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為什麼把皇位傳給了最小的兒子,那又是怎樣的皇帝呢?

漢武帝無論是正史還是野史,都是中國古代雄才大略的一代帝王,早年見識到宮變、權鬥,重用衛青、霍去病,開疆擴土,可謂是見識了人間種種,在立太子的問題上,一直在悉心培養劉據,晚年期間,受到巫蠱的影響,開始迷信,太子劉據見時局已危,不得倉促起兵,後面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了,被漢武帝幾乎滅門,只留下了唯一的孫子劉病已

漢武帝為什麼把皇位傳給了最小的兒子,那又是怎樣的皇帝呢?


漢武帝六個兒子中,劉據死了,其他五子,最愛鉤弋夫人的兒子劉弗陵。帝王家非比百姓家,劉弗陵年僅8歲,如果上位,必會讓其母鉤弋夫人垂簾聽政,漢武帝想到呂后亂政才過了幾十年,於是處死了鉤弋夫人。

劉弗陵登基後,做了他為了年青帝王的最正確的一件事,重用霍光(這裡在後面詳細會說到)。在巫蠱大事件之後,開始了於民休息、穩定朝綱的政策,把他老父親漢武帝的遺留問題都解決的差不多了。這是什麼概念呢,相當於一個公司,機構臃腫,任人為親,已經要失去競爭力了,不過是憑藉吃老本活著,海歸的少當家和他的團隊,銳意改革,最終解決了所有的問題。

漢武帝為什麼把皇位傳給了最小的兒子,那又是怎樣的皇帝呢?


主要的貢獻:

其一,整頓吏治,尤其是對冤案進行平反。

其二,解決了生產力不足的問題(把田地發放給農民,農民可以貸款買種子,國家充當最大的地主,生產積極性提高)。

其三,解決了外部競爭問題(與他父親漢武帝的征戰不同,劉弗陵主張是議合,與匈奴搞好關係,你養你的馬,我種我的田,換來了數年的和平,不過匈奴的馬養肥了,野心也大了,這裡還是要提一下漢宣帝劉病已,他畢其功於一役,沒有像霍去病一樣來回折騰匈奴,而是通過一場戰役,投入十數萬兵力,一舉殲滅匈奴主力。

其四,劉弗陵找來了有學問的專家,談論鹽鐵,對以後商業的發展,起到了十分積極的作用。

其五,也是認為是(唯一的問題是死的太早了,年僅21歲,按現在21歲的年紀,還不符合晚婚的標準。但是他的皇后上官氏比他幸運的多,比劉弗陵多活了37年,上官氏是中國歷史上最年輕的太皇太后,清朝的孝莊望其項背)

漢武帝為什麼把皇位傳給了最小的兒子,那又是怎樣的皇帝呢?


重點說一下這位劉弗陵,是病死的,還是被權臣霍光害死的,一直在野史上說個不停。霍光是漢武帝給劉弗陵推薦的四位輔政大臣之一,由於帝王年幼,於是群臣各懷心事。其他兩位輔政大臣桑弘羊、上官桀組成同盟,此時劉弗陵的姐姐(長公主)招來了上官氏,也就是劉弗陵的皇后,劉弗陵的哥哥劉旦也準備起兵,危機四伏的朝野,給了劉弗陵一個嚴峻的考驗。大臣們紛紛上書,彈劾霍光,但是劉弗陵確表示霍光是忠臣。一個十多歲的孩子,能有這樣的膽識,是十分可貴的。識人無數的漢武帝會傳位給劉弗陵,確實說明劉弗陵有過人之處。

劉弗陵並不是表面上的委屈求全,而是知道自己年幼,在順利的情況下,活的時間比霍光要長,於是沒有做任何的反抗,一直讓漢朝在他的手中,也可以說霍光手中安靜的發展。但是時間沒有給劉弗陵機會,讓一代本可能是“漢朝康熙”的皇帝戲碼匆匆落下帷幕。

漢武帝為什麼把皇位傳給了最小的兒子,那又是怎樣的皇帝呢?


甚至一度覺得劉弗陵和康熙很像,年少登基,權臣輔佐,在等自己羽翼豐滿,可是劉弗陵沒有等到。提到劉弗陵,避免不了的是霍光,可謂一代天臣,有周公之威權,在漢武帝託孤時,相信他心中有日月青天,但在大權獨攬後,便任自己的兄弟、子婿在朝中要職,乃至在劉弗陵駕崩後,霍光可以任免皇帝劉賀。終於在劉病已上位後,熬死的霍光,霍光死後兩年,霍家謀反,被劉病已下命亡族。一是因為霍光授意下,毒殺了劉病己的原配皇后許平君,二是因為霍家太囂張,不管不足以振朝綱。可惜了一代神將霍去病無後了,霍光是霍去病同父異母的弟弟,霍家滿門,一個未留,有一個坑弟也是沒辦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