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七子各自發展和結局如何?其中這人很慘 落得個家破人亡

“建安七子”是對東漢末年建安年間七位文壇代表者的統稱,他們分別是:孔融、陳琳、王粲、徐幹、阮瑀、應瑒、劉楨。這七人除了孔融之外曾先後歸順於曹魏,都得到了曹操的重用。而這七人中曹操本來對孔融是最看重的,但偏偏因個人原因始終與曹魏格格不入,最終被曹操遺棄,下場慘然。下面就簡單說著後六人,然後對孔融進行單獨分析。

建安七子各自發展和結局如何?其中這人很慘 落得個家破人亡

【陳琳】在漢靈帝末年曾任大將軍何進主簿;在董卓入京後避難至冀州入袁紹幕府;在袁紹失敗後,任曹操軍師祭酒;後又徙為丞相門下督。在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染瘟疫而亡。

【王粲】曾拜在當時著名學者蔡邕門下;後來到荊州投劉表,但不受重用;在勸劉表之子劉琮歸順曹操後,被任命為丞相掾屬,賜爵關內侯;後又被調任軍謀祭酒;魏國建立後,被任命為侍中。

【徐幹】在年少和青年時期一直致力於文學,無心仕途。直到曹操平定北方後應召為祭酒掾屬;後轉五官將文學。建安二十二年,染瘟疫而卒。

【阮瑀yu】年輕時曾拜蔡邕為師;後任軍中祭酒。

【應瑒yang】先任丞相府掾屬;後轉平原侯庶子,後又為五官將府文學。建安二十二年,卒於瘟疫。

【劉禎】投曹之初,被任命為丞相掾屬,參謀軍機;後出任平原候庶子,不久即改任五官中郎將文學;但因一次晚宴直視曹丕之妻甄宓被曹操革職。建安二十二年,染瘟疫去世。

這六人在投曹操之後,大多都被安排在了曹丕、曹植或幕府中,皆授予了不同的重要職位,除了劉禎後期受到小波折外,都還是發展不錯的。

建安七子各自發展和結局如何?其中這人很慘 落得個家破人亡

好了,現在就來說說我們的主角——孔融,有“建安七子之首”之稱,其才華就不言而喻了。在曹操初建許都時,孔融就來到了許都,先後被曹操任命為漢廷將作大匠、後遷少府、後又任太中大夫。從此任職就能看出,曹操對孔融是既用又不用。從官職上來看孔融的職位比之其他六人都要高得多,全都是九卿之位;但是從任職的地方來看就能發現孔融只能算是漢廷的“門面擔當”,充數之人。

建安七子各自發展和結局如何?其中這人很慘 落得個家破人亡

起初曹操非常欣賞孔融,一是其才華橫溢;二是其乃聖人之後。但是孔融卻不買曹操的帳,認為他的職位是大漢天子所授,因而常常在朝廷和曹操唱反調。而且常常在各種場合對曹操指桑罵槐,比如在一次晚宴,孔融詠了一首《詩經-六月》予曹操,《六月》讚頌的是周朝名臣尹吉甫輔佐周宣王征討西戎的歌謠,明面上是歌頌曹操戰功赫赫,但是尹吉甫卻被昏君周幽王殺害,在此孔融不就是存心詛咒曹操不得好死嗎?

建安七子各自發展和結局如何?其中這人很慘 落得個家破人亡

另外,我們在讀了孔融讓梨這個故事後,認為孔融是一個非常孝順的孩子,但是其後來說了一句話確顛覆人們的認知:“父親是想滿足自己的某些慾望才生了孩子,所以對待父親就沒必要特別親近;母親與孩子的關係,就像容器和裡面裝的東西一樣,分開後也就沒有什麼關係了。”這兩句話在當時漢朝講就猶如在滿清大街上喊“反清復明”一樣,時人無不怒目視之。就算放在今天也是非常大逆不道的。

最後,曹操經過長期隱忍後觀孔融實在不開竅,以“妄言亂群”、“敗壞綱常”、“違反天道”等罪名處死孔融,後又滿門抄斬。

建安七子各自發展和結局如何?其中這人很慘 落得個家破人亡

在建安七子中,孔融是一個可憐的人物,他富有才學,但是卻不諳政事,不知審時度勢,順應天下大局。他拿曹操的俸祿,卻不給曹操辦事而且還罵曹操;要說他想匡扶漢室,但是看他的所作所為又不像,僅僅是因為看曹操不爽,而處處唱反調。既然不想給曹操辦事,那為何不像好友禰衡一樣誓死不入朝廷呢?結果最終落得個家破人亡、身敗名裂的下場,所謂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建安七子各自發展和結局如何?其中這人很慘 落得個家破人亡

​在此可以借用和珅對紀曉嵐的一句評語:“沒想到當今天下還有這種不知好歹、不識時務、不識抬舉的不解風情之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