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宋江二打祝家莊不下,自己動了什麼心思?

小說:宋江二打祝家莊不下,自己動了什麼心思?

時金國皇太祖完顏阿骨打創國,勵精圖治,強兵富國,並多學漢人官制禮儀,國人多通漢語。幾次與遼作戰皆獲大勝,已將遼大片土地據為己有,可謂國事日盛。在宋和金夾擊下,遼國土日減,已和大宋剛建立時不可同日而語。

這時柳千絲已到了遼南京(今北京)以北,此地由於連年征戰,人煙稀少。柳千絲行了大半日,看馬匹倦怠,自己也感腹中飢餓。

看看前方一片樹林,驅馬前行,靠樹林南停了,那馬自去尋有些乾草處覓食,柳千絲則取出乾糧果腹。

忽聽北方傳來馬蹄聲,柳千絲忙看自己所乘之馬,已到東邊吃草去了。急忙大樹後隱身藏了。

蹄聲漸近,偷眼看時,卻是幾名金國官員,其中一人穿了黃衫,顯是皇家裝扮。

幾人到林邊時,住了馬向南觀望。耳中聽得一人道:“太子殿下,只這便是遼狗的南京城了。”

太子道:“目今父皇正在籌劃取了遼狗的西京,要我等先來觀了地勢,不日此城即歸我大金所有。”幾人一起哈哈大笑。

耳聽得又一人道:“取得此城,將和大宋面對。我聽得宋兵只知享樂,打仗全部用命,今後南朝花花江山,必也將被我大金所佔。那時太子登基,海內一統,立不世之功勳指日可待。”

書中暗表,來人正是金國太子完顏晟,也就是後來的金太宗。彼時金人尚沒那甚多繁複禮數,若在大宋言說太子登基,有盼著老皇上快死之意,當有殺頭之罪。

柳千絲聽得金國竟然想圖大宋,自是驚心動魄。恐被發現行蹤,無人回去報訊,大氣也不敢出。所幸幾人指指點點說了一會,撥轉馬頭望北去了。柳千絲急尋得馬,馬臀上拍了兩下,那馬急向南奔去。

到得大名,柳千絲喬裝改扮一番,至晚入得城來,到至夜深,將書寫的信藏了,直往留守府而來。

柳千絲時常出入留守府,又兼是女流,就是後花園也常去,這時自然輕車熟路,躲過巡察兵士,不費多少周折,轉到梁中書臥室處,點手捅破窗紙,也是藝高人膽大,燈光影綽中覷的準了,將飛刀直向梁中書床頭射出。

梁中書正睡意朦朧中,聽得床頭動靜,抬眼觀瞧,明晃晃一把刀插在床頭,不由倒吸一口冷氣。蔡夫人也醒,瞧見飛刀,哎呀一聲叫了出來。門外閃進來值日的李成,道:“夫人何事,李成在此。”

梁中書鎮靜下來,指著床頭飛刀,道:“虧你吹噓多大能耐,賊人進來,你卻丁點也不知。”

李成嚇得面如土色,道:“卑職失職,這就派人搜尋刺客。”

梁中書慢慢道:“不必了,此人並非要本官性命,且取下來看所書何事。”

李成不敢怠慢,床頭上拔下刀來,將書信取下,雙手遞於梁中書。

梁中書接過,展開來看,只見上面字跡娟秀,寫到:

留守大人臺鑒,近日在北地聽到金國欲功我大宋,望留守大人早做提防。

另,小女子柳千絲,與我哥哥並非監守自盜,且家兄目今生死未卜,小女子正在訪查,望恩相多予些時日。今日事起情急,亦不敢面呈恩相,驚擾之處,望恩相恕罪。柳千絲

梁中書沉思一會,心道:“看來這柳千滌的確並非擄了錢財去的,我如此追殺柳千絲,今日她若取我性命,當真是易如反掌。”思量至此,對李成道:“你且下去吧,只今後好生巡察,若再有今日之事發生,定不輕饒。”李成諾諾連聲,既羞且愧的下去,出得門來,搽去額頭冷汗,吩咐巡夜值守加緊防備,不提。

次日,梁中書坐堂,對眾人道:“想那柳家兄妹雖失了生辰綱,但念在隨我多年,況柳千滌又生死不明,正要細細查訪。今後你們見到柳千絲時,不可動刀,只可言語間邀她來見我,若不來時,亦不得強求。”眾人諾了,各自散去不提。

單說那柳千絲,大名府不敢久留,仍騎了馬先到鄆城縣。及至宋家莊,欲向宋太公求證些,卻見那大門緊閉,值日也無,不由心下疑忌。

周遭看時,卻有一處豁口。柳千絲也不多想,邁步跳進院來。

只見處處凌亂紛雜,盡是些粗放物事,細細尋來,到得後院一處屋內,柳千絲抬眼看視,不由一愣。

幾個箱籠物事,赫然正是裝了生辰綱的箱籠。

柳千絲身子一晃,險些暈倒,急忙順手扶了桌子。尋覓年餘不見,不期竟在宋家莊上。定了定神,慢慢踱步上前,瞧的仔細,箱籠裡尚有梁府印記,自是不會錯的了。

一時間恨意大起,心道:“這宋江表面道德仁義,濟困扶危,不想背後竟做些害人勾當,又且殺害青州無辜百姓,當真是奸詐狠惡之徒,如今卻要打聽這廝去了何處,總要手刃此賊,以慰大哥。”

又想,莫非大哥不曾被他害死,只不過隨了他。在大名時常聽哥哥說起宋江乃是好漢,頗有仰慕之心。

一忽兒又想,若哥哥被他所害,總有些蛛絲馬跡,且搜尋來看。

當下更不遲疑,各處搜尋,卻哪裡還有蹤跡。

如此思來想去,總不得要領,卻是想的頭昏欲裂,強撐著騎了馬,漫無目的信馬由韁。卻來到鄆城縣。尋了客棧住下,不想次日竟是掙扎不起來。

店小二見日已過午,房客仍未起,不由心疑,進來看視,見柳千絲有氣無力,忙請了郎中來,開了方子。虧得店家心善,著人煎藥遞茶,送湯拿飯。幸得曾頭市曾弄增的銀子尚多,自此柳千絲只在鄆城將養病體,數月方痊。

話分兩頭,原來宋江跌配江州,不合題了反詩,被黃文炳告發。蔡九知府判了斬,不想又被晁蓋率梁山好漢劫了法場,救下宋江。如此不反也不成,跟隨晁蓋上了梁山。此水滸原著有交待,不贅述。

單表宋清得知三哥著人接太公並家眷上梁山,不由心喜。原來去歲劫了生辰綱,親手殺死二十餘人,一年來日日噩夢纏身,每每想起白沙塢土坑裡那些好漢,不由心下大懼。正所謂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時常夢中見到那幫人找自己索命。而後花園自是不敢再去,底下埋了七八個莊客,都是平時打雜使喚之人,再也熟識不過的,卻被自己毒死了埋在花園。初時曾去幾次,待見到那些樹兒枝繁葉茂,花兒嫵媚碩大。再看時,那花兒卻似莊客笑臉一般,花蕊間黃瓣吐露,直如那莊客黃牙無疑,不由得心下大駭,是以後花園再不敢踏進半步。忽一日春遊,不意卻走到埋大哥二哥之處,一時間涕淚交流,腿下一軟,跪了幾個時辰。太公見小二半日不回,急派莊客尋來。攙起時,路也走不成,兩個莊客輪流背了回家。自此,宋清每日裡寡言少語,在不亂出,只在莊內疑神疑鬼,眼見得神情恍惚,惶惶不可終日。太公看在眼裡,急在心上,卻也無可奈何。

得知宋江已在梁山落草,來搬他父子,太公再不似前次那般,只盼早離了這是非之地,以期宋清得痊。

宋清更是欣喜異常,喊了莊客只管將地下金珠掘了來。太公勸道:“此等事不教旁人知曉,我兒還是自己掘來便了。”

宋清笑道:“父親且請寬心,我三哥並那晁天王所做之事,哪樁哪件不是殺頭之禍,況我們現在也只去梁山泊,這陳年舊事,還管他做甚。”遂不管太公之言,只要莊客們掘了來。太公無奈,只得由他。

待將那些箱籠抬出,宋清親自打開,卻看的呆了。原來這幾個箱籠除卻上面一點金銀之外,盡是銅鐵之物。不曾想擔驚受怕一年有餘,且損了兩個哥哥,竟換來些破銅爛鐵,當真是可笑至極。

原來梁中書只將一箱裝滿金銀,卻將其餘幾個將些廢棄之物。無巧不巧,宋清留下那箱,正是金珠寶貝。藏起來的,卻是這些廢物。

當下宋清心裡釋然,哈哈大笑一陣,自此心中猶疑豁然而解,再無負罪。將莊上細軟收拾殆盡,發付莊客,上了梁山。這幾隻箱籠卻不管他,這才讓柳千絲找到蹤跡,若當時一把火來燒了,恐將永成無頭謎案。不過天道使然,多行不義必自斃,做了壞事的,今日不發,難保明日不知,人在做天在看,切勿心存僥倖,去做那違心之事。

說話的只一張嘴,總要敘了這邊再說那頭。

如今騰出空閒,來說欒廷玉。

自那日在林子裡與柳千絲分手,欒廷玉帶了顏柯回到祝家莊,將青州之事備細說與祝家父子。祝朝奉並祝龍、祝虎、祝彪皆聽的呆了。

祝朝奉道:“那廝們如此大弄,早晚必來我莊,恐賊勢大。”

欒廷玉道:“小可不才,卻也知兵法精妙,只需我等齊心,諒那烏合之眾草寇亦不敢前來。若來時,自有應對之策。”當下將如何迎敵,如何準備,一一備細說了,祝朝奉大喜,依計行事。

宋江帶了梁山人馬,兩次攻打祝家莊,虧得欒廷玉應對自如,宋江損兵折將,此原著有表,不贅述。

單說宋江兩次失利,自覺顏面盡失,不由想琢磨些事情來。

這日裡帶了花榮,將書信綁與箭上,交待了如此這般。那花榮神箭果然果然名不虛傳,覷得欒廷玉在彼,只見弓開似滿月,箭去如流星,正射在欒廷玉身旁旗杆之上。欒廷玉吃了一驚,細看時,卻有書信在,遂取了來,看了一行字,記在心中,將那信撕個粉碎,怒目而視。

各位道信上說些什麼?

原來宋江要約欒廷玉晚間一處山崗相見,欒廷玉去與不去,事幹重大。

欲知後事,敬請持續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