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忽高忽低,这种饮食方法最有效,能少吃一片药

日常生活中,造成血糖升高的主要因素就饮食;它对血糖的影响比药物和运动还要大。

有不少糖友靠着控制饮食和运动就把空腹血糖控制在6左右,餐后8左右。保持一段时间后在医生指导下少吃一片二甲双胍。

血糖忽高忽低,这种饮食方法最有效,能少吃一片药

重点4句话

饮食控制原则简单讲就4句话:

总量控制

少吃多餐

营养均衡

少油少盐

  • 总量控制就是需要多少吃多少、热量别超标。简单的做法就是吃了就测血糖,血糖高就减量,就能摸索出来自己该吃多少了。
  • 营养均衡就是食物种类要多、不偏食,荤素都要吃,不能因为控制饮食而丢了营养。
  • 少油少盐很好理解,一天不超过25克油、5克盐,关键是要拒绝隐藏在食物中看不见的油和盐。

为何要少吃多餐?

1、避免餐后高血糖

进餐量与血糖波动成正比,即进餐量越大,血糖波动越显著,容易引起餐后高血糖,增加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几率。

血糖忽高忽低,这种饮食方法最有效,能少吃一片药

2、避免低血糖

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都可引起不同程度的低血糖反应。由药物引起的低血糖多发生在两餐之间,且在睡前加用胰岛素时,夜间低血糖的发生率还会增高。

3、减少饥饿感

由于代谢异常,糖尿病人消耗大,再加上不敢多吃,容易造饥饿感。适当的加餐可以减少或避免饥饿感。

必须加餐

一次吃太多,容易形成餐后高血糖,血糖波动大。

在控制饮食、少量进餐状况下,若不注意在正餐之间加餐,就很容易发生低血糖。所以,糖友要在三次正餐之间适当加餐,加餐就是给健康加分。


如何加餐?

1、加餐不加量

加餐必须建立在每天总量固定的基础上,从正餐中匀出一部分食量空间作为加餐用,每餐只吃六七分饱,即“加餐不加量”。

例如把早餐分为四等份,早餐吃掉三份,留一份上午10点做加餐。

血糖忽高忽低,这种饮食方法最有效,能少吃一片药

2、加餐热量

每次加餐食物所含热量50~100千卡即可。50千卡即半根玉米、3个饺子、10粒花生米;100千卡即3片苏打饼干、1个小苹果、150克酸奶。

3、加餐食物

低升糖指数、低脂肪、高膳食纤维的健康小食品,也可选择含糖量低的水果和坚果。主要有以下四大类:

  • 蔬果类:可以选西红柿、黄瓜,苹果、梨子、柚子、橙子、草莓,每次摄入量控制在100~200克。
  • 碳水化合物类:粗粮面包、杂豆类制品等,每次可摄入半两到一两来补充上顿正餐减少的主食量,适合于所有糖尿病患者,尤其是中老年糖友。
  • 蛋白质类:每次加餐可以选择1个鸡蛋或一袋牛奶(约半斤)或半碗(约2两)豆腐花。
  • 坚果类:主要是核桃、杏仁、花生等,但额外摄入的同时一定要减少烹调用油的量,即如果吃了15克左右的干果,就要相应地减少15克炒菜用油。
血糖忽高忽低,这种饮食方法最有效,能少吃一片药

4、时间固定

加餐宜选在餐后2~3小时。一般而言,餐后2个小时达到血糖值的高峰,随后下降,加餐应在下降的时段,既避免加餐引起高血糖,又预防了餐前的低血糖,如上午10点、下午4点、晚上9点。

5、晚上加餐更重要

如果糖友空腹血糖偏高,夜间又有低血糖发生,不妨可以试试睡前加餐。一方面可以避免夜间的低血糖,另一方面可以减轻一部分人因晚餐距离第二天早餐时间长而致的饥饿感。

6、及时加餐

患者出现下列情况时,应及时加餐:

①两餐之间或下一餐前出现明显饥饿感,或血糖值过于偏低时,应及时加餐;

②运动前检测血糖较低(<5.5mmol/L)应适量加餐后再进行运动;

③运动量过大时,应在运动后少量进餐;

④发生低血糖反应时,应立即进餐,或喝糖水、蜂蜜水以及吃点饼干等。


血糖忽高忽低,这种饮食方法最有效,能少吃一片药

自制酸奶加餐

成品酸奶可能添加了糖,不利于血糖稳定,最好自制酸奶用于加餐,既营养又利于稳定血糖。

1、两袋500克的纯牛奶,一袋酸奶发酵剂。

2、用开水烫一烫酸奶桶和盖子消消毒,待酸奶桶晾干以后,倒进纯牛奶。

3、取一小包酸奶发酵剂加入纯牛奶中。

4、搅拌半分钟,充分混合均匀,盖上桶盖。

5、将酸奶桶放进酸奶机,盖上盖子,设定好时间开始发酵。(一般8至10小时,冬天建议10至12小时)

6、发酵好的酸奶,晾凉放入冰箱,冷藏过后再吃口感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