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报时,文科生要注重自身需求,处理好舍与得的关系

高考志愿填报时,文科生要注重自身需求,处理好舍与得的关系

大家好!欢迎来到高考前哨站,我是赵德兵老师。

作为一名从业多年的高考志愿咨询师,说一说我对文科生选择专业的观点和建议。

高考志愿填报时,文科生要注重自身需求,处理好舍与得的关系

从文科生的群体上看。

文科生选择的专业主要是集中在文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历史学、哲学、医学门类的中医学和护理等学科门类中。有道是文科看出身,文科生一定要注重院校层次的选择,除财经类、法学类、师范类等行业类院校以外,建议一定要考虑院校层次的问题,能上985大学就不上211大学、能上211大学就不上普通大学。再有就是文科学生的眼界、格局和视野对于学习人文社科等专业的影响就是不言而喻的,所以在选报大学的时候,建议经济发达地区院校优先,尽可能的选择省会城市。

高考志愿填报时,文科生要注重自身需求,处理好舍与得的关系

从文科生的个体上差异上看。

在个体的差异上主要是表现在个人特质方向,比如兴趣、能力、性格、价值观、学科特长等方面。

比如文学感兴趣的学生,可以适当的考虑一下汉语言文学专业,如果外语天赋比较明显的可以考虑相应的外语专业,(教给大家一个辨识孩子外国语言天赋的办法,家长可以下一段孩子要学的外语的录音,让学生听,之后让学生去说,只要很快能够掌握这段语言的发音,就证明学生有此类的语言天赋)。

再比如数学成绩非常好,平时成绩能够达到130分以上可以考虑金融学相关专业,如果成绩仅有100上下的分数,建议还是报考会计学专业比较好。

如果学生愿意与人打交道,善于人际交往,这类学生可以报考相关管理学专业等等,我在这里就不多举例,总之报考专业的时候,一定要尽可能的去选择符合自己,能够发挥自己长处的专业。

高考志愿填报时,文科生要注重自身需求,处理好舍与得的关系

从高考成绩上看。

由于文科生的招生计划相对于理科生是很少的,仅以2018年黑龙江省考生为例,理科生10万多人,一本理科的分数线为472分,在35000多名,接近36000名的成绩,而文科生7万多人,一本分数线是490分,在6000名多一点的成绩,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招生比例的差异,同时也体现了一本文科生的竞争是比一本理科生激烈的。

这些年的录取数据也表明了文科想要上985大学、211大学的难度是高于理科生的。文科全省排名300名以内才有机会进入综合性985大学,而300名以后基本就进入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理科985大学的范畴,就是招生人数较多的本省985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也是需要全省900名的成绩。而这个分数想要进入综合类211大学苏州大学、暨南大学都是没有机会的,想要进入南京审计大学等财经院校、西南政法大学等政法类院校都是拿不到核心的专业。最低的985大学都需要全省排名1600名左右的成绩,最低非本省和照顾性211大学也是需要2000名以内的成绩。

限于985大学和211大学招生计划少的现实,所以建议文科生在高考成绩满足的情况下,还是要打开专业面,力争能够上一个优质的院校。

高考志愿填报时,文科生要注重自身需求,处理好舍与得的关系

家长给学生圈定院校专业的方法:

可能还有不少的家长在为自己的子女的专业方向发愁,不知道自己孩子到底应该学什么专业,在这里教给诸位家长一个方法。一是采用排除的方法。将自己不愿学、不能学的专业一定要摒弃掉。二是结合自身的优势,有针对性的进行针对性的选择,一定要扬长避短,任何一个专业只要我们能够将其做精做透,都是受用终生的。三是立足自己的未来发展,一定要符合自身,合理规划升学路径,切不可照搬他人,力争实现自己的梦想。四是结合现有的资源。一定要充分的考虑自己的家庭背景、经济条件、各种社会资源,为自己前行的道路做好铺垫。

根据以上四个方面进行选择的时候,一定要将专业方向分为四个层次:核心、适宜、接受、排斥。核心专业是用来保的,适宜专业是用来稳的,接受专业主要是用来冲的,排斥专业是一定不要报考的。

高考志愿填报时,文科生要注重自身需求,处理好舍与得的关系

给大家举个实际的例子。

黑龙江高考分数535分的文科女生白某,在填报志愿时,由于其家庭的亲属和社会关系,均是在南京市,而这名女生的表姐是南京市一所上市公司的人事总监。该家庭的核心报考需求就是在南京市的大学就读,专业最好是工程管理专业。这两项全符合的院校仅有一所,就是二本的南京工程学院。最后这名考生已超出南京工程学院43分的成绩(南京工程学院超一本线2分),进入该大学的工程管理专业。

这个实战案例的最大亮点就是核心报考需求被严格的贯彻落实了。可能我们在纠结一本还是二本,文科生上理科院校是否值得,经济发达地区院校的分数怎么这样高的时候,许多人都像这位考生一样提前的锁定了目标院校和目标专业了。

高考志愿填报时,文科生要注重自身需求,处理好舍与得的关系

综上所述。

文科生在选择院校和专业的时候一定要结合自身的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选择,尤其是普通本科生在选择的时候,一定要将自身家庭的优势结合考虑进去。在专业、院校、地域、未来发展等方面着手,立足现有分数,优化选择目标院校和心仪专业,尤其是普通本科院校,不要拘泥于一本和二本的限制,只要符合自己的发展就可选报,因为毕业证的效果都是一样的。

高考志愿就是家庭报考需求的直观体现,报志愿不纠结是不现实的,报志愿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平衡理想与现实的过程,许多家庭都会出现两代人的意识形态的交锋。当学生已经上大学后,我们回过头看看志愿填报时,我们才发现,有舍才有得。

如有相关疑惑,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我会及时跟进。谢谢大家的关注、点赞、转发。

高考志愿填报时,文科生要注重自身需求,处理好舍与得的关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