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張作霖落魄時被一寡婦所救,並認其為乾孃,後來此人結局如何?

趙信義


這個問題老梁來回答。

老話說,這做人要講良心,做賊他也要有底線不是。就因為張作霖是個有底線的土匪,外加還講良心,所以大傢伙對他那點子事,都要嚼上老半天,伸個大拇哥,誇一句這就是東北王,梟雄一個。

做人做到他這份上值了!

說道這裡,估計會有人反駁:“他這就沒有幹過啥缺德事?”

咋說呢?人無完人,除了那乾隆給自己個整了個十全老人出來之外,古今中外您要找個道德的標杆,這還整不容易。咱評價一個人是好還是歹,把他做的事擱天平上,一頭懟好事,一頭懟壞事,這好事如果壓了分量,咱還說他是好人,這要是歹事壓了分量,這就是一缺德帶冒煙的貨,您也別跟他客氣。

那麼張作霖這張小個子,他乾的那點子事,好事的分量還是多一點吧,所以大傢伙還是願意把這小個子歸攏到好人的行列。

那麼題主這事是咋回事呢?

咋說呢?張作霖這輩子認的乾爹乾孃海了去了,您擱《北洋軍閥史料》裡邊那張作霖卷裡頭瞅瞅,他這輩子光乾爹乾媽就有四十多個,這有名有姓的他就有是十二個。那麼沒名沒姓的更多的是叫啥張狗蛋,王二驢的都是些大字不識的平頭老百姓。

那麼張作霖為啥認這些個平頭老百姓當乾爹乾孃呢?其實也簡單,人總有落難的時候,在張作霖落難的時候,這幫人要麼給整了口塞嘴裡邊都硌牙的饅頭,要麼給整了口淡出水了熱湯,把那條被黑白無常拉到鬼門關裡遛彎的魂給拽了回來。

這都是雨中送傘,雪中送炭的事,他張作霖在這些人面前感覺是矮一輩的人,再生父母啊!

當然張作霖後來發跡了,再認的乾爹乾媽就都上了檔次,但這都有點政治意圖,分量還真不如他落難時候認的。

好了,咱就掰扯掰扯題主這乾孃的事。

這話說,張作霖他有個老子,這老子腦子也算活泛,整了個雜貨鋪子加賭攤的買賣。咱就說了這賭攤上的人,那有一個好人?和這幫人走夜路,總要倒黴的。

這不張作霖這老子,就因為給人出頭,結果和人結了樑子,反過頭就被人按到小樹林裡給捅死了。

家裡的頂樑柱這麼一塌,這日子就沒法過了。母親手底下包括他在內三個大小子外加一個小閨女,這就投奔孃家人。

老話說,半大小子吃塌老子,得,您這就三個半大小子,加上姥姥家的日子也不好過,舅舅舅媽的臉耷拉的跟個大驢臉似的,要多難看有多難看。

這事想著就心酸,這事根子上就是那捅了他爹的壞種,讓張家一家老小落了這麼個局面。

話說殺父之仇不共戴天,張作霖這就和自己的二哥,牽了頭驢,整了杆土槍,上門找面去了。

結果大晚上摸到人家院子裡,碰上一老太太白天水喝多了,出來整個廁所上,就撞上兄弟倆人。

畢竟張作霖來這地,是來殺人的,肝就顫,被老太太撞上之後,還撕破了偽裝,那腿肚子都轉筋。老太太這麼一吆喝,得張作霖手上的那杆子土槍可就響了,一傢伙就把老太太給懟死了。

得,這大仇還沒報,把別人給弄死了,這事弄的,張作霖恨不得抽自己倆大嘴巴。

這槍一響,您還想摸仇人的床頭,這不找死嗎?加上這院子屋裡邊的人,可就出來了。這兄弟兩著急忙慌的就跑了。

結果張作霖跑了,老二這腿短,被人家給拿了。老二到也乾脆把所有的事都推到了跑了的張作霖身上,自己個撈了個十年的大牢嚐嚐。

這事直接給張作霖弄了個案底,家裡頭也呆不下去了。這就在外邊瞎闖,開頭的時候,身無分文只能到乞丐,天天的有一口沒一口的活著。

就這事,一般人扛不住啊,更別說他這半大小子了。最後餓的臉都綠了,兩眼珠子放光,瞅著土坷垃都能瞅成山藥蛋,恨不得啥都摸到懷裡啃上一口。

最後實在是憋不住了,這就溜門撬鎖的跑到一戶瞅起來還有點樣子的人家裡,摸到人家的廚房裡,摸了倆餅,這才把那嗷嗷叫的肚皮給弄老實了。

張作霖不知道的是,這戶人家是個寡婦,人是挺好的,但命薄,嫁了個算是有家底的男人,可這男人就是個病秧子,沒幾年早早的找閻王爺報道去了,家裡就剩下這寡婦了。

這孫寡婦一人吃飽,全家不餓,而且家裡的地也不老少,吃喝上是不愁的。

這張作霖也有意思,偷了人家的餅不算,就打算在這裡賴上了,轉臉就給人家打工,你說你打就打吧,他瞅著人家不注意還往人家後廚房裡溜達,抽冷子就摸個餅,摸個窩頭啥的往懷裡塞,而且每次他都能滿載而歸,這讓張作霖開心了很長時間。

可這時間一長,張作霖感覺這事不對啊,那東西咋老在一個地方放著,而且還特明顯,好像就是專門等著他去偷似的,這也叫個事?

張作霖就想著瞅瞅這人,所以他就提前倆小時竄到廚房裡頭藏了起來,回頭總算是抓到做好事的人嘍。

就是這孫寡婦。

張作霖哭了,自己還叫個人,給人家幫工,還偷人家東西,人家早早的就知道,怕落了自己的面子,偷偷的預備著,怕偷不著,還放了顯眼的地。

“俺做的這叫啥事呢?”張作霖就哭了。

“嘎嚓!”就給人跪下了,承認了自己的錯誤!

“哎!誰還沒有個頭疼腦熱的時候,再說你也就是半大孩子,弄點吃的而已!俺也不缺這個!”孫寡婦開頭嚇了一跳,一瞅是他這心才放了肚子裡。

打這裡起張作霖就認了這孫寡婦當乾孃,那個時候他也沒啥,這孫寡婦也貪不上他啥東西,就告訴他:“你呀!俺死了之後,能給俺收拾一下屍骨,俺就很高興了!”

這後來呢?大傢伙也知道,張作霖越混越好,那身份也是水漲船高啊,但對孫寡婦這頭,那真真的當孃的看待,把這孫寡婦接到了身邊來伺候,在這些個乾爹乾孃裡邊,張作霖對這孫寡婦的感情是最深的,每個月錢糧管飽。

孫寡婦下世的時候,張作霖還拿出一大筆錢來操辦這事,自己個當兒子的似的,給人下葬的。

這張作霖不管咋說,那就是一代梟雄,畢竟他還是個有底線的東北王不是!

好了,今天就寫到這裡,喜歡的朋友加個關注,順手點個贊呦!


梁老師說歷史


理科男答歷史。

這個寡婦對於張作霖來說是極其重要的,如果沒有她,可能就不會有張作霖這個東北王的出現。

張作霖是公認的傳奇人物,1875年出生在一個小村莊中,13歲那年父親被人打死,14歲時就已經能掙錢養活自己,21歲加入了綠林董大虎匪部,成為一名土匪。後來久經沙場,沒多少年就成為了東北王。

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張作霖14歲時候發生的事情。

話說13歲那年父親被打死後,母親帶他去了外祖父家,沒多久,他母親嫁給了一個獸醫,也就成為了他的後爸。當時張作霖正處於叛逆期,不同意這個後爸,就經常和他吵架,母親不向張作霖,還出手教育張作霖。於是張作霖一氣之下離家出走去了高坎鎮。

對於一個還是15歲孩子來說,這一切都太難了。因為沒錢,只能流浪,後來他看見有一群長工在吃飯,他也假裝是長工,在那混飯吃。但是紙包不住火,終究被發現了。正被人驅趕之時,主人來了,這個主人就是孫寡婦,因為可憐張作霖,就同意讓張作霖留下,張作霖非常的感動,認了她為乾孃。

4年後的張作霖投靠了清軍,不久成了一名哨長。20歲,回鄉當了獸醫,這時候娶了張學良的母親趙春桂,趙春桂是趙家廟地主家的二女兒,也是張作霖原配。

21歲加入匪部;25歲因義和團運動,他在趙家廟組織了一個保險隊,專門保護附近村莊的安全,這些村莊也叫“保險區”。在這期間,張作霖受到了眾多好評,從此聲名鵲起,隊伍也逐漸擴大,從原先的幾個村莊到後來的二十幾個村莊。

也就是這股原生力量,推動著張作霖的不斷強大,1919年張作霖44歲,終於成為了名副其實的“東北王”。但是隨著他的聲名顯赫,他也沒有忘記當初給自己飯吃的孫寡婦,每年都會派人去給孫寡婦送錢救濟。1924年的時候,孫寡婦去世,因為戰爭沒能親自前去祭拜,但還是派人去表達自己的心意。

張作霖不忘本,懂得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也正是因為這點,才能讓他匯聚如此強大的力量,坐擁整個東北。


理科男讀歷史


我們後來風生水起,光彩照人的 張作霖大帥早年間生活極為落魄,他兄妹四人,他的父親是賭徒,還吸食鴉片,張家欠了不少債,張作霖的父親最後被債主害死時,他只有十三歲。十五時為生活所迫去學木匠,但張作霖卻心不在焉,經常偷懶,後來被師傅掃地出門。


張作霖當時家徒四壁,已無安身之所,只好在街上乞討流浪,經常吃了上一天都吃不上飯,日子窘迫不已。一天,在他流浪到一個名叫高坎村的村邊時,看到田梗上🈶一群人正在吃飯,他估摸這些人是村裡的地主的長工。就靈機一動,也假裝長工,上前端了一碗飯就吃。可還沒吃完就被地主家發現了,因而就逮了起來。

這高坎村🈶名姓孫的寡婦,看張作霖形容憔悴卻氣宇軒昂,於是向地主說好話,救下了張作霖。之後,孫寡婦看張作霖可憐,每天都會給張作霖送飯吃,這讓走投無路的張作霖大為感動,於是主動認孫寡婦做了乾孃。 後來 ,張作霖又學了一段時間的獸醫,結果被居心叵測的人陷害,差點送命。

迫不得已,又投身軍隊,在宋慶毅軍中當了一名騎兵。甲午戰爭,清敗日勝,張作霖又逃回了家中。生活無著落, 張作霖上山當了土匪,似乎他🈶與生俱來的領導能力,在自己苦心孤詣的經營下,慢慢壯大了自己的勢力,終於佔據了東三省。成為煊赫一時的東北王。

這時候,他的乾孃孫寡婦家中卻變生不測。她的村子由於接二連三地被土匪、兵痞洗劫,這孫寡婦的日子極為艱難,已經揭不開鍋了。 張作霖聽聞後,立即派左右將孫寡婦接到張府居住。而且,依然以乾孃稱呼孫寡婦,張府上下慢慢知道了張大帥與孫寡婦的淵源,對孫寡婦都十分尊重。這讓孫寡婦晚年過上了養尊處優的日子,享受到了生活的快樂。

張大帥不僅為孫寡婦養老,還為她老人家送終,並且到她撒手人寰時都沒改變過乾孃的稱呼。
孫寡婦能有這樣的結局,自然是因為在張作霖落難時向他伸出了熱情的雙手。而張作霖也是知恩圖報的人,給予了孤苦無依的孫寡婦最好的回報。


希望星晨58298869


這個事還要從張作霖年輕時候說起,那個時候的張作霖還不是虎踞東北的張大帥,只是一個日常溫飽都成問題的閒人。



張作霖也是貧苦出身,小時候家裡面也窮,沒上過幾天學,後來張作霖的父親被賭徒給打死了,父親的身死對於張作霖本就貧苦的家庭來說,更是雪上加霜,後來張作霖只能早早的進入社會謀生。

在張作霖開始他的土匪生涯之前,也是什麼都幹過,比如木匠、賣包子,還有做獸醫,而張作霖認一位老太太做乾孃的事,也是發生在這段時期。

年輕人對外面的世界都有一種嚮往,想著出去闖蕩,年輕時候的張作霖也一樣,總想著外出幹一番大事業,於是,張作霖就懷揣著夢想出外謀生了,他來到了一個叫做高坎鎮的地方,在這個地方,張作霖是初來乍到,人生地不熟,誰也不認識,也沒個親戚,只能靠打短工為生,但這也不是法子,吃飽飯都困難。


後來,張作霖在一個村子找到了一個“吃飯的地方”,這個村子裡有一個姓孫的人家,財主家庭,家大業大,家裡面僱傭的夥計多,平常夥計們就是吃大鍋飯,張作霖就開始在這兒蹭飯吃,開始的時候,這些財主家的夥計覺得張作霖可憐,也不容易,就讓他跟著吃,結果後來張作霖來的次數多了,這些夥計們就把張作霖給趕一邊去了。




後來,孫家的老太太也是心慈的人,覺得張作霖也可憐,於是就囑咐家裡的夥計們不要趕張作霖,讓他有口飯吃,後來,張作霖覺得不能白吃飯,就幫著孫家做些放牛趕羊的活,而孫老太太有時候還幫著縫補衣服之類的,這讓孤身一人出門在外的張作霖心中很感動,就認了孫老太太為乾孃。


後來的張作霖如何了,我們也很清楚,一代梟雄人物崛起於東北,權勢盡在手中,而這個時候的張作霖也沒有忘記在自己落難時幫助過自己的孫乾孃,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不僅平時送一些錢財於她,而且幫助她的孩子謀取差事,在她去世時,張作霖自身脫不開身,便派遣一位副官帶著錢去孫家參與葬禮,進行隆重安葬。


說與山鬼聽


張作霖早年間生活極為落魄,他的父親整日裡沉迷於賭博,而且還吸食鴉片,因此張家欠了不少債,而張作霖的父親最後也被債主害死。這一年,張作霖只有十三歲,他家中還有兩個哥哥和一個年幼的小妹。

在張作霖十五歲時,他的母親要求他去學木匠,但張作霖並不喜歡這樣的工作,因此他經常偷懶,最後張作霖被他的師傅趕了出去。

孫寡婦的一飯之恩

這時候張作霖實在是沒有臉回家,因此他就在街上乞討流浪,經常一天都吃不上飯,日子過得十分落魄。

在他流浪到高坎村時,看到莊稼地旁邊有一群人正在吃飯,張作霖估計這些人是村裡的地主僱傭的勞力,他就假裝是這家人僱的勞力,上前拿了一碗飯就吃,結果還沒吃完就被主家發現了,因此就被抓了起來。

這時候有一位婦人救了張作霖,這人是當地村裡的一名姓孫的寡婦。之後的一段時間內,孫寡婦看張作霖可憐,每天都會給張作霖送飯吃,這讓張作霖大為感動,於是他認孫寡婦做乾孃。


孫寡婦的結局

此後張作霖又當了一段時間的獸醫,結果卻被人陷害,險些送命。後來他又在宋慶毅軍中當了一名騎兵,但遭逢甲午戰爭,清軍被日軍打的大敗,張作霖趁機也逃回了家中。

再後來張作霖上山當了土匪,又不斷壯大,逐步佔據了東三省,成為了名副其實的東北王。

這時候孫寡婦家中卻遭逢大變,孫寡婦所在的村子接連被土匪打劫,這讓孫寡婦的日子過得極為艱難。

張作霖知道這件事後,就派人將孫寡婦接到張府居住,而且依舊叫孫寡婦為乾孃,最後還給孫寡婦送終。


孫寡婦能有這樣的結局,只能說是她做好事得到的回報。或許孫寡婦自己也沒有料到,自己隨手所做的一件小事,就能改變了她的結局。


東方大史


我們都知道張作霖是“東北王”,位高權重,到後來還做了北洋政府海陸軍大元帥,可謂權勢熏天。

誰能想到張作霖年輕時候差點餓死,要不是被孫寡婦所救,估計就沒有後來的張作霖,到後來張作霖的救命恩人孫寡婦結局如何呢?

提起張作霖過去不免讓人灑下兩滴同情之淚。

張作霖祖上不是東北人,而是河北大城人,由於鬧饑荒,張作霖的爺爺不得不帶著一家人闖關東,最後落戶到遼寧海城縣。

張作霖原本姓李,是從他父親這輩兒過繼給了張家,父親由“李”姓改成了“張”姓。到了張作霖這輩自然是“張冠李戴”姓了張。



張作霖的父親叫張有財,落戶到奉天(今遼寧)海城縣後,張有財開了一間雜貨鋪,以賺取微薄的收入來養家。

假如這樣的日子平穩過下去,張作霖也不至於差點被餓死。

原來張作霖的老爸嗜賭如命,在一次賭局上,張有財輸了個精光,在返回的路上被人打死了。

據說是欠欒家堡子王某的賭債還不起,被王某敲了黑棍,後來張作霖發跡了,並沒有找王家後代報仇,老張說:“過去的事就讓它過去吧。”

老爸張有財死時,當時張作霖才13歲。家中頂樑柱沒了,張作霖的母親只好帶著他回了孃家。

常言道:“有其父必有其子”。張作霖小小年紀和他父親一樣嗜賭,母親為人洗衣服賺來的錢被他偷去賭了,家中的玉米被他賣了換錢當了賭資。

母親看張作霖不學好,一怒之下把他趕出了家門。說實話母親是硬著心腸趕他出去的,目的是讓他到世上學會謀生。

張作霖流落街頭,身無分文,又沒有一技之長(除了會賭錢),只好沿街乞討。



張作霖處處無家處處家,四處流浪乞討。1890年5月期間,不知不覺他來到了營口高坎鎮磙子泡村,當時正值中午,飢腸轆轆的張作霖還沒吃早飯。

就在這時,他發現這個村裡的孫財主是個大戶,家裡僱著十幾號長工,一到飯點呼嚕嚕都去打飯。張作霖人小鬼大,於是就夾雜在中間也領了一份飯。

這個發現讓張作霖高興了好幾天,這就意味著往後不再去四處乞討了。每逢長工們開飯,張作霖就領一份。吃飽了就偷偷跑出去了。

時間一長被孫財主發現了,總看到張作霖吃飯,卻從沒看到他幹活。

再次領飯時,孫財主擰著張作霖的耳朵要把他趕出去。就在這時,孫財主的母親從屋裡出來了。

孫財主的母親吃齋唸佛,丈夫死得早,人們稱她為孫寡婦,一個人把兒子拉扯大,丈夫留下的家業被她打理得井井有條。



孫寡婦見兒子和一個孩子發生了爭執,等問明情況後,對兒子說:“咱家又不缺這口飯,我看這孩子挺苦的,就讓他吃吧!”

兒子知道母親是菩薩心腸,於是點頭答應了。

張作霖後來回憶,這段時間是他最開心和吃得飽的時候。張作霖嘴甜會來事,他幫著孫財主幹些力所能及的活,孫寡婦很喜歡他,於是就收他為乾兒。

到後來,張作霖發跡後,一直對孫寡婦的恩情念念不忘。逢年過節都要買些禮物去看望孫寡婦。

1924年,第二次直奉戰爭期間,張作霖正在前線作戰,突然傳來乾孃去世的消息,張作霖痛哭不已,佈置好工作後,馬不停蹄趕了回來,他想見乾孃最後一面。



乾孃看到張作霖後,安詳地閉上了雙眼,隨後,張作霖拿出錢來,為孫寡婦舉行了隆重的葬禮,最後還親自為乾孃挑了一塊漢白玉的石碑,把自己的名字和孫家子孫刻在一起,表示對乾孃的哀悼。不得不說,張作霖是個重情重義的漢子。


秉燭讀春秋


說實話,張作霖雖然是軍閥,但卻很講義氣,這個應該就是所謂的盜亦有道吧。

張作霖的兒媳婦於風至,之所以嫁給張學良,就是因為於風至的父親於文鬥,曾在張作霖落難之時幫助過他。

於文鬥祖籍山東海陽,祖輩因為災荒落戶鄭家屯,後來因為經商致富,戰亂中曾經資助過當時落草為寇的張作霖,張作霖為了答謝他,當時就和於家定下了娃娃親。

由此于鳳至得以成為東北王的兒媳婦。

除了和於文斗的故事之外,張作霖的重情重義還表現在他和一個寡婦的故事上。

張作霖確實是一個比較窮苦人家出身的人。

他本姓李,但是父親早死,然後就跟了母姓張,這也看出他童年生活比較悲慘,曾經上過兩年私塾,然後學了獸醫,最終在1894年投軍。

甲午戰後,被遣返到故鄉成立當地,土紳僱傭的地方保安隊。

1901年被盛京將軍增旗收編擔任了遊擊馬隊管帶,由此發跡,才在後來的人生中,得以大展宏圖。

在父親死後,母親帶著他兄妹三人逃到了外祖父家中,但是外祖父家裡也比較窮,根本無法養活那麼多人,張作霖迫於無奈,就要外出謀生。

卻找了許久也沒有能夠找到能夠吃飯的活計,有一天實在餓得受不了了,就混入一家孫姓地主家中,裝作是幹活的長長工,吃白食。

不久被孫家人發現,張作霖便被痛打落水狗一般趕了出去。

當時的孫寡婦,看見他可憐,就接濟了他幾個饅頭,並跟他說如果還是找不到活幹的話,可以來他家裡,尋口吃的。

張作霖非常感動,吃了幾天白食之後,他向孫寡婦下跪,並認她為自己的乾孃,八是有朝一日必定回來報恩。

再後來張作霖因為這幾個饅頭得以活下來,慢慢有了出路,投了軍,然後慢慢發跡,最終成為了東北王,手握一方重兵,擁有一大片地盤兒的大軍閥。

得勢之後的張作霖果然沒有忘恩負義,他每個月都派人給孫寡婦送很多的錢,以示滴水之恩,湧泉難報。

後來孫寡婦去世,張作霖還親自前去送葬,並派人修了一個很大的匾額,上面刻上節烈松鈞4大個字。

張作霖這個人雖然是大軍閥,在某些方面,有著非常落後的一面,但卻是一個十足的愛國民族主義者,而且對人對事有情有義,雖是梟雄,也是個漢子。


歷史好奇怪


古語道:積善之家,必有餘慶。我認為用這句話來形容東北王張作霖的乾孃孫寡婦,是再恰當不過了。

當初,張作霖窮困潦倒之時,心地善良的孫寡婦,對窮小子一個的張作霖,不嫌棄、不低看,反而管吃管住,接濟有加,認作乾兒,以致後來張作霖發跡後,心懷感恩,湧泉相報,並披麻戴孝,親自為其送終,演繹了一段結善緣得好報的感人佳話。


由此可見,張作霖雖是草莽出身,心狠手辣,殺人不眨眼,但在對待乾孃孫寡婦這件事上,不愧為一條有情有義的漢子,這也是後人對他有恩必報的做人秉性給予肯定的原因所在。

那麼,張作霖和乾孃孫寡婦的到底有什麼淵源呢?其間以有什麼傳奇的故事呢?下面,咱們就簡單的聊聊這個有趣的話題。

張作霖祖籍並不在東北,而是河北大城人,早年間,祖輩為尋求活路,不惜跋涉千里闖關東,才把根兒紮在這片黑土地上。

到了張作霖父親張有財這輩兒,已經在這裡生活了三代了。雖說家裡不富裕,但也能吃飯飯,畢竟東北地廣人稀,黑土地養人,日子還勉強過得去。


假苦張作霖的父親張有財,勤勞肯幹,年幼的張作霖也不會過早地飽經人世間的炎涼。問題是張有財染上吃喝嫖賭抽的惡習,沒過多久,就把好好的一個家敗光了。

可他賭性不改,照樣整日裡泡在賭場裡,沒錢賒賬照賭不誤。後來,因欠人家的賭賬,無力還債,被人暗算亂棍打死了,留下了一家孤兒寡母無依無靠,張作霖當時才13歲,半大的一個孩子。

萬般無奈之下,母親帶著4個年幼的孩子,只好投奔自己的孃家。可孃家也不寬裕,幫助有限,主要還得靠自己掙活。


眼見,張作霖一天天也大了,就想讓他學點手藝,也好貼補家用。前前後後,張作霖學過木匠,賣過包子,還挑擔當了一陣子小貨郎,不知是倒黴,抑或是時運不濟,反正幹啥也不成,都是草草收場。

可憐天下父母心。看著不成器的兒子,張作霖的母親擔心長此以往,也走了他爹的老路,只好狠下心來,讓他一人出門討生活,意思也是讓他體驗一下生活的不易,早點成人。

想那時,正逢清朝末年,世道亂糟糟的,半大的一個孩子,出外謀生自是艱難。他整日裡飢一頓,飽一頓,居無定所,過著四處流浪的日子。


不過,張作霖小時候就心強的很。雖然在外邊忍飢挨餓,日子慘巴巴的,可他卻不願意就這樣灰溜溜地回去,一門心思的想混出個人樣兒,也好人前露臉,讓母親和家人看得起自己。

想法縱是不錯,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他一個窮小子,窮的叮噹響,沒文化沒本錢,鹹魚翻身談何容易。

1890年的一天,16歲的張作霖流落到營口高坎子鎮太磙子泡村,飢腸轆轆,已是好幾天沒吃一頓飽飯了,想想半大小子正是長身體的當口,經不得餓,以致他渾身無力,眼冒金星。


也是他命不該絕,恰在這裡,看到村裡一戶人家,有一大群人正在吃飯。原來這是一戶姓孫的人家,農忙時僱的短工正在用飯。

張作霖也是餓急了,看人多亂紛紛的,都在排除領飯,沒人注意他,就仗著膽子也擠進了吃飯的人群中,竟然也領到了一份飯,蹲到一個角落裡狼吞虎嚥吃將起來。

這些短工哪的人都有,也是剛湊到一夥,彼此間也不熟悉,所以,張作霖並未讓人認出來,心裡也是暗自慶幸。

頭回生二回熟,一來二去地,張作霖膽子慢慢大了起來,每到飯點,他都大模大樣地混在人群中蹭吃蹭喝,可是時間一長了,還是露出了馬腳。


管飯的人發現了他,又好氣又好笑,令幾個大漢圍上去臭揍了他一頓。張作霖自知理虧,不敢聲辯,只好一個勁的央求人家高抬貴手,饒了他。

如此這般的吵鬧嘈雜,引得孫家的主人也出來了,這位便是孫寡婦。她看見張作霖還是個孩子,可憐巴巴的,心裡就動了惻隱之心,趕緊讓人住手。

當得知其中原委後,告訴管飯的,以後張作霖可以每天到這裡吃飯,還給他安排了住處。自此以後,張作霖不用東跑西顛地流浪了,吃住算是有了著落,對孫寡婦的恩情更是由衷感激。

時間長了,孫寡婦見張作霖為人機靈,還很懂事,便多了幾份喜歡;張作霖呢?過慣了顛沛流離的苦日子,如今感受到了久違的溫暖,不知如何才能報答人家的好處,便當場跪下認了孫寡婦為乾孃,發誓一輩子孝敬她老人家。

後來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張作霖時來運轉,逐漸發跡,最後竟成了威震黑土地的東北王,可他對乾孃孫寡婦的恩情卻從沒有忘卻。

滴水之恩,湧泉相報。他不僅為孫寡婦廣置田產,每年還抽時間去看望她老人家,噓寒問暖,盡兒子的禮數和心意。


1924年,第二次直奉大戰,東北軍大舉入關,卻傳來乾孃孫寡婦去世的喪報。正在北京主持大局的張作霖,慟哭不止。為了送乾孃最後一程,他馬不停蹄,日夜兼程,趕回了磙子泡村。

葬禮隆重肅穆。為了表達自己對乾孃的一片孝意,張作霖還親自挑選了一塊上好的漢白玉的碑,並再三交待,要把他的名字和孫家子孫的名字刻在一起,意為生生世世他都認這個乾孃的。

可見,孫寡婦在他心裡份量有多重。

張作霖雖為一代亂世梟雄,但從這件事上也可以看出,他知恩圖報,算得上有情有義,是值得後人稱道的。


大美威海幸福銀灘


張作霖的祖上家財萬貫,但無奈“富不過三代”,到張作霖的父親張有財這一輩,家財已經所剩無幾。其父張有財在縣城經商,以微薄收入養活一大家子。但張有財是個好賭之徒,有一次,因為欠了賭債,張有財被債主活活打死了。張作霖得知父親死訊後,當即與二哥張作孚一同進城為父報仇,雙方爭執過程中,張家兄弟不慎開槍走火,賭徒被當場打死。二哥張作孚主動攬下所有罪名,張作霖則與母親以及妹妹一起,連夜趕往外祖父家中。


(張作霖影視照)

張作霖的母親為了不讓孩子步入父親的後塵,決定讓張作霖去學木匠,誰知張作霖去了兩天,就嫌累跑了回來。王氏又先後讓張作霖賣過包子,做過小貨郎,但張作霖都無果而終。 母親一怒之下乾脆不管這個孩子了,讓他自己去謀生路。

(孫寡婦舊照)

張作霖手無分文,又無一技之長,在流浪的過程中只能以乞討度日。當他經過營口高坎鎮的磙子泡村時,看到很多工人正在為一個大戶做工,於是便混入工人中蹭吃蹭喝。後來孫財主發現這傢伙一到飯點就出現,一開工就玩失蹤,就準備將張作霖攆出去。孫財主的母親是個心地善良的寡婦。她聽說此事後,很憐惜張作霖,便作主讓張作霖繼續留在飯堂吃飯。張作霖特別機靈,他吃完飯後也不急著走,總給孫財主做些雜事。一來二去,孫財主也就不把他當外人,不久後張作霖乾脆認了孫寡婦為“乾孃”。



(瀋陽張氏帥府)

張作霖發跡後,一直對孫寡婦的恩情念念不忘,幾乎每年他都要抽出時間去看望孫寡婦。就在張作霖率軍入關後不久,突然傳來孫寡婦去世的消息。張作霖聽聞後痛哭不止,為了能看孫寡婦最後一眼,他推掉一切公務,連夜趕回了磙子泡村。 隨後,張作霖又出錢出力,為孫寡婦舉行了隆重的葬禮,還親自給孫寡婦挑選了一塊漢白玉的石碑。在刻碑的時候,他特別交代,要把他的名字和孫家子孫的名字刻在一塊,他要一直做孫寡婦的好兒子。


雁城流浪僧


張作霖幼年的時候家庭條件還比較不錯,然而在張作霖13歲的時候,張作霖的父親因為瑣事被賭徒打死,張作霖和哥哥前去報仇,由於槍支走火傷人惹上官司,張作霖的哥哥被逮捕入獄,張作霖被迫逃離了故鄉。離開家鄉的張作霖無以為生,只能四處流亡度日,經常過著吃了上頓沒下頓的生活。在流亡的過程中,張作霖常常去一些地主家裡蹭飯吃,趁著地主家的工人們領飯的時候,張作霖就跑過去冒充工人領飯,被抓住不過就是挨一頓打罵,不被抓住則能夠吃一頓飽飯。

有一次張作霖去一個孫姓地主家裡混飯吃,因此張作霖經常到這裡混吃混喝,管事的人認出來了張作霖,想要抓住張作霖狠狠地毆打一頓。在張作霖捱打的時候,孫家的女主人出來制止了管事的人,這位女主人是一個寡婦,因為她的丈夫姓孫,當地人都叫她孫寡婦。孫寡婦救下了即將捱打的張作霖,還准許張作霖以後餓了的時候都可以過來吃飯,張作霖對孫寡婦十分的感激,後來就拜孫寡婦做了乾孃。

孫寡婦無論如何都不會想到,這個在自己家裡混吃混喝的小個子,未來會成為“東北王”。在離開孫寡婦家之後,張作霖做過一些小生意,但是都沒有賺到多少錢。後來張作霖參軍入伍,在清軍中擔任過哨長。甲午中日戰爭結束後,張作霖退伍回鄉做了獸醫,因為經常給土匪治馬,張作霖後來也加入了匪幫。在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時期,張作霖組建了一支保安隊,擁有了自己的獨立武裝。

清朝為了平息東北的匪患,採用了以匪治匪的方式,張作霖被清朝招安。因為張作霖剿匪的時候非常賣力,加入清軍的張作霖逐漸脫穎而出,成為了清軍裡面的中上層軍官。袁世凱擔任大總統之後,張作霖成為了東北27師師長,後來張作霖施展手段奪取了馮德麟的28師,成為了名副其實的“東北王”。張作霖做人非常的重義氣,只要是對張作霖有恩的人,張作霖就肯定不會忘記。

湯玉麟曾經在危難關頭幫助過張作霖,後來湯玉麟叛變了張作霖,張作霖還是不計前嫌召回了湯玉麟,繼續讓他擔任奉軍的軍官。于鳳至的父親曾經接濟過張作霖,張作霖成為東北王之後,讓張學良娶了于鳳至,同於鳳至的父親結成了親家。對於曾經接濟過自己的孫寡婦,張作霖也是滴水之恩湧泉相報。

張作霖給了孫寡婦很多錢財和土地,讓孫寡婦的晚年能夠衣食無憂。在孫寡婦去世之後,張作霖還專門派人前去拜祭,對於孫寡婦來說,當年接濟落魄的張作霖,顯然是一次非常正確的“投資”。畢竟孫寡婦只是管了張作霖幾頓飯,而張作霖則讓孫寡婦的晚年衣食無憂,假如孫寡婦有什麼後人,張作霖肯定也會照顧他們。從評價一個人的角度來看,張作霖一生都重情重義,他雖然是一個草莽出身,但是他對人知恩圖報,比一些出身高貴的人還要有情有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