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休考察有感|劉欣宜

介休考察有感

劉欣宜

2019年暑假的尾聲,我跟隨北京社科院中國當代史讀書會來到了介休。介休位於山西省中部汾河中游,太原盆地南緣,同蒲鐵路上。從北京出發,途徑華北平原,橫跨太行山脈,最終抵達山西平原,一路上山脈、地勢、土地、植被的變化都在提醒我這是一個與我所處的華北平原很不一樣的地方,一路上我也很期待看到這個地方的風土人情、生活產業等情況。

介休考察有感|刘欣宜

來到介休城內,最直面而來的是現代建築中穿插保留的古街老房,讓我有一種進入賈樟柯的90年代末的電影裡,彷彿身邊馬上就會有小武騎著二八大槓穿街而過。可以說,從一開始我對介休就是充滿了好感,抵達後領隊的陳全老師、冀成武等諸位老師熱情親切的招待也讓我收穫了滿滿的感動與幸福,甚至完全沒有一絲異鄉的感覺,之後的每一天都能感覺到與當地老師們那種朋友般親近的關係。特別要說下陳全老師,在我們考察全程陳全老師就像我們讀書會的大家長一樣帶領我們,為我們介紹介休文化彙總的點點滴滴,這種介紹不是照本宣科的唸書,而是包含了陳全老師自己對介休的喜愛、熱情、迷戀、自豪的情緒在像朋友般的訴說中感動著我們,也讓我對一個從前完全陌生的地方有了新的認識,甚至可以說藉此機會我喜歡上了介休。

介休考察有感|刘欣宜

在介休的幾天行程裡,每一天的印象都非常深刻,也都收穫滿滿,但是最深刻的那一天就是我們讀書會去源神廟的那天,因為在那一天之內短短的時間裡我們接觸到了太多飽滿、有趣、鮮活的介休人,見識到了充滿歷史感、魅力的介休美景。那天遇到的牧羊女阿姨,她整個的狀態和我固化概念中的農村婦女是很不一樣的,包括我在老家遇到的阿姨、嬸嬸的狀態也特別不一樣,老師們想到一個非常貼切的詞來形容山西的女人——“上善若水“。同樣,在牧羊女阿姨身上的熱情在那個水磨傳人、包括那幾天招待我們的老師們身上都可以特別清楚的感受,感覺他們都特別的喜歡或者激動,很樂意於讓我們去了解當地,瞭解介休、瞭解太古,而且他們也特別重視和保護自己家鄉的文化,特別的讓人感慨。

介休考察有感|刘欣宜

還有在板嶼村我們遇到的了一個正在蓋房子的主人,特別熱情的邀請我們去參觀他們家的新房子、磨盤,還讓我們去他們舊的窯洞參觀,但因為時間問題我們沒有去。我們在當地的山上可以看到很多很有規模的院落,被棗樹所環繞,看來感覺生活上會很舒服。我們當時就說這是大戶人家,但陳全老師說,雖然看起來好,但我們不一定會願意來這裡生活,因為他們當地用水特別有問題,基本上都是旱廁,意味著冬天上廁所都是問題。這其實為我打開了我對現實感的體察,我並沒有因為這一點不喜歡介休,相反我更喜歡介休了,儘管當地一些農村生活中老百姓會遇到一些問題,但他們的身心狀態非常的飽滿、歡欣,這種真實的狀態影響了我,我在介休接觸到的這些人的身上獲得了在生活中必需的精神力量。

介休考察有感|刘欣宜

當然,介休除了這些可愛的人以外,還有數不勝數的景緻,短短的四天時間並不能讓我完全瞭解介休,但我覺得這不是我和介休的緣分的結束,而是一個開始。作為一個美術史的研究生,也許我不能從社會學、歷史等角度很好的認識介休,可是我在介休感覺到的人與人之間美、地方景緻與地方人的美都是真實存在的,希望自己努力學習以後有能力可以多關注祖國的地方社會,尤其是介休,才能不辜負這樣一群守護、熱愛介休的人們。

劉欣宜,就讀於首都師範大學中國美術史專業研究生三年級。

<table><tbody>

874761158@qq.com

/<tbody>/<tabl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