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少年暴君愛瞎搞,朝政不穩豈能不失位亡國?前後廢帝的破事

小說:少年暴君愛瞎搞,朝政不穩豈能不失位亡國?前後廢帝的破事

前廢帝劉子業把朝廷大臣殺的殺,抓的抓,屠戮得很是順手,很快他就把注意力轉向了皇家宗室當中。

徐州刺史、義陽王劉昶,是宋文帝的第九個兒子,也是劉子業這麼多叔伯當中較為年長的其中一個。劉子業對這個叔叔很不放心,生怕他起兵造反,於是一不做二不休,先誣陷這個叔叔謀反,然後準備把這個叔叔給抓起來,結果劉昶嚇得趕緊丟下家人一個勁地投奔了北魏去了。

南徐州刺史、新安王劉子鸞,是劉子業的異母弟弟,劉子鸞僅僅十歲。就因為之前劉子鸞受到了他們父親孝武帝的寵愛,於是劉子業對他非常記恨。在劉子業繼位之後,就令人賜死了劉子鸞,劉子業這還不罷休,為了斬草除根,又把劉子鸞的同母弟妹等通通殺死一個不留。

劉子業殺人殺紅了眼,還想把剩下的叔叔弟弟們全部殺光。文帝的兒子還有六人,劉子業也將他們全部抓到首都建康拘押了起來。

其中湘東王劉彧、建安王劉休仁、山陽王劉休祐這三個王身體都長得比較肥胖。荒唐的劉子業把三王按照體重分別進行測量,結果劉彧是最重的,於是劉子業就封劉彧為豬王,劉休仁為殺王,劉休祐為賊王。

三王戰戰兢兢待在劉子業身邊,三人當中劉休仁最為詼諧多智,常常給劉子業講一些笑話,逗劉子業開心,三王這才苟延殘喘著保得性命。

但是三王也不是等閒之輩,也絕對不會乖乖引頸待戮,以劉彧為首,聯合了禁軍將領柳光世、樊僧整、姜嚴之、以及中書舍人戴明寶等人準備找機會推翻少年暴君的統治。終於有一天被他們逮到機會,他們勾結劉子業身邊的近侍壽寂之,突然發動政變將少年暴君劉子業給殺了。

劉子業在位才一年又六個月,短短時間內胡作非為、瞎搞亂搞、擅殺大臣、屠戮宗室、殘暴不仁,結果終於也落得個被弒殺的下場。

劉子業在位期間用了兩個年號分別是永光和景和,由於死後被廢除帝位,被稱為廢帝。後人史稱劉宋前廢帝,為什麼要叫前廢帝呢?因為不久以後又出了一個廢帝——劉昱。

劉昱就是後來在劉子業死後繼承皇位的“豬王”劉彧的兒子,劉彧在位七年,公元472年病死,史稱劉宋明帝。

明帝死後傳位給太子劉昱,劉昱也是個少年天子,繼承大統的時候才十歲,完全沒有處理政事的能力。明帝給劉昱留下了一幫頗有名氣的顧命大臣,包括尚書令袁粲、右僕射褚淵(就是之前被山陰公主相中的褚淵)等。這些顧命大臣是當今名士,享有很高的盛譽,而且出身名門,也沒有什麼政治野心。可失敗就失敗在於這些人只務虛名,毫無承擔軍國重任的才幹。這幫頗有名氣的顧命大臣完全無法應對當時比較複雜的局勢,這就給了當時右衛將軍蕭道成崛起的機會。

從公元474年開始,桂陽王劉休範、建平王劉景素分別發動叛亂。袁、褚等顧命大臣不知所措,和他們不知所措相比。右衛將軍蕭道成則當機立斷挺身而出率兵平定叛亂立下大功,於是被皇帝劉昱封為中領軍,掌握全部禁軍。

蕭道成地位逐步上升,和袁、褚兩位顧命大臣、以及另外一位宗室劉秉並列為當時四大最有權勢的大臣之一。

歷史總是相似,同為少年天子的劉昱,他的所作所為,和被他父親推翻的那位劉子業是如出一轍。

看在辛苦碼字的份上,喜歡本書的朋友,關注下我的頭條號@善發歷史說,並把本書加入書架收藏起來吧,十分感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