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理工大学-跌宕起伏不过是为了等待最美好-工业设计考研

太原理工大学-跌宕起伏不过是为了等待最美好-工业设计考研

新莉的考研经历真的算得上起伏跌宕,过程不赘述,在这里她要让我特意地表扬他的组长,徐晓虎(小组老师湖南大学研究生)。因为考研过程中对她的帮助指导,用新丽的话说就是热心热心热心,最后提的一些方向意见最终还真的是压中了考试内容。这样的帮代精神真的很难能可贵,希望我们远川师兄师姐能够持续的发扬这样的精神。棒棒的~~~

初试成绩403(工业设计概论143 产品设计表达135 ),最终被一志愿录取。

我是普通二本工业设计系的学生。从大一进校门的那一刻起,我就知道自己是要考研的。但大三下半学期还仍处于对考研的恐惧中,或者可以说我还不清楚自己究竟为什么要考研。到我真正想明白开始全面复习的时候,已是八月底了。

择 校

曾看到这样一句话“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便只剩归途”。从那个时候就决定,我要回家。不是我有多恋家,而是真的放心不下他们。不想等到自己多么有功成名就的时候再去回报,最重要的是当下是陪伴,不是吗?这虽不是考研的全部原因和目的,但于我而言却是最有动力的一个。因此我毅然决然的选择了家所在省里唯一一所有工业设计方向的大学—太原理工大学,我认为这是我认真努力就可以上的学校。虽然最近几年招生人数5以下,但我想只要足够努力,足够优秀,也没有什么怕的。

关于择校,结合自己的能力以及需求目标,明白自己最终想要的什么,给自己一个充分的择校理由,制定好计划,努力便是了。

初 试

一开始准备和很多人一样什么都不知道,学习也很盲目。直到一个学姐说“当了那么多年学生,考过那么多次试,其实怎么复习,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方法”。同样的话想送给每一个准备考研但还在慌乱中的你,按照自己的方式,静下心来去规划。

开始比较全面认真的复习是9月初,有人觉得很晚了,是,的确是有些晚了,所以才更加明白时间的紧迫与任务的繁重。很多人说考研没必要把自己整的像苦行僧一样,但我单纯的认为当你专注为一件事情努力,想办法达到目标的时候,也没有心思去干其他事情了。

将考研这个大任务划分,每个时期有每个时期的学习重点以及必须要完成的内容。最初的这段时间我每天会给自己制定任务,结束后查看完成情况,每天问自己学到了什么,面对真实的自己,清楚自己几斤几两,然后踏踏实实地完成学习任务。

以下主要介绍一下我专业课的复习方法。

史论部分:

不管书上的内容在试卷中占比多少,准确记忆都是必不可少的。记忆的东西多了,脑子里有了量的积累,才能有质的输出,论述题才不惧它。史论部分我分了三个时期来复习。

第一个时期全局掌控参考书目

书本快速过一遍,留个印象就好。然后再过一遍标记重点,并整理笔记(即要背诵的内容),因为我的参考书目只有一本,整本书都是重点,所以一开始参考其它相关书目补充了一些内容。这里推荐一款APP—“荔枝”,搜索“左陀罗夫司机”,里面有好多王受之老师课堂授课音频,很有意思,分分钟打破你枯燥的学习(此时其他娱乐APP也可以顺手卸载了)。

关于真题,有真题一定要去买,将真题上的每个考点根据年份题型简单标注在书籍目录上,哪些是高频考题一目了然。同时还需找每年出题的规律,看试题偏向考之前没出过的内容还是喜欢重复考某几个考点。

第二个时期书本循环背诵记忆默写

(1)全书背诵。所谓全书,即书本每个有文字的地方都不要放过。记忆这种东西就怕重复,所以想要高分,书默写两三遍是必要的。根据章节划分背诵内容,我是计划分20天每天3小时背完整本书,理科生表示记东西真的不擅长,但定下来的任务就踏实完成。(背书找一个人少或没人的地方读出来,默背很容易睡着。)

(2)背诵+默写。当然背完一遍是完全不够的,第一遍纯背诵,第二遍同样的背诵内容加上每天背诵默写的内容。建议背完,可以去吃个饭或者学点其他科目,不去想刚刚背诵内容。一段时间后,翻开书看着目录,默写今天背诵的内容。你要相信背过的在脑子里都是有库存的,给它揪出来就是你自己的了。一开始会比较艰难,后面越默写越有成就感,亲测,有效!

(3)第三遍重复第二遍的工作。这时背诵时间减少默写速度大大提高,因此开启回忆式记忆默写,即背诵默写前把昨天的内容过一遍。每天默写完的内容要进行核对,看缺了哪里,哪里不够准确,找出问题标记,第二天默写前一天有问题的部分。

(4)第四遍把之前默写内容不熟的地方在目录标记,重新默写。默写永远不要刚记忆完就默写,因为基本都能写下来,进步不大。

第三个时期主攻真题

真题第一遍不看书尽量作答,后将其论述部分每年的题目整理出来,并整理一份自己的答案,期间要多关注一些设计史的公众号,像是设计史论君这类的,午饭的时候看看,觉得可能会考的记录文章中的关键点,理解记忆。考试时分点作答,加上论证内容,论述清楚就OK。第一遍过后整理出试卷上不熟悉的背诵点,可以写在纸条上,每天若有几分钟空闲,可以随机抽题目默写,默写不顺利及时巩固。

第二遍看时间掐时间专心做,刚好默写下自己准备的论述题目。同时除了历年考过的题目,要自己整理可能会出的题目,答案可以参考各个公众号推送的内容整理。(最好整理成电子稿以便修改,考前半个月打印出来每天看)

表示今年考题中两道论述题共40分。其中一道刚好是我整理过的。另一道论述题的关键词书本上有提到几次。书背的熟,全书提到的部分在脑中快速总结论点,默写书上的内容作为论据,补充最近设计界与之相关的一些内容。考场拿笔直接写。够努力才会有好运气啊。(提示:一般学校的真题3-4年题型会有小变,为了考场少一点慌张,自己归纳下今年的出题题型、分值分配很有必要。还有如果不清楚分值答多少字合适,可以按照30~40字/分进行书写)

手绘部分:

史论部分有一道60分的设计题,我是放到手绘部分一起练习。

关于报班:我只在去年7月份报了张叔的手绘班。虽然大学前有过4年绘画基础,大学期间也有马克笔的课程,但报班还是很有必要的,毕竟画好单体还有画好快题是有差别的。不要认为报班了就可以不练手绘,等着上完手绘班自己手绘这方面就没问题了。不不不,去之前就要勤加练习,注重绘画速度(一个产品起型加上色半小时多则不要超过一个小时),然后自己找问题,标记缺点。

手绘班前的练习

一开始和很多人一样,总是担心手绘班结束后自己没有进步,开始的日子也真的非常焦虑。但真正学习期间,忙的基本没时间想这个问题,生活的很充实。每天进行大量练习,第一天作业就用掉60多张a3纸,吓得我赶紧又买了500张(前期作业量会很大,但不要为了完成量而放弃自己对质的要求,切记)。手绘班也刚好是给自己一个过渡,逐渐进入到紧张的学习中。

当然啦,张叔会适当安排休息时间,休息的时候就好好休息,休息好精神好头脑才足够清醒,才可以学到更多。手绘班快结束时一整天只能完成一张快题,这个速度让我紧张的心里发毛,考试只有三小时。因此这就要求后期大量训练了。

手绘后期练习:手绘班结束时,张叔要求八月份每天都练习手绘保持手感,我简单练习了线稿。九月份主要看政治英语,手绘部分是从10月中旬开始每天积累素材大量练习。当然,这部分工作越早进行越好,越早进行心里越有底。

首先是练习什么,考试题目明确要求的一定不能缺,在此基础上能多方面展现产品更好。十月中旬起每天白天零散时间积累各类产品造型素材。这里推荐手机下载一款APP “花瓣”,最快的方式是关注里面别人整理好的画板,有大量素材。同时可以关注多个考研机构的账号,会有很多别人的手绘作品可以学习。晚上到手绘时间就开始动手,别纠结画什么,白天整理什么就画什么,先开始练习。从基本形态开始画起,通过分割等多种方式练习,形态线稿练习一段时间找回手感后逐渐增加难度和内容。(纯线稿练习期间每天晚上3小时,3~4张这样a4的量即可)初期每周画一次快题。

基本形体练习

准备史论的设计题目的同时积累各类型产品的诉说部分,各类产品都要接触一些,尽量全面,这样考场就不会慌。太理工16年起近三年都考的车,但因考车的学校很少,手绘班有关车的练习也比较少。所以自己开始练习画车的时候心里很没底想逃避,但又必须拿起笔来面对,人家都是尬聊,我就比较厉害了,我尬画,画了无数个“玩具车”。手绘这种东西一定要大神帮忙看,然后给意见,不断修改,才能进步。比较幸运的是在手绘班认识了一个对车有研究的组长,立即向他咨询如何画车。组长人很好很热情,语音视频给我讲解20多分钟画车的基本要求,指出我的问题。后期就开始每天大量练习。此时快题每周两张(论手绘班的重要性,不只是学习画画,认识更多人同样重要,再次感谢我的组长,要给组长奖励小红花)。

听取意见前

听取意见后

画的时候多想,多琢磨,自然就会更加精进。12月起时间所剩不多,基本每2天一张快题,这个时间提高速度,像是三小时一张4K,画面主体部分线稿加上色一小时完成的样子。考试手绘就不会有大问题。一边准备基本产品造型,一边练习画各类车的造型。每次画完可以拍照,若半夜失眠睡不着,打开手机再看看自己的画,会有新的认识和理解。个人认为,手绘前期注重量的积累,后期更注重质的提高,随着自己的能力提高,在绘画上会有更深入的认识。把碎片时间好好利用起来,全身心学习,生活充实,进步也很大。

快题版式:首先可以根据每部分内容分值所占比重来划分画面空间大小。其次横版竖版都进行尝试,探索,归纳出自己画的顺手的横版竖版版式各一种,12月份确定版式后就反复频繁练习。可以发给室友或是老师,帮你找问题。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并没有什么现成的万能模板,即便有,也是你自己大量练习中思考得来的。

复 试

初试之后就可以尽快准备作品集了,不知道怎么准备可以报班学习。成绩下来后,积极联系导师,并尽可能与之保持联系。除此之外,不论成绩如何,可以看看调剂信息,找一两个适合自己的调剂学校了解相关信息以备不时之需。

太理工复试笔试为100道单选题,涉及内容全面,小知识点很多,市面上没有相关复试真题资料,所以相关书籍要多看。虽笔试部分没有指定参考书目,但是大纲有三个方向。我复试准备期间看了《产品系统设计》、《工业产品造型设计》、《世界现代设计史》以及《中外美术史》等书籍,建议再看一下《人机工程学》,并多了解汽车相关内容。由于考察形式是选择题,不需要大片记忆,但很多小知识点要精准记忆。每本都整理了相关笔记,笔记反复看超过三遍,有关世界现代设计史、中外美术史的题库刷两三遍,基本笔试成绩70以上没有什么问题。

后 记

心态

初试准备期间不要有太多杂念,生活的单纯一些,衣服保暖就好,饭菜合适就行,个人卫生干净即可。专心学习,你会因为你的自律而对自己刮目相看,逐渐变成自己喜欢的人。期间你会真正体会到学习使我快乐,不管结果如何,这段经历都让自己终身受益。但事实上,更多时候会陷入一种对自己的怀疑,这样复习方式可不可以,究竟能不能考上,考不上怎么办等等问题,尤其在最后的一个月,放弃的人会很多,不要受他们影响,不必去打听太多相关消息,按照自己的计划来。

苦的时候要知道大家其实都是这样过来的。如果我说那几个月我没有一丁点娱乐生活,为了让自己保持清醒一直在图书馆楼道里学习,背书背的书都翻烂了,画画用掉五六十只铅笔你会信吗?如果现在这点苦都吃不了,那如何凭自己的本事追求好的生活,如何拥有我们90后本该有的骄傲。也许有人说一些人真的没那么努力也考上了,那我只能说他比较幸运吧,可是我一点也不羡慕他。

楼道学习环境

考研不是唯一的出路,可是你既然选择了,说明考研是目前比较适合你的一条路,不是吗?考研最后时间大家都很难熬,拼的就是心态。初试第一天考完公共课,我知道自己考的很不好,还和家人说今年没戏了,别对我抱太大希望,说完就哭了,想着几个月的努力就是这样的结果吗?不甘心啊,安慰自己专业课才是大头,重新调整心态,迎接专业课,不到最后,谁都没资格说你不行。

我室友说“专注,是对考研的尊重,努力,是对决定的负责,成功,是最终的结果”。撑不下去的时候想想如果现在放弃那之前的苦都白吃了吗?不甘心不甘心,扶朕起来,朕还能学,撸起袖子加油干呀。

时间

建议如果复习较早,前期强度不要太大,考研是个长期工作,不像期末考试,四五天就可以突击到90+。可以在考前3个月逐渐增加每天学习时间,做好决定做好计划,按部就班,其实在努力的过程中就发现他好像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难。关于作息时间时间,就一句 “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环境

关于宿舍环境,可以好好坐在一起,平心静气商量并制定这段时间的一些规矩,譬如11点30寝室一定要熄灯,保持安静之类,休息好精神好才能高效学习。其次是学习环境,如果一个人复习可以尽可能一个人复习,两个人难免会说些闲话,洗漱吃饭相互等也比较浪费时间,而且一旦其中一个心情不佳难免会相互影响。一个人复习枯燥,孤单是常态,学着和内心的自己沟通交流,和自己一起成长进步也是不错的体验。

就我们寝室来说,四个人其中三个都准备考研,一开始复习就在寝室约法三章。我们都是彼此的研友,是不在一起学习的那种。平时关系很不错,可以说形影不离,但我们都是考研期间都是各复习各的,两三周会偶尔交流沟通一下,有什么资源也会共享,减少很多时间。早晨到点就起床,看到大家都起来了,你也不好意思赖床。因为报考学校史论部分都有论述题,我们在印象笔记上创建了一个公共区域,三个人可以共同编辑。某个人针对某个观点发表完看法或是自己写完某篇小论文,其他人偶尔看到有更新可以去查看内容,并留言发表自己的观点,从不在上面闲聊。快题部分看到好的版式也会在上面进行共享,正这样的相互帮助,我们三个每门专业课成绩均分为127.3,都被自己一志愿录取。寝室不考研的那只,给我们做了很多后勤工作,嘴上抱怨可是心里还是很爱我们的,可以说是她供出了我们三个研究生,嘿嘿。(在此代表寝室考研3人给这只室友鞠一个九十度躬,感谢陪伴与理解)

最后,希望大家看过后对自己考研路哪怕有那么一丢丢帮助也好。要相信自己可以,多思考我如何才能进步而不是如果考不上怎么办,只要你足够努力、够认真,就没有那个如果。

最后的最后,总在脑海中回荡的一句话送给大家吧“我总觉得我的人生不只是这样,只要敢想,未来就有无限可能”。愿大家查分数的时候不是我配不上这分数,而是这么高分对得起我的努力,恩,就是这种感觉。

大家都20出头,去考研,经历一场心灵修炼之旅有何不可。我们还年轻,当无所畏惧!

太原理工大学-跌宕起伏不过是为了等待最美好-工业设计考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