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档案91——帕克氏龙

恐龙档案91——帕克氏龙

名称:帕克氏龙(Parksosaurus)

年代:白垩纪晚期

地点:北美洲(加拿大阿尔伯塔省)

大小:长2.4米

食性:植物

帕克氏龙生存于白垩纪末期,约7000万年前,是该时期北美洲地区的非鸭嘴龙科鸟脚类恐龙中,较少被叙述的物种之一。

长命的基干鸟脚类在白垩纪末期的恐龙大灭绝之时仍然存活着,而帕克氏龙就是其中一种。它的体形与其他基干鸟脚类恐龙类似,都有着短前肢、长胫骨和善于短跑的脚,僵直的尾巴用于平衡身体。它的头相对较小,颊齿有嵴,角质喙取代了门齿,但头骨差别较小,尤其是大眼睛。白垩纪早期的棱齿龙似乎是与帕克氏龙亲缘关系最近的近亲.

帕克氏龙很可能靠近地面找寻食物,在低矮的林下植物中嗅来嗅去,有选择性地用窄喙咬喜欢的食物.当遇到危险的状况,它们会迅速地逃离,可见帕克氏龙是一种胆子很小的恐龙。帕克氏龙的嘴巴看起来有些干瘪,专门喜欢啃食矮小植物的叶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