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劳动的名义——致敬警营中的“美警”!

以劳动的名义——致敬警营中的“美警”!

以劳动的名义——致敬警营中的“美警”!

岁月是你警衔的刻度量着辛劳

守着充实

奉献是你警徽的高度

托着伟岸

立着光荣

以劳动的名义——致敬警营中的“美警”!

你是一面旗帜

不计较个人利益得失

不变的目标就是

无私地奉献

以劳动的名义——致敬警营中的“美警”!

让我们

以劳动的名义

致敬

警营中最美的劳动者

陈晓磐

以劳动的名义——致敬警营中的“美警”!

他长期扎根农村派出所,练就了一双“铁脚板”,跑遍了辖区每家每户,骑报废2辆摩托车,骑行里程6.9万公里。“有困难找晓磐,找到晓磐不作难”是他所在辖区群众的口头禅。他就是陈晓磐,临颍县公安局皇帝庙派出所指导员兼大袁村警务室警长、大袁村党支部副书记。群众说他是“平安守护者”,他的事迹被编成微电影《连心结》、河南坠子《模范指导员》、豫剧《知心人》、歌曲《好人警官》等作品,广为流传。

前几年大袁村里经常发生邻里纠纷、治安案件,是出了名的治安乱村。近几年来,陈晓磐坚持党建引领,以“百姓和顺、家庭和睦、社会和谐”为目标,创新形成了“五步双网”警务治理模式(即通过五个步骤拉近和村民的关系、走进老百姓心里,建立起“e+综合警务信息网”和“伞式治安立体防控网”),有效地破解了农村治安难题,实现了从“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到“矛盾不上交、平安无事故、服务不缺位”。如今,大袁村成了全省十佳民主法治村。

以劳动的名义——致敬警营中的“美警”!

2005年,按照临颍县公安局实行警力下沉的工作部署,陈晓磐自告奋勇到偏僻的皇帝庙派出所工作,并选择到治安混乱的大袁村当驻村民警。

为全面摸清社情民意,陈晓磐利用8个月的时间,将辖区8948户居民走访了一遍,手绘地图100多幅,记录笔记60多本,采集基础信息9万余条,输入电脑制成电子信息。每家每户的情况,他心里都一清二楚。

“勤到农户炕头坐坐,勤到街心村头跑跑,勤到场所学校走走,勤到田间地头转转,勤到工作对象家里看看,这样才能对社情民意等情况烂熟于心。”陈晓磐说。

以劳动的名义——致敬警营中的“美警”!

陈晓磐以小案件、小纠纷、小隐患、小信访等为切入点,通过做好“听民声、化民争、保民安、应民需、做民范”五个方面工作,拉近警民关系和干群关系。现在,村民有事都愿意找陈晓磐聊聊。

为加强与群众的联系,陈晓磐自制8000多个“警民连心结”,正面印着“警民一家亲”,背面印有他的名字和手机号码,群众有啥困难总是第一个向陈晓磐求助。

大袁村很多村民外出务工,8年前,陈晓磐在村里成立了“留守儿童温馨家园”,从此,大袁村200多名留守孩子的成长经历中,多了一位“陈爸爸”。

以劳动的名义——致敬警营中的“美警”!

在陈晓磐的努力下,大袁村连续10年刑事案件零发案。村民们集体创作了一副对联:“进村头出巷尾法润百姓促和谐,小警务大作为情融万家保平安”,贴在警务室门口,表达对陈晓磐的感激之情。

陈晓磐先后荣获全国公安楷模,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模、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全国模范军队转业干部、全国派出所好民警、全国公安机关学雷锋先进个人、中国好人、河南公安十大忠诚卫士、河南省人民满意的“十佳政法干警”、河南省先进工作者、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4次,曾作为嘉宾受邀参加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观礼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

王培

以劳动的名义——致敬警营中的“美警”!

王培,男,汉族,36岁,中共党员,本科学历,2003年入警,现任漯河市公安局特殊警务支队第二特殊警务大队大队长,三级警督警衔。先后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5次,获得嘉奖3次;先后荣获“全国公安机关全能警务实战教官”“中国网事·感动2018年度网络人物”“2018感动中原十大年度人物”“十大出彩河南公安人”“感动漯河2018十大年度人物”“漯河市十大杰出青年”“漯河市十佳市民”“十大沙澧卫士”“河南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河南省优秀人民警察”“全省优秀实战教官”“全省公安巡警防暴系统岗位练兵比武先进个人”“全省共青团创先争优活动青年岗位能手”“漯河市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荣登“中国好人榜”,被授予“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模”“河南省先进工作者”“河南省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称号。

以劳动的名义——致敬警营中的“美警”!

作为公安特警这支公安尖刀队伍中的一员,王培同志始终以“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作为座右铭,牢记使命、临危不惧、忠诚履职。入警以来,他累计巡逻10万多公里,参加处置各类群体性事件749次,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136人,解决群众矛盾纠纷1200余起,参加抢险救灾106次,救助受伤群众146人,收到群众的表扬信和锦旗13封(面),挽救国家、集体和群众财产20多万元。2018年10月27日,在处置一起持刀劫持人质案件中,他以己身交换人质、勇擒嫌犯,被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法制日报、光明日报、人民公安报、人民网、中国新闻社、河南日报、河南电视台、大河报、河南法制报、东方今报等120余家媒体采访报道,成为全国的正能量“网红”。

王安定

以劳动的名义——致敬警营中的“美警”!

王安定,男,汉族,40岁,中共党员,本科学历,1999年参加公安工作,现任临颍县公安局刑侦大队副大队长,三级警督警衔。先后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6次,荣获“河南省优秀人民警察”“优秀中原卫士”“漯河市劳动模范”等荣誉,所带中队连续3年荣获全局打击效能第一名。

以劳动的名义——致敬警营中的“美警”!

入警以来,王安定不忘初心,经历了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屡破大案。近五年,他成功侦破刑事案件300余起,抓获嫌疑人130余人,起诉嫌疑人120余人,追回赃物和非法所得价值170余万元。2014年11月,经过连续多天缜密侦查,王安定发现关键证据,成功抓获杀害女童嫌犯。2016年8月,他凭着刑警的职业敏感,锁定持枪抢劫加油站嫌疑人,带领侦查人员穷追不舍两公里,在嫌疑人用锤子击中其右臂流血骨折的情况下,瞅准时机将嫌疑人抱摔在地,当场缴获自制手枪1把、制式军用子弹12发和被抢赃物。2017年6月,王安定和同事远赴湖南一个多月,捣毁一诈骗窝点,抓获9名电信诈骗嫌疑人,为受骗群众挽回经济损失16万元。2018年1月,王安定带领侦查人员成功破获一入室盗窃电车案,抓获团伙成员6名,追回被盗电车21辆。

杨俊丽

以劳动的名义——致敬警营中的“美警”!

杨俊丽,女,汉族,39岁,中共党员,本科学历,现任漯河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队伍建设指导大队副大队长。

参加工作16年来,杨俊丽同志一直坚守在政工岗位上,负责支队的队伍宣传、晋职晋衔、组织教育、优抚奖惩、老干部、工青妇、党建群团等工作,工作头绪多、任务重,各项活动交织重叠。但她开动脑筋,刻苦钻研工作方法,时刻以优秀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把各项工作干得有声有色,风生水起,高质量地完成了各种工作任务,在小岗位上做出了大贡献,深受领导和同志们的肯定和信赖。

2014年的一天晚上,杨俊丽在赶写一篇信息时,因工作劳累晕倒在电脑前。省交警总队和市交警支队领导到医院看望她,叮嘱她好好养病,别急着出院,她却惦记着支队的工作有没有受影响……出院后的第二天,她立即投入工作,撰写材料,又是加班加点。有时候,加班到次日凌晨回到家,少不了被丈夫埋怨,但她依然如故,第二日照旧投入工作,无怨无悔。她把最美好的青春都留在办公桌旁、电脑前、键盘上,眼角有了皱纹,头上有了白发,一切都在悄悄改变,但不变的是她一如往昔的信念与情怀。

以劳动的名义——致敬警营中的“美警”!

大练兵场上有她的飒爽英姿,法制宣传台前有她温和的笑脸,幼儿园、小学校里有她柔声向小朋友讲解安全知识的身影。老干部中心里,她悉心照顾;福利院、老年公寓里,她轻声问候……她的良好表现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先后荣获全省公安机关思想政治工作先进个人、首届中原“最美女警”提名奖、漯河市优秀共青团员、漯河市优秀共产党员、漯河市青年岗位能手、漯河市“三八”红旗手、漯河市“巾帼建功标兵”、漯河市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十佳”标兵、漯河市青年志愿者风采大赛个人“三等奖”、漯河市青年五四奖章、漯河市五一劳动奖章、全市公安机关“十佳女警”、全市公安机关优秀党务工作者,3次荣立个人三等功、多次受到嘉奖,2016年当选“市直机关党的代表会议代表”和“中共漯河市公安局党员代表大会代表”等等,展现出了新时代女警的风采。

同事说,杨俊丽是他们认识的人中,干活最努力、最勤奋的人,她不是奋战在一线的英模,也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但她十几年如一日坚守在平凡的岗位上,勤勉、踏实、不张扬,如淡淡的花,熏沁着、感染着她身边的每一个人,默默地抒写着新时代的警察故事。

漯河市公安局警令部指挥中心

以劳动的名义——致敬警营中的“美警”!

近年来,漯河市公安局警令部指挥中心以打造实体化指挥中心为目标,紧紧围绕公安中心工作,不断提升指挥水平,凸显中心功能,在打击犯罪、维护稳定、服务群众、创新改革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河南省巾帼文明岗”“漯河市青年文明号”等荣誉称号,荣立集体三等功1次,20多人次受到省公安厅、市委市政府、市公安局的表彰奖励。漯河市公安局创新完善110接处警机制工作在全省警务博览会摘得了优秀奖,并在全省司法体制改革推进会上作为全省唯一一家地市级创新进行了经验交流。

以劳动的名义——致敬警营中的“美警”!

2018年以来,指挥中心共接110报警电话482722起,其中有效报警137256起,实现了“双百”(处警率、反馈率100%)和“三零”(零投诉、零失误、零违纪)工作目标,群众回访满意率达到98%以上,通过110出警抓获犯罪嫌疑人426人,救助群众4386人次,为群众办好事4200余件,漯河110打击犯罪,服务群众的典型案例被中央、省、市等新闻媒体刊登,收到了社会各界和群众广泛好评。同时,指挥中心积极推进110非警务警情分流工作,建立了110与12345市长热线的24小时协调联动机制,有效减轻基层单位出警压力。为充分发挥指挥中心信息主渠道的职能作用,指挥中心创新工作方法,建立了“四级报告”“五色响应”“六个必报”“七项规定”的“四五六七”工作机制,有力确保了信息指令工作的扎实有效开展。2018年至今共办理省厅工作指令5317期,编发《漯河公安信息》1044期,做到了快速、准确、高效,无一差错。在重大突发案事件及重大安保活动中,指挥中心充分发挥龙头枢纽作用,随长随警作战,加强指挥调度,确保警令政令畅通,有效服务了领导决策、服务了实战需要。

以劳动的名义——致敬警营中的“美警”!以劳动的名义——致敬警营中的“美警”!
以劳动的名义——致敬警营中的“美警”!以劳动的名义——致敬警营中的“美警”!
以劳动的名义——致敬警营中的“美警”!以劳动的名义——致敬警营中的“美警”!
以劳动的名义——致敬警营中的“美警”!以劳动的名义——致敬警营中的“美警”!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