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地标“大铜马”换新引发热议,你们怎么看?

4 月 12 日,盐城市政府采购网发布一则翻制更换该市城市标志 " 大铜马 " 的采购项目公示,迅速引发网友和当地市民的热议。有人支持,认为大铜马年代长了换新的更安全,也更美观。有人则认为,铜马是一种象征,应当尽量维修,不宜更换。盐城市雕塑家协会主席夏一栋则建议找专家会诊,不要急于换新。

盐城地标“大铜马”换新引发热议,你们怎么看?

盐城公示要翻制更换大铜马

4 月 12 日,盐城市政府采购网发布了《盐城市大铜马雕像采购项目单一来源采购公示》。采购公示中作了简要说明:原大铜马雕像建于 1986 年 9 月,经三十多年的时间,外表面已锈蚀,变成黄绿色,清洗后也不易恢复到原样。铜马腿部的钢筋腐锈,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为提升盐城市城市中心标志形象,消除风险,应对原雕像进行更换。

此次采购人为盐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公示中要求,供应商须确保铸造的大铜马与现有大铜马在规格尺寸、材质、颜色、纹理等各方面的一致性,新铸大铜马雕像的颜色必须得到采购人认可。现有大铜马整体完好迁移到盐城市新四军纪念馆里采购人指定位置。

城市地标却 " 命运多舛 "

大铜马是新四军在盐城重建军部纪念塔的俗称,作品名为《抗战骑马像》,由时任全国城市雕塑规划小组副组长、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王克庆教授创作设计,建于 1986 年 9 月。塑像高 4 米,长 3.8 米,重 3250 公斤,为青铜浇铸而成。塔上刻有原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张爱萍上将亲笔题词:" 新四军重建军部纪念塔。" 背面朝西,上刻由张爱萍上将审定的碑文,已故书法家鲍审手书。


盐城地标“大铜马”换新引发热议,你们怎么看?


△ 2010 年 3 月,盐城为修建 BRT 城市公交道路,将大铜马迁移到了角落里。

然而,大铜马却 " 命运多舛 "。2010 年 3 月,盐城为修建 BRT 城市公交道路,将 " 大铜马 " 迁移到该市建军路与解放路交叉口的东南角。此次移位曾遭一片质疑,后在市民、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努力下,于 2018 年 9 月 21 日凌晨正式回归原位,时隔 8 年之久。

住建局回应涉及到公共安全

大铜马是盐城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承载着红色的革命记忆和盐城发展的历史沧桑,盐城人视其为城市标志、" 精神灵魂 "。因此,一石激起千层浪,网友和市民议论纷纷。

许多市民表示赞同。 " 换一个也挺好的,展现出咱们盐城新的风貌。" 市民卞女士表示,旧的立在那不安全,而且新的外表有光泽,体现出与时俱进的精神内蕴。

盐城建设系统一位不愿具名的人士认为,大铜马位于闹市区,经过几次动迁,肯定受到了一定的损坏," 安全问题绝不能掉以轻心。" 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市民,六成以上的人赞同先修缮。

" 旧了修复修复,比换新的更有纪念意义,它是一种精神。" 从事 30 多年教育工作的张老师说,换了感觉历史意义就淡了,就好像古董一样,越陈越好。" 老的铜马并不只是一个城市雕塑,而是代表着童年的回忆、曾经的故事、新四军的精神。" 盐城新四军纪念馆一研究人士称。

为何要更换大铜马?" 在两次转换位置的时候,马脚的固定钢栓损坏了,涉及到公共安全,才考虑更换。" 盐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说,由于之前维保不到位,导致铜像的表面被破坏,出现了异常的颜色。此外,铜像的图纸找不到了,对结构没有把握,所以无法修缮。

" 将采取先进的 3D 打印技术,遵循修旧如旧原则,按技术指标制作,保证更换的铜马大小、尺寸都不改变。" 这位负责人表示,安全是第一位的,铜马的更换并不是把它灭失掉,原来的大铜马将会整体完好迁移到盐城市新四军纪念馆里进行布展,供市民参观。

有雕塑家愿意免费修复

盐城市雕塑家协会理事何晃在接受现代快报记者采访时说," 铜马表面的黄绿色是长期氧化的效果,是想得而不易得的,而更换是一次非常规操作,也不可能做到无偏差,更换就相当于复制一件历史文物,没有意义了。"

盐城市雕塑家协会理事柏传龙从事雕塑工程技术 20 多年,他认为,100% 可以修复,完全没有必要换新的。" 铜制的雕塑可以长期保存,修复非常简单,工期不长,费用也不高。" 柏传龙说,作为盐城人,从感情角度他愿意免费修复大铜马。

" 铜马和底座是整体浇铸,雕塑底座和大理石底台接触面积足够大,而且雕塑有自重,只要处理好接触面连接即可确保安全。" 夏一栋是盐城市政协委员、盐城市雕塑家协会主席,作为雕塑专家,他特意研究了大铜马雕塑,他表示,老雕塑是一个城市历史的承载,文明的印记,和名胜古迹一样珍贵,它见证了沧桑、沐浴和洗礼才显经典。他建议 " 不要急于换新,找专家会诊,继承和维护即可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