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去年新上市5家公司才獲“大豐收”,又立“軍令狀”


湖北去年新上市5家公司才獲“大豐收”,又立“軍令狀”


去年,湖北省在公司上市方面可謂“大豐收”。

除新增4家境外上市公司外,更喜添5家A股上市公司。新增上市公司數量在全國排名由第18位上升至第6位。

截至今年4月24日晚間,新增的5家A股上市公司——銳科激光(300747)、明德生物(002932)、長飛光纖(601869)、天風證券(601162)和貝通信(603220),均已發佈了上市以來的“首份年度成績單”。

那麼,誰的表現更好?

支點財經記者從各自的業績,以及股市表現等方面進行了分析。


5家新上市公司中3家有關聯


這5家鄂企不完全屬於同一行業,在進行具體分析之前,有必要了解他們靠什麼賺錢。

作為去年第一家登陸A股的鄂企,銳科激光是一家專業從事光纖激光器及其關鍵器件與材料研發、生產和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產品覆蓋高中低功率光纖激光器,廣泛應用於激光製造如打標、切割、焊接和增材製造等領域。

後來上市的長飛光纖與銳科激光有點關係,前者是後者的供應商。支點財經記者查閱銳科激光年報發現,銳科激光從長飛光纖主要採購光纖材料。

長飛光纖專注於光纖光纜行業,主要產品有光纖、光纜和光纖預製棒,這些產品可用於電信運營商和光通訊網絡建設。

去年最後登陸A股的貝通信,是光纖光纜的下游客戶。貝通信的業務以通信網絡建設為主,兼顧通信與信息化系統集成、通信網絡優化與維護、通信網絡規劃與設計業務。

貝通信的主要客戶為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三大電信運營商,同時為中國鐵搭、中能建、葛洲壩等大型企業和政府提供專用通信與信息化服務。

另外兩家上市公司,明德生物和天風證券,一個隸屬於生物醫藥行業,一個隸屬於證券行業。

明德生物主要從事POCT快速診斷試劑與快速檢測儀器的自主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有感染性疾病系列、心腦血管疾病系列、腎臟疾病系列、糖尿病系列、婦產科優生優育系列、健康體檢系列等六大類。

天風證券的主營業務有證券經紀和自營業務、投資銀行業務、資產管理業務、期貨經紀業務和私募基金業務等。


湖北去年新上市5家公司才獲“大豐收”,又立“軍令狀”



湖北去年新上市5家公司才獲“大豐收”,又立“軍令狀”


天風證券和明德生物淨利潤下滑


2018年,5家新增A股上市公司中,長飛光纖的營業收入最高,達113.6億元。其次是天風證券,有32.77億元的營業收入。此外,貝通信和銳科激光營業收入均超過了14億元。明德生物的營業收入最少,為1.76億元。

同時,5家鄂企的營業收入同比均有增長。增幅最大的是銳科激光,同比增長53.63%;增幅最小的是明德生物,同比增長6.82%。

值得注意的是,長飛光纖的營業收入在上市前已較高,2017年就突破了百億元。此前,全球第三方權威諮詢機構CRU(英國商品研究所)發佈的數據顯示,2015年-2016年長飛光纖的光纖預製棒產能位列全球第一。在光纖光纜領域,2016年長飛光纖在全球光纖市場佔有率為19.48%,光纜市場佔有率為9.8%。

去年,長飛光纖的光纜業務持續增長。同時,長飛光纖還在做貝通信也在做的事——加大了與光通訊相關的數據中心佈線、通信網絡工程建設等相關業務,這些業務收入大幅增長達到9.42億元。如此,長飛光纖的營業收入又創下了新高。

銳科激光營業收入增幅較大,某種程度上得益於它的高功率光纖激光器市場增長較快。眾所周知,光纖激光器功率越高,在工作時就會更加高效和節能,但技術難度也就越大。

去年,銳科激光的2000W、3300W、6000W光纖激光器銷售收入增長均在100%以上,12kW光纖激光器還實現了小批量銷售。

這也使得銳科激光在國內的市場銷售份額越來越大。根據中國激光產業發展報告,2018年中國光纖激光器市場銷售總額(含進口)超過82億元,銳科激光佔據了其中的17.8%,相比上一年的市場份額提升了5.8%。

雖然5家新增A股上市公司營業收入同比均有增長,淨利潤的表現卻不一致。

銳科激光、長飛光纖、貝通信的淨利潤表現為同比增長,天風證券和明德生物的淨利潤則是同比下降。

其中,銳科激光的淨利潤增幅最大,同比增長56.05%,這也是受益於高功率光纖激光器市場增長較快等因素。

天風證券的淨利潤同比下降了26.16%,這與資本市場大環境不好有關。

去年,由於股市回調,A股交易量持續下滑,加之費率下降的背景,國內131家證券公司淨利潤同比下降41.04%。天風證券未能倖免,好在淨利潤降幅比平均水平要低。

明德生物的淨利潤同比下降了6.22%,主要是越來越多企業涉足體外診斷行業,隨著市場競爭加大,部分產品銷售價格下降使得毛利率下降導致。去年,明德生物的毛利率為77.1%,比上一年降低了4.76%。

和淨利潤表現一致,銳科激光、長飛光纖、貝通信的扣非淨利潤表現為同比增長,天風證券和明德生物的扣非淨利潤也是同比下降。


湖北去年新上市5家公司才獲“大豐收”,又立“軍令狀”


湖北去年新上市5家公司才獲“大豐收”,又立“軍令狀”


貝通信應收賬款和資產負債率均較高


那麼,去年新增的5家A股上市公司,產生的淨利潤特別是扣非淨利潤,是否真金白金地流入了“口袋”?

去年,5家鄂企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均為正。其中,天風證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最高,達11.5億元。

2017年天風證券的這項數據為-6.85億元,變化如此之大主要是由於收回融出資金帶來的現金流入同比增加。

與天風證券存在類似情況的是貝通信,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從-1878.84萬元增加到了1.79億元,主要原因是應收賬款產生了回款。

此外,銳科激光和明德生物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也在同比增長。

長飛光纖的情況則有所退步,同比下降了67.47%,為5.65億元,主要原因是應收賬款加大,這意味著長飛光纖壞賬風險進一步加大。

事實上,5家鄂企都有一定的應收賬款,只是長飛光纖的應收賬款最高,去年已達29.77億元。截至去年底,長飛光纖已計提的應收賬款壞賬準備金額為0.93億元。

同樣存在應收賬款高風險的是貝通信,去年應收賬款為14.65億元。截至去年底,貝通信壞賬準備約1.51億元。

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另一個值得關注的風險是資產負債率。

去年,排在第1位的是天風證券,資產負債率為65.48%。不過,同在湖北的長江證券(000783)去年資產負債率達73.07%。

其次是貝通信,資產負債率有50.5%,與貝通信同屬通信設備行業的長飛光纖,資產負債率為35%。

資產負債率最小的是明德生物,近兩年均保持在10%以內,2017年為5.3%,去年僅有3.98%。


湖北去年新上市5家公司才獲“大豐收”,又立“軍令狀”


湖北去年新上市5家公司才獲“大豐收”,又立“軍令狀”


湖北去年新上市5家公司才獲“大豐收”,又立“軍令狀”


湖北去年新上市5家公司才獲“大豐收”,又立“軍令狀”


長飛光纖分紅“最豪氣”


由於5家鄂企不完全屬於同一行業,關注其加權平均淨資產收益率也有一定意義,因為這項指標反映的是企業淨資產創造利潤的能力。一般來說,上市公司的加權平均淨資產收益率越高越好,下限是不應低於銀行存款利率。

目前,大部分銀行3年定期存款利率均低於4%。除天風證券外,其他4家鄂企的加權平均淨資產收益率均高於該水準。最高的是銳科激光達34.15%,其次是長飛光纖為22.06%。

此外,對上市公司來說,市盈率代表了資本市場對它的估值。市盈率是某種股票每股市價與每股盈利的比率,一般認為如果一家公司股票的市盈率相比行業均值過高,那麼該股票的投資風險越大。

以4月24日的收盤價計算,2家鄂企的市盈率比行業均值高,3家鄂企的市盈率比行業均值低。其中,天風證券的市盈率最高有172.6,行業均值為25.97;長飛光纖的市盈率最低為23.3,行業均值是52.82。

值得一提的是,5家鄂企的股票價格相比發行價均有大幅上漲,他們的總市值也得到了大幅提升。以4月24日的收盤價計算,2家鄂企總市值比行業均值高,3家鄂企總市值比行業均值低。

天風證券在5家鄂企中最高,總市值有522.7億元,但比行業均值984.5億元低;長飛光纖的總市值排第二,有347億元,且比行業均值138.4億元高。

在回饋股東上,5家鄂企都有相關預案。其中,長飛光纖分紅“最豪氣”,2018年有兩次分紅,分別是每10股派息數(含稅)5元和2.5元,現金分紅總額達5.68億元。


湖北去年新上市5家公司才獲“大豐收”,又立“軍令狀”


湖北去年新上市5家公司才獲“大豐收”,又立“軍令狀”


5家鄂企“軍令狀”已立下


今年,又會是怎樣的情形?

5家鄂企都有明確目標。

銳科激光表示,隨著激光使用成本的逐年降低和技術水平的逐步提高,激光正加速滲透到半導體、鋰電池、面板和光伏等領域,公司將持續推出適應市場需求的系列產品,發力新興應用領域。

受益於光通訊新業務的快速增長,長飛光纖表明將抓住這個市場機遇,通過客戶複製、產品延伸和業務延展等做大做強綜合佈線等業務。

這也就是說長飛光纖將繼續和貝通信“搶飯碗”,貝通信又將如何應對?

貝通信的選擇是借力資本市場開拓國際業務,公司將在業務相關領域內對技術有優勢、產品有特點的企業開展參股、併購等活動提升企業價值,在確保風險可控的情況下,推進國際業務發展。

在5家鄂企中,明德生物的體量最小,因此做大體量成了明德生物未來要做的事。基於此,明德生物將進一步拓展產品線,加快腫瘤篩查系列及其他快速診斷試劑的研發進程。同時,明德生物還將建立分子診斷平臺,切入精準醫療領域並佈局移動醫療。

天風證券將眼光放在了科創板上,在為客戶提供一站式綜合金融服務的基礎上,把握科創板和註冊制機遇,發掘新的業務增長點。

END

記者丨林楠

出品丨湖北日報傳媒集團 支點雜誌

商務合作丨 027-88569409 1397133763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