,如果患者的疾病具體涉及到某個科室,醫生會再推薦患者到相關科室診治。

單海燕說,體檢套餐應由專業醫生來制定,現代人對體檢套餐的選擇不夠理性,選擇體檢應該先到醫院找醫生進行諮詢,醫生會根據患者的年齡段、有無病史、家族史等方面綜合參考後,制定有針對性的個體化體檢套餐。

專家建議體檢報告中標註風險等級提醒

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泌尿外科副主任宮大鑫醫生介紹,體檢報告中出現的陳舊性病變、鈣化都屬於正常。對於一些身體上的結節,如果很小就不用擔心,注意定期複查就可以了,這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隨時瞭解“問題”的變化程度。關於王女士父母的體檢報告中出現的十幾項問題,宮大鑫說,很多內容都是警示、提醒、需要注意的,並不構成疾病。比如結節問題,無法準確的說是不是問題,小結節目前看沒問題,但是如果不控制有可能變大,建議體檢機構的體檢報告中標註風險等級提醒,這樣體檢者會知道問題的輕重緩急,有選擇的進行復查。

體檢報告中的符號和術語都代表啥

記者採訪了多位醫生,他們對體檢中常見的符號和術語進行了解析。

一、箭頭符號。正常箭頭向下就代表數值偏低,箭頭向上就是數值偏高。

二、陰性、陽性。這兩個東西也經常出現在體檢報告中。陰性屬於正常,陽性表示有問題。

三、“陽性發現”不等於病,是問題提醒或者預警。體檢者要重點看“主檢結論”。

四、血糖問題需要注意,體檢都是空腹體檢,但是糖尿病患者或者糖尿病的高發人群最好再做一次“餐後兩小時血糖檢測”。

五、腫瘤指標不是檢測腫瘤的唯一指標。這些所謂的腫瘤指標,升高不能百分百表明你有腫瘤,正常也不能說明你沒有腫瘤。絕大多數腫瘤指標是醫生針對懷疑有腫瘤的病人(也就是有臨床表現的病人)輔助診斷用的,不能用於正常體檢人群的篩查。

六、體檢報告提示“需要進一步複查”,一定要複查。

七、脂肪肝(輕中重度),只需要控制飲食就可以,一般不需要吃藥。如果有脂肪肝且血糖高才需要進行藥物治療。

八、心電圖正常不等於心臟沒病,心電圖只能發現80%左右的心臟病。

九、尿常規裡發現紅細胞(醫學術語為“鏡下血尿”),大多數情況不是什麼嚴重情況,比如可能是月經前後、泌尿系統感染、尿路結石等。

十、幽門螺桿菌感染。幽門螺桿菌(也叫HP)是胃部常感染的一種細菌,確實和很多疾病有一定關係。核醫學的呼氣試驗是目前檢測幽門螺桿菌感染的標準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