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下資金瘋狂買火電,華電國際電力憑什麼成大行嘴裡的香餑餑?

千呼萬喚始出來的煤電拐點,終於在火電龍頭華能國際電力(00902)的一季報中完美兌現。

華能國際電力2019年一季度實現歸母淨利潤26.56億元人民幣(單位下同),超出市場預期30%以上,鑑於一季度甚至上半年向來是用電淡季,預計其全年淨利潤達到80億為大概率事件。

公司此前承諾2018-2020 年規劃分紅比率不低於70%,如此測算,若保守按全年80億利潤估算,目前5.04港元對應股息率將超過8%。

智通財經APP注意到,相比A股小煤電股長源電力、建投能源、內蒙華電等股價都已大漲,港股華能電力可謂是估值低窪,且較A股也有一定折讓,對於長線投資者而言持有港股華能國際股價護城河更寬。

此外,上海私募界“大佬”重陽集團自去年以來持續增持華能國際,且其掌門人裘國根去年最高增持價格更是高達5.82港元。


南下資金瘋狂買火電,華電國際電力憑什麼成大行嘴裡的香餑餑?


“煤價下行+上網電價企穩”邏輯不變

眾所周知,火電企業的盈利狀況受核心因素“煤價、上網電價、利用小時”的影響。電煤價格是影響火電企業盈利能力最重要的變量,煤價決定了火電行業的成本端,而上網電價及利用小時則是決定了火電行業的收入端。

首先來看煤價因素,發改委要求動力煤價格的綠色合理區間為500元/噸至570元/噸,這對穩定煤炭市場起到了“壓艙石”作用,因此從長邏輯來看,煤炭和火電板塊有望實現利潤的合理分配。

從業績表現來看,華能國際電力一季度營業額由去年同期的434億同比增加22.5億至450億,淨利潤率5%左右,ROE為3%水平。

因為季報未披露具體購煤成本,但是在營收同比增加20多個億的基礎上,營業成本反而減少了2.2億。因此華能國際淨利潤同比大幅增長114.27% ,主要由於期內燃料價格下降。此前申萬宏源測算,煤價對華能國際的業績增長彈性超過50%。


南下資金瘋狂買火電,華電國際電力憑什麼成大行嘴裡的香餑餑?


據國家發改委統計,2019年1月,全國電煤價格指數為511.02元/噸,同比下降6.94%;2月全國電煤價格指數為511.34元/噸,同比下降9.85%;一季度,全國各港口動力煤平均價同比下降了6.8%左右。

歷史數據顯示,2018年1月,國內動力煤港口價格一度達到760元/噸。足以可見,疊加煤炭價格走勢的先高後低及增值稅率下行的共同影響,火電企業展現出很大的業績彈性。

此外,基於中國能源密集型產業轉移、更多進口能源、以及對空氣汙染/煤炭消費控制等因素,摩根士丹利預計中國沿海對煤電需求的增長也將放緩,內地2019年首季沿海煤炭價格按年下跌10%。

雖然說煤價大跌,華能國際淨利潤率回到高峰期的近20%、ROE達到15%的情況不會再出現,但是淨利潤率回到10%還是具備想象空間的。

其次,從上網電價來看,國家發改委此前就已發佈《關於取消、降低部分政府性基金及附加合理調整電價結構的通知》,取消向發電企業徵收的工業企業結構調整專項資金,騰出的電價空間用於提高燃煤電廠標杆電價,緩解燃煤發電企業經營困難。

其實2018年冬季燃煤電廠上網電價就有所提高,加之動力煤市場旺季不旺,使得下游火電企業成本得以控制,繼而不少煤電企業去年三季報就已有迎來“春天”的趨勢。

此外,從發電量及利用小時數來看,據國家統計局和國家能源局近日發佈3月份能源生產數據和電力工業統計數據顯示,3月份全社會用電量573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7.5%,增速較前2月加快3個百分點,較去年同期加快3.86個百分點;一季度全社會用電量累計達到1.68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5.5%。

由此可見,綜合當前火電企業的情況來分析,在發電量增速下降、機組利用小時數提升、市場交易電價與上網標杆電價價差逐步彌合等多重因素的影響下,火電行業業績得以修復。

機構唱好 南下資金持續買入

行業拐點基本確定之際,智通財經注意到,在機構唱好的同時,南下資金亦是持續買入。

如近日摩根士丹利調整了一系列中資電力股目標價,將華能電力目標價由5.79港元上調至5.9港元,並給與華能國際以及華潤電力(00836)“增持”評級。


南下資金瘋狂買火電,華電國際電力憑什麼成大行嘴裡的香餑餑?


4月25日,港股通數據顯示,南下資金淨買入前三的個股其中就包括華能國際電力,截至該日,其港股通持股比例已由3月初的26%上升至33%,持續多日呈現淨買入。此外,華電國際的持股比例亦由近22%上漲至24.8%。


南下資金瘋狂買火電,華電國際電力憑什麼成大行嘴裡的香餑餑?


行業配置正當時,華電國際電力彈性最大

從目前大的宏觀背景來看,外圍環境、信貸政策寬鬆等正面向好,而公用事業行業屬於波動小、抗週期的類債券型行業,由於其穩定性,估值相對容易,所以當其股價相較於當期無風險收益率呈現出足夠的優勢時,便可以進行配置。

那麼,究竟哪隻火電股最具價值呢?

4月26日華能國際與華電國際同時公第一季報公佈後,一跌一漲,究竟孰好孰壞,市場資金已做出明確選擇。

首先,華電國際一季度發電量大增10%的情況下業績反而沒有增長,鑑於財報沒有細分指數,估計是一些資產減值做成的短期現象。這也意味著,在成本管理上,華能好於華電。

其次,從分紅方面來看,華能也具備更大的想象空間。據智通財經APP統計,自2006年至2018年三季度,華能國際電力累計分紅410億,即使2008年當年利潤虧損,公司還是用未分配利潤進行了一定比例的分紅。


南下資金瘋狂買火電,華電國際電力憑什麼成大行嘴裡的香餑餑?


但是智通財經APP認為,如果電力行業反轉,拐點確立,全行業都會迎來估值重估。

綜上所述,煤炭即使維持現價,火電股就可以活的很滋潤了,其次作為重資產行業,利率下行進一步彰顯高息股的配置價值,若煤炭下降趨勢持續,後市漲勢更加不容小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