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安徽频道:“工业强县” 筑就濉溪崛起之路

新华网安徽频道:“工业强县” 筑就濉溪崛起之路


--濉溪工业经济四十年发展纪实

改革开放以来,濉溪工业经济经历了一个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艰难发展过程,历经了市场经济的洗礼与磨炼,经受了改革带来的阵痛和经济波动带来的冲击,通过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加速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明确产业定位,延伸产业链条,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工业强县”目标初步实现。目前,工业经济已占据全县经济总量的半壁江山。

1978年,全县工业产值不足4000万元,企业个数仅144家,且产品单一、数量偏少。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1985年以来,工业经济发展年年迈新步,步步上台阶,经济类型多元化,企业活力不断增强。1985年工业总产值1.8亿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35.5%,县内工业已发展冶金、机械、化工、建材、酿酒、瓷器、造纸、印刷、食品、纺织、竹木加工、煤炭等12个门类。到1990年工业产值已达2.8629亿元,比改革开放初期增长6.26倍,占工农业总产值的38.1%,酒、铝、肥、瓷四大产品初具规模,企业数达200多家。

“十二五”期间,濉溪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实施“工业强县”为主线,积极拓宽思路,初步形成优势产业特色明显、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工业总体蓬勃发展的格局。2012年8月,濉溪县与芜湖县联合组建濉芜产业园,成为濉溪发展工业经济的重要载体。2015年,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532亿元,五年年均增长14.2%,工业增加值130亿元,五年年均增长24%,规上企业达到266家,较2010年增加75家,其中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130家,实现产值占全部工业的83%。制造业投资达到596亿元,年均增长20.4%,万元增加值能耗下降20%,主导产业初步形成规模,实现工业总产值400亿元,占全部工业的75%,是2010年的3.77倍。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增加值23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0%,且增长潜力较大。

“十三五”以来,县委、县政府针对工业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扎实开展“一创双加”“双实活动”,大力实施工业强县、创新驱动,完善支持民企发展政策,促进工业经济“强筋壮骨”,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助推了县域经济总量连续三年位列全省县级第10位,实现了“皖北当先锋,全省创十强”目标。2018年1至11份,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新增16家,总数达288家,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1%,实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7%,工业投资同比增长32.3%,技改投资同比增长22.5%。

(吴永生 李庆永)


新华网安徽频道:“工业强县” 筑就濉溪崛起之路


新华网安徽频道:“工业强县” 筑就濉溪崛起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