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第四套人民币!它见证“80后”“90后”成长

青岛市民张先生是位收藏爱好者,30多年前,他刚参加工作时,正值第四套人民币发行不久。回想起当时的情景,张先生记忆犹新。据了解,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期。为方便流通使用和交易核算,第四套人民币在1987年4月开始发行。这套人民币的纸币共9种面额、14个版别,最小的面额为1角,最大面额是100元。1992年6月开始发行硬币,包括1角、5角和1元3种面额。

当时,为适应改革开放后急剧增长的货币流通需求,第四套人民币首次启用50元、100元两种大面额钞票。而当时人们的收入一般为每月几十元,超过100元就是让人羡慕的“高薪”。前往银行存钱时,也大都是几十元几十元地存入。

第四套人民币流通的30多年间,有很多不为人熟知的“第一次”。这套人民币第一次采用伟人形象,第一次印有盲文,第一次出现固定人像水印,第一次使用钞票纸安全线。另外,第四套人民币还在图案设计上下足了功夫,“喜鹊登梅”“松鹤同春”“凤穿牡丹”等充满诗情画意的传统吉祥物和名花珍禽,被融入纸币的图案设计中。

第四套人民币的流通,伴随着“80后”“90后”一代的成长,所以,不少“80后”“90后”对于人民币的最初印象就是这套人民币。看到这些1角、2角、5角的钱币,很多人自然而然地就会想到小卖部里的冰棍、麦芽糖、作业本等。

看到第四套人民币的这些票面图样,马上勾起了很多人的回忆。本月30号,第四套人民币的大部分券别将结束集中兑换,退出流通。这些钱币为何要退出流通市场?集中兑换结束后,市民可以去哪些银行网点兑换呢?

按照规定,从2018年5月1号开始,第四套人民币部分券别退出流通,本月30号将结束集中兑换。这也意味着,第四套人民币即将和我们告别。

人民币为何要推陈出新?业内人士表示,第五套人民币发行后,第四套人民币部分券别的流通量越来越低,大部分已经残损或者处于沉淀状态。另外,落后的防伪技术也加速了第四套人民币的退市。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最近到银行兑换第四套人民币的市民并不多。和银行兑换冷清的场面相比,文化市场的钱币店铺则火爆很多,在这里,第四套人民币往往能够兑换出高于票面的价格。

收藏专家表示,第四套人民币分为80版和90版,其中80版的收藏价值较高。当然,并非所有的旧版人民币都具有收藏价值,具体兑换额要根据人民币的面值、发行年份以及新旧情况而定。一般来说,有折痕的价值低一些,缺角撕裂的则只能按原本的面值兑换。

采访过程中记者了解到,为了蹭第四套人民币退出流通的热度,市场上也出现旧币翻新、残次票修补等现象。另外,一些市民缺乏辨别真伪的知识,很容易陷入收藏骗局。因此,专家提醒,对于普通市民来说,没必要把过多金钱和精力投入钱币收藏,应当保持良好的心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