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佳鐵路隧道「體檢」師 每天步行10公里

哈佳鐵路途徑5座隧道、151座橋樑、521座涵洞,橋樑隧道里的鐵路設備發生內部空洞、部件鬆動等隱形故障,僅憑肉眼是無法發現。49歲的崔國強,就是用一把小錘子當“聽診器”,每天步行10多公里,檢查隧道隱患,保障我國高寒地區最長快速鐵路的運行安全。

哈佳鐵路隧道“體檢”師 每天步行10公里

崔國強每天需步行10多公里檢查隧道隱患。李興海 攝

哈佳鐵路隧道“體檢”師 每天步行10公里

崔國強用錘子敲擊隧道受檢部位檢查隱患。李興海 攝

崔國強是佳木斯工務段橋隧車間技術員,從哈佳鐵路建設完成起,他就跟在現場,熟悉每一座橋樑、隧道特點。隧道、涵洞昏暗,橋樑懸空,給檢修帶來難度。崔玉國說,在隧道里,人的眼睛能見度太低,儘管有光源,但也只能看到外觀是否有掉塊、裂紋、漏筋等淺顯問題,如果襯砌內有空響、空洞就無法發現。最可靠的方法,就是用錘子敲擊每一處襯砌受檢部位,用實際感受來驗證設備的質量。

“判斷內部空洞,要容易一些,部件鬆動就需要聽覺和觸覺,如果零件鬆動,敲上去的聲音是有彈性的,回聲像彈簧一樣,手臂上的振動感是連續的,這樣就能判斷出是否有故障。”崔國強說,除了聽覺觸覺,著力點也非常關鍵,每一個部位要敲哪?用多大力?都有講究。

橋樑隧道建在野外,又高又險,爬上爬下極為困難,特別是猴石山、勝利、馬鞍山、依蘭、平安5座隧道,崔國強在進行隧道襯砌敲擊檢查時,要爬到8米多的洞頂上去檢查,崔國強找了一臺裝載機,踩在托盤上,升到洞頂,冬天氣溫達零下38度,隧道內寒風刺骨,他帶著工友們在無數次的升起、落下中,一寸一寸的敲遍了所有的隧道,發現設備缺陷百餘件,為哈佳鐵路的安全開通奠定了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