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慢牛一旦起動,投資者應先買小盤股還是大盤股?

A股慢牛一旦起動,投資者應先買小盤股還是大盤股?

一、市場上漲靠什麼

股價的上漲,一靠業績推動,這就是所謂的價值投資。因為股票背後對應的是企業。企業盈利了,假設股價按照市淨率估值,企業淨資產為5元,對應股價為5元,企業不斷盈利,淨資產10元了,對應股價應該是10元,總不能還是5元吧。這就是業績推動,最可靠。

股價上漲,另一個就是靠資金。同樣的企業,同樣的股票,資金多了,買的人多了,股價也自然上漲。這就是資金推動,一旦資金撤退,股價就摧枯拉朽,重新回到第一種靠業績推動上,這就是歷史大底。

二、小盤和大盤的特點

大盤股,一般業績穩定,成長性差些,流通盤大,流通性好,適合價值投,適合大資金進入,股價相對穩定,暴漲暴跌少。

小盤股,一般業績不穩定,成長性較高,流通盤小,流通性差一點,價格投機性比較強,大資金進出比較困難,容易暴漲暴跌。

三、牛熊市大小盤特點

牛市頂部階段或者熊市開始階段。一般都是小盤股先跌,而且跌得快跌得猛,為啥?因為流通盤小,主力出貨容易。這個階段,大盤股橫盤或者還在緩慢上漲,為啥?因為主力持有籌碼太多,只能慢慢出貨,否則,大甩賣的話把自己也困住了,同時主力也是在"掩護"小盤股出逃。

熊市中期,小盤股繼續下跌,中間有幾次抵抗,也是為了出貨,"老鄉別走"。大盤股有的繼續頂部繼續震盪出貨,有的大盤股已經開始緩慢下跌。

熊市中後期,小盤股繼續下跌,但下跌速率已經放緩。大盤股因為主力已經出貨出的差不多了,主力獲利已經豐厚,這時候大盤(藍籌)開始下跌,個別開始加速下跌。

熊市後期,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候,小盤股和大盤股都加速下跌,但小盤股下跌已經有限,而大盤股卻開始最後一跌,市場一片愁雲慘霧。

熊市末期和牛市初期,市場估值嚴重低估,大盤股開始橫盤築底,小盤股會有凌亂表現,掩護主力吸籌大藍籌。

牛市初期,小盤股開始躁動,大盤築底掩護。

牛市中期,小盤休息,大盤開始啟動。

牛市中後期,小盤股瘋狂,大盤股穩住。

牛市頂部,小盤股開始下跌,大盤股做掩護,繼續衝頂或者橫盤出貨。

打小盤,如果沒有意外,總體基本上就按照這個節奏運行。為啥?因為主力資金兩邊套利的需要。

牛市階段就簡單說了。

目前屬於哪個階段?比較符合的就是熊市中後期向後期過度。

四、後續可能的"慢牛"

目前,周圍形勢比較複雜,經濟處於轉型階段,市場趨勢處於熊市中後期階段。說慢牛還早。

我們每一次總說市場和以往不同,但時候發現,市場是有不同,但整體卻總是那麼的相似。為什麼?因為人性不變,面對這個還沒有徹底轉變的市場,主力的操作手法沒法改變。改變的只是漲跌的節奏。在大盤股和小盤股之間互相掩護,互相"相得益彰"低買高賣的本質沒變。要有逆向思維,就很重要,不要被市場主力牽著鼻子走。

所以,不同的階段,就選擇不同類型的股票,或者在倉位配置上有所側重。不管大盤小盤,高估了漲多了,就要跌,低估了跌多了就要漲。"陽光下,沒有新鮮的東西。"資本的逐利沒有變,人性的貪婪恐懼也沒有變。

投資還是投機,理念很重要,選股與選時,兩個要兼顧,大盤和小盤,風水輪流

科創板馬上就要上市了,如果後面A股真有牛市行情,個人認為在選股上,可以關注以下幾類板塊:

一、科技類公司、生物製藥以及新能源等板塊:

這個主要是因為科創板上市之後,這些板塊都將是受益板塊,當然,券商板塊是直接受益板塊,也可以逢低關注,科技類公司主要涉及到以下行業,例如:芯片概念、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5G、高端製造業等。

二、有業績支撐的績優股、白馬股:

科創板推出之後,機構在選股上可能會更青睞有業績支撐的白馬股、績優股,春節前後機構炒作沒有業績支撐的垃圾股、低價股,個人認為是機構在科創板推出之前的一種“自救”行為,炒高了之後,他們高位拋售然後很有可能將注意力放在績優股上,我個人比較看好有業績支撐的大盤藍籌股,如果大盤站上3100點,後面的行情可能就是大盤藍籌股的行情。

三、迴避沒有業績支撐的低價股以及次新股:

迴避沒有業績支撐的垃圾股剛才在上面已經說過,在這裡就不重複了,科創板推出之後,目前炒作次新股的一些機構和遊資可能會轉戰到科創板的炒作上,這樣一來,主板上的次新股可能呈現資金不斷流出的情況,所以,我覺得主板市場的次新股也需要回避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