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龍臥虎》一部注入了人文主義的武俠片,李安從沒讓人失望過

導讀:這部電影獲得了國際市場的認可,不但意味著它藝術上的成功,對於中國人來說,它的社會意義遠遠超過了它的藝術價值。它更是開啟了中國武俠電影的序幕,李安用他獨到的表述方法,讓中國的武術以西方人喜歡的方式走向了世界。


《藏龍臥虎》一部注入了人文主義的武俠片,李安從沒讓人失望過


該影片改變自王度廬的同名小說,他被稱為鴛鴦蝴蝶派的“悲情”教主,他倍受弗洛伊德學說影響,他小說非常注重對人物的心裡描述,採用“性格——心裡悲劇”為其小說的最佳模式。他的這部小說也具有這個特徵,電影和小說在表達的時候具有很大差別,電影很難將小說的心裡描寫表達出來,這也是很多小說改編失敗的原因。但是李安是一個善於說故事的天才,他總是有方法將人物的心理表達出來。


《藏龍臥虎》一部注入了人文主義的武俠片,李安從沒讓人失望過


李慕白和李安很像,他們都深受中國文化的侵染,性格內斂,皈依武當的李慕白,具有一套道家哲學的修心之道。他們性格中都體現出了一種韌性,在至柔至剛的融合,體現的是中國文化中的“劍術”。李安選擇了這部電影體現了他對李慕白的不解之緣,他們兩個在某種程度上是不謀而合的。


《藏龍臥虎》一部注入了人文主義的武俠片,李安從沒讓人失望過


這部電影之所以如此成功,並不僅僅是因為它的武打動作,而是武打中所反應的人文關懷。李慕白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大俠,李安打破了“大俠”的神話,他將這種無所不能的大俠刻畫成了一個普普通通的人,他擁有七情六慾,和常人一樣有無法遏制的慾望,人生也會有無法擺脫的困境。他承認了自己對於俞秀蓮無法消除的感情,他的軟肋讓他無法成為大槍不入的大俠。


《藏龍臥虎》一部注入了人文主義的武俠片,李安從沒讓人失望過


電影更偉大的地方在於,他反應了人對於封建禮教的反抗。在中國傳統的倫理道德里,有著嚴格的倫理秩序,人的感情會被這些倫理所束縛,進而壓抑了人性的發展。李慕白之所以將自己的愛壓抑在心中幾十年,是因為俞秀蓮是自己兄弟的未婚妻,即使他們之間沒有感情,但是他的兄弟為了救他而死,他便被這樣的倫理道德所束縛住了,那一份愛再難說出口。但是最後他選擇了衝破禮教,擺脫了傳統重負之下的感情壓抑和人性的束縛。


《藏龍臥虎》一部注入了人文主義的武俠片,李安從沒讓人失望過


電影還具有鮮明的女性意識,其中三個女性的形象,不同程度地反應了叛逆傳統、追求自由、把握自己命運的女性形象。其中向命運反抗最激烈的就是碧眼狐狸,雖然她是一個反派角色,但是她偷學武功主要是為了把握自己的命運。但是她不識字沒有接受到教育註定了她悲慘的命運,她的命運反應的是封建制度下女性的悲劇,在男女不平等的社會下的一種悲劇。


《藏龍臥虎》一部注入了人文主義的武俠片,李安從沒讓人失望過


玉嬌龍則反應了新一代敢於向封建禮教反抗的女性,他們能夠讀書識字,富有反抗精神,她大膽地追求和羅小虎的愛情,身在王府卻嚮往著自由,她認為江湖就是她想要追求的自由,所以她兩次盜劍走向江湖。她那句”要劍還是要人“體現了她對自身價值的重視,不敢附庸於男性的覺醒。


《藏龍臥虎》一部注入了人文主義的武俠片,李安從沒讓人失望過


俞秀蓮則反應了一個差點就要犧牲在封建禮教下的女性,她曾經因為傳統禮教的束縛而不敢承認對李慕白的愛戀,將這份感情壓抑於心。但是她又企圖通過事業上的成功獲得和男性同等的地位,她行走江湖,幹著和男人一樣的鏢局,爭取擁有一定的社會地位。最後她衝破禮教,表達了對李慕白的愛慕,反應了女性的一種自覺自強的人生態度。


《藏龍臥虎》一部注入了人文主義的武俠片,李安從沒讓人失望過


這部電影通過武打動作反應的是中國的一種“俠”文化,李安準確地抓住了這一點,將人文情懷注入其中,給電影注入了靈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