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心理學角度看,婆媳矛盾、媽寶的根源是什麼?

一個家庭需要的是一家人都齊心協力,共同維護家庭的和諧。然而,很多時候,婆媳矛盾和丈夫是個媽寶男的這些問題,都會讓一個家庭陷入矛盾中,導致家庭不幸福。尤其像中國的很多家庭環境,婆媳矛盾和媽寶男的問題很突出,像這種類型的家庭倫理電視劇,也成了在熱播檔的一個火爆系列。那麼,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這兩種問題的根源是什麼呢?往下看!

從心理學角度看,婆媳矛盾、媽寶的根源是什麼?

婚姻,夫妻婆媳關係

第一、婆婆想要控制自己的兒子,兒媳想要控制丈夫,這就導致了婆媳矛盾的爆發。

女人都希望自己能夠嫁給一個對自己好又聽從自己的好男人,所以,很多女人在結婚後都會盡量把丈夫的很多事情都掌握在自己的手裡。所以,這就會導致婆婆覺得這個兒媳在跟自己爭奪對兒子的佔有,畢竟,丈夫和婆婆的心就是不可分割的,如果一個兒媳這樣表現的話,只會導致婆媳關係的緊張。而婆婆有時候也會因為控制兒子過多,導致干預了兒子和兒媳的小家庭,畢竟,兒子已經娶妻了,事情也應該由自己來決定,而不應該過多幹涉。婆媳之間和平相處,也可以讓一個家庭變得更加親密溫馨!

從心理學角度看,婆媳矛盾、媽寶的根源是什麼?

婚姻,夫妻婆媳關係

第二、兒媳不懂得主動去關心婆婆,婆婆也不懂得去體諒兒媳。

同事阿蘭最近總是愁眉苦臉,問她原因,才知道是因為最近和婆婆冷戰了。阿蘭是受過高等教育的女人,但是在家庭方面卻沒有很大的把握去做好自己的分內的事情。阿蘭從小就是寄宿在學校,父母也很少去關心她,而阿蘭學業繁忙,也很少主動去關心父母。所以,結婚以後,阿蘭也沒有學會主動去關心婆婆。當婆婆生病或者遇到什麼煩心事的時候,阿蘭確實想要去關心婆婆,但是卻不知道該如何開口。而婆婆也因為覺得阿蘭不夠關心自己,所以就對阿蘭也有很大的偏見,總是有事沒事挑刺,這才導致了冷戰。其實,互相關心和互相體諒,才能讓婆媳之間的關係變得緩和。

從心理學角度看,婆媳矛盾、媽寶的根源是什麼?

婚姻,夫妻婆媳關係

第三、作為母親沒有把自己放在合適的定位,作為一個兒子也沒有處理好自己的事情。

小潘在很多事情上都會去尋求母親的意見,甚至有的事情自己都不經過大腦,直接交給母親去處理。這種做法就導致了母親漸漸習慣了幫兒子處理事情,兒子對母親也有了依賴性,這也就是媽寶男的形成原因。其實,母親對兒子的愛是沒有辦法丈量的深,但是,這樣的愛也應該在適當的時候表現。兒子已經長大了,就應該讓兒子學會自己獨立處理一些事情,而不是每件事都掌握在自己手裡。這樣的話,兒子就會有很多的理由來逃避,對兒子的生活必定有很不好的影響。

從心理學角度看,婆媳矛盾、媽寶的根源是什麼?

婚姻,夫妻婆媳關係

一個家庭當然是要團結一心,婆媳關係要和睦,長輩對晚輩的干涉也應該有合適的範圍,這樣才能讓晚輩學會面對,而不是逃避。人與人之間,需要的是相互理解、相互寬容,普通朋友是這樣,婆媳關係更需要這樣!

今日話題:

婆媳之間是否應該像母女一樣相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