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過好晚年生活很重要,該怎樣過好健康的晚年生活?

孟偉康


'怎樣過好晚年生活,這個問題有普遍性社會意義,我也是個81歲的老年人,願意說說我的看法,與老年朋友共享共勉!

一,老年人多病,你要千萬想方設法,不要讓病情快速變壞,變是一定的,讓它變慢點,讓衰老的過程儘量延長,每延長一點,快樂增一倍,增點快樂,信心也增強了,更感到有希望,豈不更快樂!

二,千萬別給自己來幾個假設:老了丶病好不了了、快死了那還有奔頭?這種極其消極的假設首先毀滅了你的希望,用不多久你的假設真的會提早變成現實,把自己給假設掉了!

三,別瞎扎堆。老年人從眾心理強,喜歡到老年人群裡聊天。根據我的觀察,有主見、內心充滿希望,眼前一片光明的老人,一般都有積極的心態,對社會上陰暗面都有正確的看法,不會一葉障目,眼前一片黑。而多數扎堆的老人是散佈生活中的怨氣,以求得同情,獲得點安慰。更有人發洩自己對現實的不滿,什麼這年頭歲數最不值錢、爺爺變成了孫子的孫子丶要什麼都得公平等不滿情緒。缺少主見的老人,紮了這樣的人群堆中,唯一的收穫是一天比一天消極。

四,老人要自尊,更要有尊嚴。有尊嚴,就是要獲得起碼的被人尊重,倘若有一天老人得想盡辦法以兒女的喜歡標準去作人,時時事事處處討兒女喜歡,千萬不能成為不被兒女喜歡的人,那老人可就變成老僕或老奴了!汝要不信,查查手機電腦,那篇教老人怎樣才避免成為不受兒女歡迎的老人的文章歷歷在目,此乃真的是天倫顛倒!在父子關係中還要加上是否受歡迎的關係,真不知此文作者是怎麼想的?在國與國的交往中,不受歡迎的人是要遭驅逐的。老人如不受兒女歡迎也要驅逐嗎?或宣佈脫離關係?心眼小的老人看此文不膽寒?老人會有點不夠文明讓青年人看不慣的行為,但那是你二大爺輩的老人!要教育年青人學會敬老尊老!老人的標準不能由兒女定!老人就是老人。老人的標準不能顛倒!哪位老人按那篇文章說的做了,即使不變成老奴老僕,日子好過不了!

五,老年人要服老又要不服老。服老是指身體老了,體衰多病,根據醫囑按時服藥,只做力所能及的事,不逞強,多聽少說不爭吵。看不上眼的少看或不看,保持心態平和。不服老是指精神方面,人老心不老,體力不足精神好,老當益壯。要接受新事物,瞭解點新觀念,穿戴體面點。只要心情好,昔陽才無限好!

六,學點新技術,玩玩平板電腦。人老了,腸胃功能減弱,多好的食物消化不了,因此對物質的享受慾望越來越低,吃飯都有點湊合了。兒女對老人不必在吃上下功夫,而是幫老人學點什麼,讓老人精神生活豐富點,教老人學使用平板電腦是幫老人安享晚年之樂的好招。老人也不要以為一老就啥也不會,也沒學習的必要了。學習使用平板電腦很容易,我是2016年6月自己到華為商店買的華為m2,8寸青春扳電腦。那時已經78歲了,買回來就憑玩普通手機的本事,一點一點的,一項一項的試著來,好些功能學會了。後來又換了個華為m3,十寸平板。有了它眼界開了,知道的多了,心態越來越好。2o17年79歲寫的如何渡過79一80這道坎一文在頭條發表後,一年中42萬多人閱,點讚的近40O人。至今有近50萬人在網上與我交流,這是老年人晚年難得的一大快樂!

如何快樂的渡過晚年,別人的方法只是個借鑑,真正的快樂是自創的!|

本文作者感言:發表剛五個小時一萬五千人關注,說明如何引導老年人渡個快樂的晚年是眾多網友關心的問題。願天下老年朋友積極行動起來,共創(或自創)我們為時不多的幸福晚年!謝謝網友們,新春康樂!

本文作者又感言:已有九萬多網友關注此問題,希望網讀後

交流個人想怎麼辦,構建正能量輿論!


18630517712


老年人過好健康的晚年生活很重要,這人人皆知。但是,每個人的生活習慣不一樣,脾氣性格興趣愛好不同,所以對健康生活定義的標準也不同,就拿我的爸媽來說吧,我父親七十多歲了,母親也快到七十了,都退休十多年了,他們有著自己的晚年生活方式。

父親退休前是體育老師,身體素質不錯,他退休後愛好廣泛,養花音樂舞蹈書法都沾邊,書法是一直的愛好,以前是毛筆蘸著水在屋裡水泥地上練字,現在是木地板了就在舊報紙上寫了,如果是學校組織個投稿展覽什麼的就寫宣紙上,舞蹈會跳體育舞蹈,什麼探戈桑巴恰恰跟著錄像學,現在腿腳不那麼靈便了,改打太極拳了,音樂上會彈鋼琴拉小提琴,雖然彈奏的不那麼專業但也能聽出是啥曲來。退休後老爺子的晚年生活也算是豐富多彩了。

我問他什麼是健康的晚年生活,他說:保養好身體,有個人的愛好最重要,比如作息要有規律,早睡早起,早晨六點半起床收聽央廣新聞和報紙摘要,晚上九點看完海峽兩岸就洗漱睡覺了。飲食上要有節制,早飯注重營養,午飯可以多吃點,葷素搭配,大魚大肉可以吃但不能過量,晚飯不吃肉食主食,青菜稀飯米粥就行,晚上吃多了怕積食,飯後可以吃點水果,穿衣要厚實,寧可熱的出汗也不能為圖涼快馬上脫衣服,這是飲食起居。他說最重要的還是要老有所為老有所樂,平時茶餘飯後和我媽出去溜個彎,跟同事鄰居多交流,每週五他會固定參加老年合唱隊排練,要是在家裡就看看報寫寫字拉拉琴,但不要久坐,坐半小時站起來打會太極拳活動活動,累了就躺會聽聽廣播,反正不能讓自己太閒著,得有事做。我母親平時買菜做飯更是閒不住,一天得出去五六趟,去菜市場去超市,有時我爸也跟著一起去,做飯也會幫著打個下手。我媽平時喜歡上網看看娛樂新聞聽聽音樂,跟親戚朋友聊聊微信,聊天不用語音用拼音打字,遇見不會寫拼音的字就查字典,她說聊天打字查字典可以鍛鍊手和腦,這也算一種健康的休閒方式吧。

他們常說:人老是自然規律,不服老不行,要想健康的生活,首先要改掉一些壞毛病,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作息有規律,飲食有節制,不要暴飲暴食,飯菜葷素清淡搭配適中,可以幹些力所能及的體力勞動,注意冷暖,每天曬曬太陽散散步,多找樂子少生氣,平平淡淡才是真。


本色老實人


怎麼過好老年人的晚年生話,我有切身體會,我也是個老年人,今年六十七歲,老年人的幸福生話也是一種文化,首先做到每一天都充實快樂,這對老年身體是非常重要的,我說老年生話是一種文化,外國是很少有的,你看一看幼兒園學校門口百分之九十接送孩子的都是老年朋友,從早上六,七點鐘老年朋友就開始從自己家(很少住兒女家)奔向兒女家接孩子至幼兒園,學校,一般一天八趟,這一天在愉快緊張中渡過,從中還鍛練了身體,還能在等待接孩子的時間裡同接孩子的老友拉一拉家長裡短。這一天充實不充實,很充實,不用接送孩子的老年人到公圓,社區跳跳舞,走走步,走幹個集,上個店,總而言知怎麼高興總麼玩,想著出去一定要帶著老伴,每年一定要到醫院掛個號,進行身體的全面檢查,沒問題基本保你一年無大事,


記住他2記住他


人人都要老,人人都會老,這是社會問題也是家庭問題,我國已進入老齡化時代,我感覺這個話題適合每一個人,我就想談談我的想法。

在自然界中凡是有生命的,都有生命週期,生老病死,人更是如此,目前人類還無法改變這種規律,誰也無法抗拒,人活到一定年齡就自然進入晚年直到終了。人到晚年的時間,或早或晚,或長或短,但是很短,所以我們應該珍惜,讓自己有尊嚴安詳的向世界告別。

怎樣做才能幸福安康的度過晚年,每個人的想法,方式不盡相同,相同的是,都希望晚年生活快樂幸福健康長壽。

我希望我的晚年生活是這樣;

1,我們中華民族美德是尊老愛幼,我希望享受國家出臺的尊老政策,如免費體檢,免費坐共公交通,免費遊覽名勝景點,免費參觀文化博物館所,看病優先等等。

2,我希望國富民強,世界和平,生活安定和諧,科技發達,風調雨順,文化生活物質生活豐富多彩,生活便利。

3,我希望有個環境環保,生態平衡,生活交通,娛樂,看病方便的居住條件。

4,我希望有家人陪伴,或有服務人員幫助我生活中的困難。

5,我承認人老體衰,精力,體力不支,我希望寬鬆自由自在,不逞強,不硬撐,不奢望完成年輕時的報復與與遺憾,根據自己的精力,體力,財力,力所能及的參加喜歡的活動。

6,我不想忘記我的過去,我希望以平靜良好的心態,把經歷過的,榮光的,屈辱的,成功的失敗的,做為故事,笑話,敘述給願意聽的人聽。

7,我希望我有清晰的頭腦,用科學的態度,對待生老病死,不搞無謂的形式,搶救生命,不大辦身後之事。

8,我希望臨終關懷,安靜的歸於塵埃。



彼岸安27398163


老年人過好晚年生活很重要,想要健康的晚年生活要從兩方面入手。

  • 良好的生活習慣

1、飲食習慣:不論是吃飯時間、飯菜的搭配,還是飯量的控制都要注意,儘量按照醫生建議安排飲食。老年人開始出現各種老年病,像高脂、高熱、重鹽、多糖、多添加劑的食物,會給老年人造成很大的傷害。所以我們日常要注意老年的飲食習慣。

2、排便習慣:排便可以將身體內的毒素排出體外,不管是排汗、排尿、排便,對我們的身體都有好處。所以,老年人也要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

3、作息習慣:老年人要早睡早起,不晚睡、不熬夜,良好的作息習慣不僅可以緩解一天的勞累,還能讓身體的各個器官工作正常,能夠緩解很多老年人的慢性疾病,比如:心腦血管疾病、肝病、記憶力減退等。所以,良好的作息習慣對於有慢性病的老年人來說尤其重要。

4、運動習慣:生命在於運動,老年人應該做一些符合身體健康狀況的運動,能夠提高老年人的心肺功能,同時能改善老年人的精神狀態。最好選擇戶外運動,不拘泥於形式。

  • 良好的心態

1、興趣愛好:培養自己良好的興趣愛好,不僅可以減輕壓力,還能豐富自己的精神生活。不需要花太多的錢,最重要的是參與其中,享受與人溝通的樂趣,達到放鬆自己的效果。

2、善於思考:每天自己沉思一下,想想自己的人生目標,想想自己的快樂生活、想想自己最愛的家人,給自己營造一個良好的心理環境,不要把自己的心理壓力轉變成家人的負擔。

所以,我們要從老年人的生活習慣和心態兩方面入手,才能讓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健康快樂。

【以上僅為個人觀點,如有不同看法,請在評論區留言。關注:活而不凡,讓我們一起探討生活吧。】

活而不凡


目前,大家已經意識到我國來年人的人數正在逐漸增加,我們將要面臨的共同的問題就是如何來年人健康安詳的度過晚年,這已經是我們社會需要積極解決的問題!

站在醫務工作者的角度我覺得我們應該重視的就是健康問題,這不僅是所謂的健康老年人的問題,更是存在某些疾病的老年人所需要重視的方面。人們一旦進入老年階段,各器官的功能將出現一定的退化,這屬於人體的正常過程,對於我們平日裡健康的老年人我們需要保持良好的作息飲食習慣(早睡早起,按時規律進食,膳食均衡,適量的戶外運動),畢竟自己的各方面都不比從前。

對於某些老年人一直有慢性疾病的人群,我們也不必要擔心太多,首先積極樂觀的心態對於任何人來說都是正確的。對於疾病我們需要認真謹記及時的疾病監測,積極的配合醫生進行個體化的治療。同時配合自己的實際情況結合生活習慣輔助治療。這樣對於疾病的控制和預後都是十分有用的。

小科普:老年是每個人都必經的階段,我們不必要害怕,樂觀積極的心態,認真良好的生活習慣是幫助我們長時間擁有健康身體的根本。


企鵝郭醫生


一、身體是保證老年生活質量的前提,所以身體必須要好,不然老年生活會很悲哀。

二、要想身體好,心情就必須要好,不能為一點小事而發火生氣,氣大傷身甚至害命。寬恕別人就是放過自己!

三、不做兒女的奴僕,為兒女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就可以了,為他們奮鬥了一輩子,老了也該歇歇了。

四、多讀書,多旅遊……多做有意義的事情,不倚老賣老,不給社會添麻煩,不做老賴皮。

五、多多積德行善,為自己孩子們和自己的下輩子打下一個好的基礎!



吞雲吐霧jtj


老年人如果女的55歲退休,男的60歲退休,到行動不便的八十歲,有的是75歲就不行了,算來女的有25年可動,男的20年可動。所以這段時間應旅行,一是對身體好,二是精神面貌好,三是了願,上班工作忙,想遊都遊不了。另外再參加什麼文學團體,體育團體的活動。豈不很美嗎?如果這能動的20多年都獻給子女和孫子女,那你這一世活的什麼呢?所以放開手,過過自己想過.的生活吧,閉眼也算沒白活這一世。


清秋月631


這個問題提得好。中國老齡化社會正在來臨,每年六十歲後的退休老人激增。那麼退休老人怎樣度過健康的晚年呢?我認為,有以下幾方面:一,老年人退休後首先要調整好心態,放慢生活節奏,保持身心平穩……

二,注意身體的健康,通過體檢(最好每年體檢)全面瞭解自己的身體狀況,有病積極治,無病早預防。不要一味追求運動,要動靜結合,適合自己的體格鍛鍊身體……

三,注意合理飲食,重視食物保健,不要去買無效誇大的什麼保健品。保持身體正常,特別要重視精神保健……

四,培養積極向上的興趣,如書畫、音樂、歌舞、太極拳等(可上老年大學),陶冶情操,淨化心靈……

五,根據經濟狀況和身體狀況,出去旅遊走走,遠可出國遊,近可國內遊。領略大好河山,欣賞各地旅遊資源,愉悅心情……

總之,老年人要多動腦、勤動手、遠放眼,健步行。保持良好的心態,享受夕陽紅的美好生活。


江南劍風


老人晚年生活從快樂中找。老年人的壓力除遺產分配讓人操心外,最大壓力莫過於身體越來越差,應對能力越來越小。苦惱由此而生,很多快樂被你趕跑。

收起你的苦惱,快樂靠自己找,最大的快樂還得自己創造。快樂到處有,種類真不少,共同特點是你不要它,它不會主動報到。

快樂不同於陽光,從太陽昇起到下山,有沒有人要它都十分主動自覺到人間報到,供你享用。快樂得自己找!

快樂也不同於空氣,時時處處都伺候你,你不吸它也不跑,吸多少給多少。快樂得自己創造!

快樂也不同於時間,無數的二十四小時連接起來,為你効勞。你什麼時候用,它什麼候効勞!快樂你去找!

快樂種類多,賞心,悅目,動聽,美容,跳舞,體面,讓別人羨慕,美食`,遊山玩水,多去了,沒必要列舉。大多數快樂可以人人共享。有些快樂是付費的。

有一種樂不是真正的快樂,就是扎到一群洩怨氣,對什麼都不滿,散佈消極情緒引起你同情發笑,這樣的快樂要不得!這樣的樂多了,真的快樂就沒了!

尋找快樂,不需多大能力,但必心態積極,。快樂與積極心態為伍,唯有心態積極,才能找到快樂。有的快樂不好找,如黃昏戀,這是獨享之樂,真想要,自已造!

自己創造的快樂更快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