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吹不黑,細數《流浪地球》創下的“第一次”

不得不說,今年的賀歲檔有點崩了。

先是《廉政風雲》的製片和導演鬧掰、再是《新喜劇之王》的一片唱衰之聲、《瘋狂的外星人》雷聲大雨點小……似乎唯一口碑與票房並存的碩果,就是《流浪地球》了。

不吹不黑,細數《流浪地球》創下的“第一次”

第一次由科幻電影引發的全民觀影熱潮。

劉慈欣作為一個單槍匹馬就把中國科幻作品提升到世界水平的超級大牛人,他的小說受眾面還是較窄的,最起碼是沒法和動輒幾億票房的電影對乾的。

可是《流浪地球》電影的成功,讓人不禁期待大劉那麼多優秀作品的電影改編,如果一部接一部的拍下去,會不會成為中國科幻電影的ID和門面,也是很有可能的事情。

不吹不黑,細數《流浪地球》創下的“第一次”

不過,劉慈欣的原著粉如果看了電影的話,可能多少會有點難以接受,畢竟大劉作品呈現出來的宇宙觀是冷靜的、剋制的、理智的,而電影裡呈現的感覺是熱血的、激情的、甚至是衝動的。

第一次沒用五毛錢特效,末日感營造不輸好萊塢。

不吹不黑,細數《流浪地球》創下的“第一次”

雖然好多網友吐槽《流浪地球》的特效做的像《後天》,但是不得不承認,當被風雪埋沒的建築從白宮變成東方明珠,中國觀眾對末日來臨的感覺明顯要上升好幾個檔次。

幾位年輕演員的表現也不俗,男孩終於有了男孩的樣子,倔強、嘴硬、藐視權威、不屑一顧,而不是畫著眼線、塗著唇彩,看上去比女孩子還要千嬌百媚。

第一次讓不熟悉科幻的朋友開始瞭解科幻、喜歡科幻。

不吹不黑,細數《流浪地球》創下的“第一次”

和宮鬥、動作、恐怖、言情比起來,科幻是小眾的,但科幻作品對於人類發展、科學進步又是有著重要作用的,人工智能、登上月球,這在以前只能出現在科幻作品裡的事情在現實中都已一一實現。誰能保證星際穿越、太空移民以後不會實現?

從這個意義上說,科幻是浪漫的、是屬於願意抬頭仰望星空的那群人的。

優點說完了,再來說說硬傷。

不吹不黑,細數《流浪地球》創下的“第一次”

為了拯救地球上的幾十億人,在概率極低的情況下,把人類文明延續的最後希望撞擊木星,是極端不明智、不理智的。

而且飛船上的人工智能MOSS竟然如此之弱,被一小瓶酒燒燬之後,就無法阻止一個不聽指揮的軍人了。聯合政府也毫無作為。

為了催淚刻意煽情,小妹妹在廣播裡一直說叫別人幫她,也不說怎麼幫,那麼一大群人就腦袋一熱回去幫忙了。而且還是人推人、通過內力把那個巨大的裝置推到位的嗎?

還有哪些槽點?大家一起來扒一扒啊~

【凱風一派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大家都是文明人,請自覺自愛、互相尊重。愛你們(づ ̄3 ̄)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