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煎包”大概你是吃過的。

水煎包,特色傳統風味小吃,屬豫菜菜系。距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起源於東京汴梁城(古都開封),在華北和中原地區頗為流行。口感脆而不硬,香而不膩,味道鮮美極致。

“水煎包”大概你是吃過的。

各地特色山東餡食分類非常細,如水煎包和鍋貼,根本操作順序大同,都是將麵皮包餡,下入平底鍋,加水或稀麵漿大火煎制,但鍋貼要二次下漿,成熟後成片相連,水煎包是將熟時淋入小磨油,翻身再煎便成。最大差異是用面,水煎包是發酵面,鍋貼是水調面,水煎包皮更暄軟。菏澤的水煎包和鍋貼都非常有名。

“水煎包”大概你是吃過的。

餡是一方面,用火、用油、用面也是重要因素。包子皮為發麵皮,太老太嫩都會影響包子的質量,包子皮如果是死麵的,那就成為在魯西一種叫做鍋貼的小吃了。在特製的平底鍋內刷上底油,油不宜過多或過少,把包好的包子依次順序放入鍋內,加一定數量的稀面水,蓋上鍋蓋小火煎到水乾,然後逐個將包子翻個,至雙面焦黃淋上豆油即成,其中點水也叫“下汗”,火候尤為重要。總之,要做到油清、面白、餡鮮。 水煎包屬於大眾風味的小吃,物美價廉,製作方面不受四季影響,它一直是當地暢銷的地方風味小吃。在菏澤市大街小巷,路邊攤點都可以吃到正宗的水煎包。

“水煎包”大概你是吃過的。

根據其餡料的不同,“水煎包”又可分為“牛肉水煎包”、“豬肉水煎包”、“韭菜水煎包”等,但其製作方法基本相同。“水煎包”採取以水為主的煎制方法,其關鍵在於正確地掌握火候。煎制時溫度不宜過高,一般平鍋油溫保持在五成熱即可。再者就是要調製好水面糊和掌握好淋水面糊的時間,淋糊的時間不可過早或過晚,否則都將影響“水煎包”的質量。

“水煎包”大概你是吃過的。

【做法】

1、【麵皮】材料中的乾酵母加清水混合至酵母溶解;

2、【麵皮】中的面、糖、泡打粉略微混合後,加入步驟1的酵母水,攪勻,加入沸水,揉成粗糙面的麵糰,蓋保鮮膜靜置5分鐘;

3、再繼續揉到表面比較光滑,蓋保鮮膜醒15分鐘;

4、【餡料】中的大頭菜切碎,加5g鹽拌勻,醃20分鐘,出水後擠掉大頭菜的水分;

5、肉餡加入【餡料】中的調料,順著一個方向攪拌上勁,加入大頭菜,攪拌均勻;

6、麵糰分割成30g-35g的劑子,擀開,不要太薄,大約0.5cm厚;

7、中間放入餡料,包起,收口處掐緊,蓋保鮮膜醒30分鐘;

8、平底不粘鍋燒熱轉小火,倒入少許油,放入包子轉中小火,底部煎上顏色加入清水至包子的8分高;

9、蓋鍋蓋,燒至水沸騰,轉小火繼續燒;

10、待水燒乾,鍋內聽到噼裡啪啦的油聲,即可關火,繼續蓋蓋燜3-5分鐘;

11、出鍋前包子表面撒少許芝麻和蔥花即可。

小貼士:

●內餡可以換成任何一種喜歡的食材。

●包子麵皮活好之後,揉幾下仍是粗糙的表面,醒一會再繼續揉會比較容易揉到表面光滑。

●儘量選用平底鍋,受熱均勻。

●包子可以挨著排放,無需留空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