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賢故里—— 介休

三賢故里—— 介休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蘇杭二州,比不過平遙介休。"多麼大的口氣,平遙是一座古城,聞名全國,那麼介休呢?緊密相連,更是人傑地靈,歷史悠遠,素有"三賢故里"之稱。

三賢故里—— 介休

首當其衝是介子推。介子推原是春秋時期晉獻公朝廷中的一個大夫,為人正直、忠厚、仁義,處處以國事為重。到了晉獻公晚年,晉國發生了內亂,父殺子,弟殺兄,爭奪王位。介子推極為不滿,護著公子重耳出逃,周遊列國,一直流浪了19年。

三賢故里—— 介休

在重耳亡命途中最飢餓的時候,介子推"割股啖君",解燃眉之急。等到重耳復國,成就霸業,即位晉文公的時候,介子推又"不言祿",功成身退,回到家中,甘守清貧,奉侍老母。後來,重耳論功行賞,因沒見到介子推竟然將其忘掉。介子推的鄰居解張心中不平,將"償有遺下功勞未取,許其自言"的詔令告訴介子推。介子推不但沒有去言明,反而揹著母親悄悄離開住地,奔往綿山。

三賢故里—— 介休

解張更是不平,竟然寫了一張"小字報",懸掛朝門,替介子推鳴冤叫屈。重耳看後大驚,立即派人去請介子推,當得知已上綿山時,便親自去尋。綿山蜿蜒數百里,樹木成林,百草叢生,一連幾天也沒找到。不知是誰出的主意,"介子推非常孝順母親,如果放火燒山,他肯定會揹著母親出來"。哪知,大火整整燒了三天三夜,介子推母子二人心堅如石,守志不出,竟然相抱燒死在一棵大柳樹下。重耳見其骸骨,痛哭數日,為表彰他清廉謙退的品格,令人將其母子安葬在綿山腳下,立祠祭祀,改綿山為介山,以示自己的過失。

三賢故里—— 介休

從此,留下三個典故。其一是"足下"。重耳令人伐下介子推死後燒焦的那棵枯柳樹,回朝製作了一雙木鞋,穿在腳上,每當懷念介子推的功勞時,就彎腰看自己的雙腳,悲中叫道:"足下、足下!"這就是"足下"稱呼的來源,劉敬叔《異苑》卷十專有記載。其二,為了紀念介子推,後人在綿山立縣,叫介休,意思是介子推休息的地方,這又是介休的來歷。

三賢故里—— 介休

其三,當地人民思慕介子推,不忍生火,遂有至其亡月不敢煙炊而寒食的禮儀。相傳冬至後第一百零五天為寒食節,禁火三日,民皆冷食,以紀念自焚於綿山中的介子推。因時間接近清明,後人又定清明節的前一天為寒食節。到了這一天,家家門上都要插柳條,以招介子推的魂靈,或到原野上燒紙錢。唐代盧象《詠寒食》:"子推言避世,山火遂焚身;四海同寒食,千秋為一人。"這又是寒食節的來歷。

三賢故里—— 介休

介子推一生光明磊落,不計名,不計利,青史留名,至今傳誦。古詩云:"羈紲從遊十九年,天涯奔走各顛連。食君刳骨心何赤?辭祿焚軀志甚堅。綿上煙高標氣節,介山祠壯表忠賢。至今禁火悲寒食,勝卻年年掛紙錢。"

三賢故里—— 介休

其二是郭泰,字林宗,號有道,東漢末年名士,為"八顧"之首。"顧者,言能以德行引人者也!" 東漢末年,宦官專政,引起朝野上下不滿。當時,在首都洛陽的太學,以郭泰、賈彪為首,利用太學"品核,裁量執政",討論政治,抨擊宦官,造成強大的輿論聲勢,得到朝野上下官僚、士人的支持,被稱為"清議"。 郭泰雖好臧否人倫,而不為危言核論,故能處濁世而怨禍不及焉。後辭官不就,遂歸鄉里,閉門教授,弟子千載,名士六十。

三賢故里—— 介休

時任司隸校尉、"八俊"之首的李膺,敢於不避權貴,裁治不法,很受"清議"的推重。大宦官張讓之弟張朔當縣令時,貪殘無道,甚至虐殺孕婦,後逃匿在張讓家中的活動柱子裡,李膺便率部"破柱取朔",按法殺掉。從此,宦官與李膺更結下了仇,但太學生卻標榜李膺為"天下楷模李無禮"。宦官伺機反撲,不時指使人上書誣告李膺等人:"養太學遊士,交結諸郡生徒,更相驅馳,共為部黨,誹訕朝廷,疑亂風俗。"後來,桓帝果為震怒,下令逮捕"黨人",罷官禁錮,株連殺害,李膺等百人死於獄中。史稱"黨錮之禍"。

三賢故里—— 介休

郭泰聞黨人之死,曾私下哭道:"《詩》雲:'人之雲亡,邦國殄瘁。'漢室滅矣,但未知'瞻鳥爰止,於誰之屋'耳!" 次年春,病逝於家,終年42歲。史稱"自弘農函谷關以西,河內湯陰以北,二千里負笈荷擔彌路,柴車葦裝塞途",有近萬人前來會葬。同志者刻石立碑,蔡邕作碑文說,"吾為碑銘多矣,皆有慚德,唯有郭有道無愧色耳。"後來以"郭泰碑銘"內容真實,稱頌人生前品行,亦省作"郭碑"。

三賢故里—— 介休

有人問過範滂,"郭如何人?"範滂說:"隱不違親,貞不絕俗,天子不得臣,諸侯不得友。"後漢書贊曰:"林宗懷寶,識深甄藻。明發周流,永言時道------"

三賢故里—— 介休

郭泰故里就在介休城東北角外郭家村,離我們原部隊住的農機校不遠。往東走,南同蒲鐵路從中穿過,北面有郭林宗祠堂,南面是郭泰的墓。可惜"文革"時期,郭林宗祠堂被毀壞。我們在時,西屋還住著縣打井隊,現在不知如何?有關他的傳說,更是不少。

三賢故里—— 介休

其三是文彥博,北宋大臣,介休城文家巷人。從順城關過去,離郭家村也不遠。其曾祖文崇遠就曾效仿北面鄰村東漢第一大儒郭泰創辦"林宗書院"之舉,創辦"崇仁學堂",並親自任教。

文彥博從小就非常聰明。一次,他與小朋友們一起玩兒,不小心把皮球掉在了樹坑裡。小朋友們很著急,不知如何是好?文彥博就跑回家,提來一桶水往樹坑裡灌,皮球終於浮了上來。還有"積豆修身"的故事,當文彥博懂事後,就接受父親的建議,準備了兩個小罐,做了好事,便往一個罐裡放紅豆,做了錯事,便往一個罐裡放黑豆,日日檢點,激勵自己修身勵志。

三賢故里—— 介休

文彥博長大以後,及進士第,知翼城縣,通判絳州,為監察御史,轉殿中侍御史,先後歷任四朝將相,約50年,名聞四夷。《宋史》載"立朝端重,顧盼有威,遠人來朝,仰望風采,其德望固足以折衝禦侮於千里之表矣。至於公忠直亮,臨事果斷,皆有大臣之風,又皆享高壽於承平之秋。至和以來,共定大計,功成退居,朝野倚重。" 文彥博一直活到92歲才去世,在那"人生七十古來稀"的年代,可謂是高壽、國寶了。

三賢故里—— 介休

文彥博還在汾州府做官時,就較好地處理了家鄉洪山爭執多年的水利糾紛。始開三河,以分水利,自此規矩已成,不僅解決了爭水糾紛,也為後來的水利管理、發展奠定了基礎。

三賢故里—— 介休

現如今,坐落在介休順城關東端的祆神廟,也是文彥博所建,據考證,是我國唯一僅存的一座祆教建築。北宋年間,文彥博率兵去討伐河北貝州農民起義,戰鬥非常不順利,眼看要被起義軍覆滅,突然一隻白猿從天而降,幫助文彥博突出重圍,而後又打敗了起義軍。後來,文彥博衣錦還鄉,在建宗祠時,建了這座祆神廟,以報答神猿襄助。

三賢故里—— 介休

祆神廟離我們原部隊住的農機校特別近,每天早晨出操,都要經過祆神廟,沿順城關街道跑一圈,現在回想起來。純屬擾民,部隊跑起步來步調整齊多麼共振。

三賢故里—— 介休

前段回介休老部隊營房看望,十多年的"三賢故里"軍旅生涯,使我非常感慨,特意寫詩言道:"三賢故里介休城,戰友重逢難忘情。回首當年終不悔,人生礪練是軍營。"多少年過去,仍是十分眷戀介休。"綿山汾水兩相間,秦柏宋槐綻笑顏。文巷郭村史悠久,介公更是幾千年。"

九口2019-4-2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