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學習成績更重要的是這一點,父母不重視可能會毀掉孩子一生

比學習成績更重要的是這一點,父母不重視可能會毀掉孩子一生

在現實生活中,有些父母過分注重孩子的學習成績和特長培養,以至於許多孩子的童年都是在書桌前、鋼琴前、畫板前、培訓班……度過的,太多的父母認為,只要孩子能夠考入一所理想的大學,再練就一技之長,便能夠擁有幸福成功的一生。

不可否認,良好的學習成績,過人的才藝特長,確實可以讓孩子在未來的社會中更具競爭力,更有利於孩子獲得成功與社會地位。

但是,如果一味地追求成績,而忽視了對孩子的人格培養和心理撫養,那麼,孩子的高智商就有可能演變成一場災難,甚至對社會造成更大的危害。

近日,北大學子吳謝宇弒母后潛逃3年被捕的消息在網上掀起軒然大波,讓我們不得不再次深刻反思教育的終極意義到底是什麼,我們要培養的到底是什麼樣的孩子?

比學習成績更重要的是這一點,父母不重視可能會毀掉孩子一生

中國犯罪心理畫像第一人李玫瑾教授曾在“高材生犯罪心理解析”講座中提到過美國教育基金會的一個材料,是二次大戰集中營倖存的一位中學校長寫給所有老師的一封信:

“我是集中營的生還者,我親眼見到人類所不應該見到的事情,毒氣室由學有專精的工程師建造,兒童由學識淵博的醫生毒死,幼兒被訓練有素的護士殺害,而婦女嬰兒被高中或大學生槍殺並焚燒。看到這些令我懷疑教育到底是為了什麼?請幫助我們的學生成為具有人性的人,你們的努力絕不可以製造出學識淵博的怪物、多才多藝的心理變態狂、成績優良卻殺人不眨眼的惡魔。讀、寫、算只有在能使我們的孩子具有人性的時候,才具有重要性。

這封信雖然是寫給老師的,但是,一個班級可能有四、五十個孩子,老師不可能熟知每個孩子的心理狀態,也不可能給到每一個孩子均等而足夠的愛,人性教育的根本還是在家庭,所以,更應該反思的是父母。

比學習成績更重要的是這一點,父母不重視可能會毀掉孩子一生

我們常常講早期陪伴的缺失、父母的長期爭吵或者離異都會對孩子的心理與人格成長造成不可逆的傷害,拋卻這些暫且不談,父母的以下幾種行為也有可能會培養出高智商,卻缺乏人性的孩子。

01 過分注重孩子的學習成績,限制孩子的活動範圍。

有的父母在孩子的學習上要求特別嚴格,過分注重孩子的學習成績,要求孩子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學習上,除了學習,不允許孩子參加其他任何活動,包括不讓孩子做家務,不允許孩子看課外書,不容許孩子與同學玩耍,不贊成孩子參加集體活動等等,只要求孩子讀書拿高分,唯成績論。

如果孩子取得了較為理想的成績,父母也從不懂得分享孩子的喜悅,只是對孩子說,“考得不錯,但是不能驕傲,要繼續努力!”父母這樣說只會打擊孩子的自信心,讓孩子無法找到學習的意義。

如果孩子沒有考出滿意的成績,父母就會狠狠地教訓孩子:

“怎麼才考這麼一點,什麼都不讓你做,只讓你學習,這點成績對得起誰呢!”其實,孩子的成績可能並不是很差,甚至高於班級中的大多數孩子,但是父母給孩子制定了過高的要求,比如只能考第一名、得滿分,如果考了第二名或者沒得滿分,便不達標。

比學習成績更重要的是這一點,父母不重視可能會毀掉孩子一生

父母對孩子成績的過分看重,讓孩子每天都不敢分心在其他事情上,只專注於學習。

這種方式培養出來的孩子眼界是非常狹隘的,他們從來沒有時間玩耍,沒有機會與人相處,沒有機會與他人發生衝突,也沒有機會犯錯……

他們的學習成績可能很優秀,甚至是許多人口中“神”一樣的存在,但他們的人生體驗卻是相當匱乏的,人生經驗也是非常有限的,當有一天他們長大成人,就會在面對許多事情的時候不知所措,不知道如何與他人相處,不知道與他人發生矛盾的時候該如何化解,也有可能會表現的唯唯諾諾,在許多事情上拿不定主意。

這樣的後果可能就是,當孩子與他人發生衝突的時候,很可能想不到理性的處理方法,而僅僅依靠瞬間反應來行事,造成終身都無法挽回的不良後果。

比學習成績更重要的是這一點,父母不重視可能會毀掉孩子一生

02 父母對待孩子太過嚴厲,導致孩子心理畸形發展。

這種家庭的父母比較強勢,對孩子擁有絕對的控制力,要求孩子必須做到服從,大事小事都要聽父母的,都由父母替孩子做主。包括孩子的飲食、衣著,交什麼朋友,參加什麼活動,讀什麼學校等等都必須聽父母的。

這一類父母以愛的名義把孩子綁架,認為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孩子。不可否認,孩子按照父母的要求來走每一步,確實可以走得很穩、很順,也有可能取得不錯的成績。父母往往會非常自負對孩子說:“聽爸爸媽媽的準沒錯!”

但是卻剝奪了孩子親身體驗的機會,一個孩子只有通過親身經歷才能真正得到心靈的成長,父母的包辦控制只會造就兩種孩子,一種是依賴心強,事事依賴父母的孩子,成為無法長大的“巨嬰”;另一種是極端叛逆的孩子,被父母打壓太久,怒氣一直在體內積聚,當累積到一定程度,必然逃不過一場驚人的爆發。

比學習成績更重要的是這一點,父母不重視可能會毀掉孩子一生

2010年曾在媒體上看到過一起高校學生藥家鑫開車撞人致對方輕傷,不營救反而殘忍將受害人連捅8刀致死的案件,在法庭上藥家鑫陳述了其父母的強勢與嚴厲,在他小的時候,父母常常因為他不好好練琴而毆打他,甚至把他關進地下室進行懲罰。父母太過嚴厲的教育方式早已在他的心中種下了仇恨的種子,導致其心理畸形,也讓他在潛意識中形成了對待衝突時的錯誤觀念。

然而,他的父母卻只看到了在嚴厲要求下彈得一手好鋼琴的孩子,卻看不到孩子心上難以修復的傷痕。其父甚至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

“我們夫妻倆為他傾注了畢生的心血,他卻以自己的行為徹底摧毀了3個家庭。我們對他的恨,遠遠大於任何人。將來法律怎麼判他,都是他應得的。”

直到自己的兒子犯了這麼大的錯誤,這對父母依然沒有意識到自己教育孩子的失敗,他們的話語中沒有愛,亦沒有悔恨,他們依然無知而自負地認為對孩子的嚴厲要求是正確的,錯只錯在孩子,也許,這樣的養育方式早已註定了最後的悲劇。

比學習成績更重要的是這一點,父母不重視可能會毀掉孩子一生

03 沒有給孩子上好生命教育這堂課,導致孩子看輕生命。

父母功利的育兒理念,很容易讓孩子迷失自我,找不到生命的意義,不知道自己拼命努力學習是為了什麼。與此同時,父母從未對孩子進行過生命教育,孩子的生命中也未經歷過失去親人的痛苦,就會缺乏對生命的敬畏,輕視生命,不懂得生的可貴。

我們中國人是很避諱談論死亡的,許多家庭都不允許談及死亡,也不喜歡4、18這樣的數字,認為不吉利。有的父母在孩子飼養的小動物死了之後,擔心孩子難過,會選擇直接回避或者馬上給孩子重新飼養,這樣做只會阻斷孩子內心的真實感受與情緒,讓孩子失去體驗悲傷與痛苦的機會,也會讓孩子對自己或他人的生命充滿淡漠,不懂得珍視生命。

我們所熟知的2004年轟動全國的“馬加爵事件”,他在殺人後逃亡期間,曾用英語磁帶給他的大姐錄音,他說道:

“姐,現在我對你講一次真心話,我這個人最大的問題在於,我不知道人生的意義到底是什麼,一百年後早死晚死都是死,在這個問題上我總是鑽牛角尖,自己同自己過不去,想這個問題想不通。王菲有一首歌,歌詞是‘一百年前你不是你我不是我,一百年後沒有你也沒有我。’……”

馬家爵殺害同學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缺乏死亡教育應該也是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他不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也不懂得珍惜他人的生命,更不懂得失去至親會給親人帶來多大的痛苦。

比學習成績更重要的是這一點,父母不重視可能會毀掉孩子一生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一個人智力上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人格的偉大,這一點往往超出人們通常的認識。”

所以,父母不能只重視孩子的成績,更要注重孩子的人格培養。

01 培養孩子健康陽光的心理。

父母要摒棄強權與暴力的育兒方式,尊重孩子,平等對待孩子,不要給孩子過大的壓力,減少對孩子的負面批評,允許孩子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並投入其中,讓孩子在愛與自由的家庭環境中成長,讓孩子自信、陽光、有底氣。只有心底有愛的孩子,才能學會愛他人,才有能力付出愛。

02 給孩子創造豐富的人生體驗。

心理學研究表明,大部分孩子只對身旁的人、事、物感興趣,所以,幫助孩子發掘生活圈外的世界很重要,這將影響他們對社會、文化的認知。父母要經常帶孩子出門親近自然,讓孩子看到世界的廣闊,體驗到生命的多彩,擁有博大的胸懷。

要給孩子和同伴玩耍的時間,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鼓勵孩子多參加集體活動,讓孩子學會和不同的人交往,學會處理人際交往中遇到的各種問題,也學會感恩為自己提供幫助的朋友。

03 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

當孩子遇到挫折的時候,父母不能一味地替孩子解決問題,而要恰當地引導,讓孩子學會如何面對挫折、正視矛盾,積極應對負面情緒。讓孩子明白,錯誤是可以用許多種方式進行矯正的。

另外,也可以讓孩子多參加體育運動,比如跑步、游泳、武術等等,運動不僅有利於孩子神經系統的發育,也能增強孩子的抗壓能力。

比學習成績更重要的是這一點,父母不重視可能會毀掉孩子一生

有句話說的很精闢:幸運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願天下父母都能注重孩子的人格養育,培養一個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孩子。

您好!我是百合媽媽,80後職場寶媽,育兒達人,多平臺簽約作者。熱愛讀書、碼字,喜歡運動、旅行。我的生活理念是“上得廳堂,下得廚房,做智慧寶媽”。每日與您分享我在育兒路上收穫的感動與成長!喜歡我的文章請點贊、關注、轉發!您有什麼育兒的心得與體會,也歡迎留言,和大家一起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