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如何與孩子一起閱讀繪本?

蛋仔嘛嘛成長館


很多家長都會給孩子買很多繪本,也會給孩子讀繪本,但其實很多家長都並不知道究竟該怎麼給孩子讀繪本,今天就讓小彩魚跟各位家長朋友們分享一下到底該如何讀繪本吧。


1、讀繪本,不是隻讀字就可以了

很多大人在給孩子讀繪本的時候都會把閱讀的重點放在文字上,但繪本通常只有很少的文字,所以家長們在很快讀完文字之後就覺得這本繪本已經講完了。

雖然孩子們有時候會要求再讀一遍,再讀一遍,但家長們也只是按照原來的樣子把文字再從頭到尾念一遍,但其實這樣並非是讀繪本的正確方法。

首先,繪本是由兩部分組成的,先是圖,然後再是文,甚至有很多繪本壓根一個字都沒有,比如凱迪克大獎金獎繪本《夏天的天空》。而家長往往就會覺得這樣沒字的繪本性價比太低,甚至不會給孩子買,但其實圖在繪本中的作用反而是更大的。

其次,繪本的圖片雖然是靜態的,可孩子卻可以通過圖片去展開豐富的想象,所以大人們在讀繪本的時候,不僅僅要讀文字,更要基於圖片去啟發孩子們的聯想,跟孩子一起去仔細在圖片中探索發現,引導孩子們通過喃喃地自語去理解繪本的故事,這樣孩子們才能從繪本中讀到更多的故事,因為我們給孩子講故事並不是為了讓孩子們去記住故事,而是通過一個故事去在孩子心裡種下更多的故事。


2、哪怕是再小的寶寶也可以聽懂繪本

很多家長都是從3歲以後才開始給孩子讀繪本,因為家長覺得這個年齡的孩子會說話了,可以交流了,這個時候的孩子才能聽懂繪本的內容。但其實並非是這樣的,哪怕是隻有幾個月的小寶寶,也完全能聽懂繪本的故事,甚至是給肚子裡的小寶寶講故事都會對孩子有很大的好處。

如果寶寶在肚子裡的時候就經常聽到媽媽或者爸爸的聲音,這無疑會讓寶寶對爸爸媽媽更加親切,也會對周圍的環境更有安全感。

而對於只有幾個月的小寶寶來說,雖然寶寶不太會對繪本中的內容去做出回應,但孩子的語言習得很大程度上都來源於父母,如果從幾個月就開始給孩子讀繪本,孩子在長大之後的詞彙量和邏輯能力都會比同齡的孩子更強,語言能力也自然會更好。

所以大人們一定不要覺得孩子小就不給孩子讀繪本,繪本閱讀絕對是越小開始就收穫越大的!


3、讀繪本的時候一定要忘了自己是個大人

大人們給孩子讀繪本的時候往往會按照自己的經驗和閱歷去對繪本做自己的解讀,但這點其實是並不可取的,當家長給孩子們讀繪本的時候,一定要儘量把自己想象成小孩子,按照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和講讀繪本中的故事。

比如繪本里講王子和灰姑娘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了,可一個離異的媽媽卻要加上,男人都是不靠譜的,你長大一定不要輕易相信男人的話。而這樣的話就會對孩子產生很大的負面影響,讓孩子們對周圍的世界都產生懷疑,也會讓孩子失去對讀繪本的積極性和興趣。

要知道讀繪本對於孩子來說就是最幸福的童年體驗,依偎在媽媽懷裡,或是坐在爸爸腿上,聽爸爸媽媽講故事的時候就是孩子最幸福的時候。

所以父母一定要珍惜孩子們最寶貴的這幾年,多給孩子們讀繪本,讓孩子們在閱讀中成為一個更具有獨立思考能力,也更有智慧的人。


彩條魚動漫


我家孩子現在是14個月,每天會有三次親子閱讀時光,早上和下午分別是30多分鐘,晚上時間比較長,大概是1個多小時。

孩子從6個月開始,我開始慢慢的給她讀書。只要她不吵不鬧,我就會一直給她讀。

到目前為止,她對書的興趣已經比較明顯了,比如自己會在坐墊上來回翻書;睡覺前一定要聽故事,每講完一個故事,她會自己重新選一本書讓我讀。

關於親子閱讀,我有這幾點想分享給大家:


1.多嘗試,選擇孩子喜歡的繪本

作為一個新手媽媽,在選擇繪本上我走過一些彎路。去年,在一個媽媽群裡,認識了一個親子閱讀達人。我特意向她請教有哪些繪本適合6個月以上的孩子看,她給我推薦了《小豬小象系列繪本》、《我的感覺》等,但是直到現在,我家寶寶都不太喜歡這幾套書。一給她讀她就抓書,一幅心不在焉的樣子。

實在沒辦法,我就拿起了一本幾米的《我的錯都是大人的錯》,沒有想到,她在我懷裡開始變得乖巧起來了,直到一本書讀完,她依然不吵不鬧。於是,我猜測她可能更喜歡顏色純度比較高,對比比較強烈的繪本。

在接下來選擇繪本的時候,我就考慮開本要小點,顏色對比強烈的書。

現在我家寶寶最喜歡的幾本書,居然是《兒歌300首》以及一些小故事書,比如《孔融讓梨》、《灰姑娘》、《倒貼福的來歷》等。

孩子與孩子的區別真的挺大的,有時候不是孩子不喜歡閱讀,可能跟繪本也有很大的關係。這個只能不斷嘗試,找到適合孩子興趣的書。


2.演繹繪本,效果更好

我平時給孩子讀書,不僅語調和表情會根據故事情節變化,還會加上動作。比如在給孩子讀《灰姑娘》這個故事的時候,描寫灰姑娘傷心的句子,我也會表演出哭泣的樣子,經常逗得她哈哈大笑。

有些詞語,我會重點強調,她也會跟著學。就拿今天我讀到“抓賊!”這個詞語,她立馬跟著一起喊,還特別像。


3.不斷互動

親子閱讀一定要互動,面對畫面上的繪圖,我會問孩子

“月亮在哪裡呢?”

“灰姑娘穿得漂亮嗎?”

“這些人裡,哪一個是司馬光呢?”


……

不要一味的自己在那裡讀,還要不斷問孩子問題,讓她在繪畫裡找故事。


4.將書上的內容與現實結合起來

這一頁的動植物,我家寶寶全部都認識。像西瓜、菠蘿、辣椒這些東西,雖然認識了書上的樣子,但是一到超市,我就會指著真正的蔬菜,水果讓她來認。

總之,把書上看到的內容,用現實生活中真實的樣子幫助她加深印象。

我的親子閱讀時光沒有大家那麼長,還在實踐階段,以上四條,是我目前總結的心得體會,希望對大家有用。


我是萌薇,分享讀書 | 手帳 | 設計,有什麼問題可以私信我,我會為你一一解答!


付萌薇


從我家大寶出生後,我就給孩子買了很多繪本,剛開始是布書,後來是洞洞書,再後來是各種各樣的繪本。

最開始,大寶還小的時候,只會用手將書拿到嘴裡啃,隨著孩子的長大,大寶似乎對繪本上的圖畫越來越感興趣,時常自己拿著繪本傻笑。在大寶將近1歲的時候,我才開始陪著大寶閱讀,但是我知道,很多父母在孩子剛出生時就已經開始了閱讀陪伴。

繪本的選擇

在大寶剛對繪本感興趣的那段時間,我只是嘗試給大寶講布書上的內容,大寶聽得津津有味,每次講到高興的地方,他也會隨著繪本里面故事的情節而手舞足蹈。後來,隨著大寶的漸漸長大,我給大寶選擇的繪本類型也越來越多,不僅僅侷限於布書了,會選擇文字很少的繪本書,給大寶講圖片的內容,並引導大寶說出自己的想法。

繪本的閱讀

有些父母陪伴孩子會進入一個誤區:覺得只要將繪本拿給孩子,讓孩子自己看就可以了。其實,這樣的陪伴是無效的。孩子需要更多父母的陪伴,而陪伴孩子閱讀繪本就是一個增進親子關係的方式。

  • 隨著繪本情節而動。孩子天性好動,也對各種好玩有趣的事情感興趣,所以,當給孩子閱讀繪本的時候,父母的表情、動作可以隨著繪本的故事情節而變化,作出各種各樣的動作,表情,讓孩子對繪本產生興趣。

  • 指讀。孩子都有自己的發展規律,當孩子長到一定的階段,會對繪本上的字產生興趣,會要求父母指著繪本上的字念,這時候,父母要抓住孩子的好奇心,給孩子指讀。
  • 角色扮演。當孩子長大後,特別是上幼兒園之後,會對各種各樣的角色扮演感興趣。孩子可能會要求父母扮演繪本上的某個角色,而自己扮演另一個角色。這個時候,父母千萬不要拒絕孩子的要求。

  • 鼓勵孩子開口講故事。試著鼓勵孩子根據繪本的圖片,講出自己看到的,想到的,不但有助於培養孩子的觀察力和想象力,也有利於孩子語言表達的發展。


陪著孩子閱讀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陪伴孩子閱讀的最終目的是不陪伴,讓孩子養成自己閱讀的習慣。所以,在陪伴孩子的道路上,父母需要給予孩子更多的耐心和信心。


【我是"成長為自己",今日頭條育兒專欄作者,希望通過身邊的故事影響你我他,讓我們在養育孩子的道路上,少走一些彎路,歡迎大家關注、點贊、轉發及評論】


成長為自己


您好,感謝你的提問。我是李藥師,同時也是一個三歲多孩子的媽媽。

在親子共讀這件事上,我做到極致。同時孩子也愛上讀書,現在還不認識幾個漢字,但拿起書來讀,有模有樣。

我是怎麼做的呢?


1,堅持閱讀。

我堅持閱讀。在孩子很小的時候,我就在孩子面前樹立了愛閱讀的形象。電視,IPAD,電影幾乎不看,媽媽只愛看書。

剛開始是裝作愛看書,後來真的喜歡上讀書。目前我的閱讀量一週一本。

我女兒的閱讀量一週10本繪本。

2,帶孩子逛書店,去圖書館。

書店,圖書館,這些看書氛圍比較濃厚的地方。帶她去薰陶薰陶。經常給她買書。

3,參加線上讀書打卡社群。叔叔阿姨點贊,看得見。

及時反饋,及時表揚鼓勵。讓她知道讀書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4,家裡有我們自己的閱讀角獨立的書房。

獨立的空間為閱讀提供好的環境。

讀書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你體會到讀書的樂趣了嗎?如果沒有,趕快拿起書本,給孩子做個榜樣,找個地方安放自己的心靈。


李藥師健康管理


分享一點我的小經驗吧,我家寶寶九個月大開始正式讀繪本,現在五歲半,讀書習慣方面現在看還可以。

首先,影響很重要。

一讓孩子覺得書是家庭必需品,讀書是很自然的事情。

這就需要家裡有一定的藏書,起碼不能讓孩子覺得書是陌生的東西,最好是家長自己愛讀書,孩子都是有樣學樣的。

二是在孩子很小的時候,把讀書和其他美好的事情聯繫在一起。比如孩子幾個月大,對親密關係的需求很大,所以不妨把孩子包在懷裡,一起讀同一本書,在他小小的意識裡,讀書=媽媽溫柔的聲音和暖暖的懷抱,可以說,我們給孩子打的讀書底色就非常棒了。

其次,尊重每一本書

有的家長會在給孩子讀書的時候,用自己的語言演繹繪本,竊以為這樣是不可取的。

我們給孩子讀書,一個主要的目的,見識更多的知識更大的世界,習得優美的語言方式。而這兩點,會通過不同的繪本不同的作者,呈現給孩子。如果我們擅自演繹,破壞繪本的原汁原味,等於讀了一百本,孩子習得的還是媽媽的語言,即使是錢鍾書,語言方式也是有侷限的,何況我等呢。所以,原汁原味的甚至是按部就班的把書讀給孩子就好啦。

先講後不講

有的家長會有困惑,如果我們不給孩子演繹繪本,用自己的語言翻譯繪本,孩子不懂怎麼辦?

這個其實也好解決,一是選擇合適的繪本,選擇適合孩子年齡和理解能力的繪本,或者稍稍超出孩子適合年齡和理解能力一點點的,總之把繪本內容控制在孩子最近學習區內。在這個原則下,選擇優美的,孩子感興趣的領域的繪本,讀給孩子孩子會懂的。

還有讀書最好講一個水到渠成,比如我們拿給孩子一本書,這本書需要的知識基礎,在過去已經潛移默化的講給孩子過,而不是在講繪本的過程中,中斷閱讀給孩子大篇幅講解。

比如熊亮的《金剛師》,我們先給孩子講講頑石點頭的典故,給孩子講講五行,給孩子講講蜉蝣,有了這些基礎,孩子再讀《金剛師》,就不用我們逐句分解了。閱讀的整體感很重要的。而先講後不講,既沒有破壞繪本閱讀的整體感,也沒有通過事後的演繹,去影響孩子自己的理解。

這樣既打好了基礎,又給孩子自由發揮空間,可謂事半功倍。

關於家長如何與孩子一起閱讀繪本,就說這麼多,或許以後我們可以繼續聊聊,如何給孩子選繪本。

如果你喜歡我的回答,請關注我,我是繪本大魔王。


繪本大魔王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自古以來,書本里的樂趣妙不可言,記得我們小時候的課外書,就是一些黑白色的小畫冊,當時也是看的津津有味。而現在,繪本的出現,更簡潔的文字描述,更清晰明瞭的畫面,更加吸引的孩子興趣,而跟著爸爸媽媽一起看繪本,更是大多數孩子喜愛的。

和孩子一起閱讀繪本,可以增進親子感情。家長陪孩子,重要的則是做孩子閱讀的引路人。

每天晚上,我和我的女兒諾寶都會有約半個小時的看繪本時間,她一般喜歡窩在我的懷裡,讓我帶她一起看。起初,我只是一遍遍的念給她聽,後來,小傢伙竟然可以給我講述出來故事的大概內容,有時她忘記了該怎麼講,她還會看著那一頁的圖畫去自己任意發揮,用她自己的語言去描述出來,雖然言語前後不搭,有些語句也不通順。但是,意思基本正確,這讓我很驚喜。她最喜的還是一本叫《不管怎樣都愛你》的繪本故事,講述了一個小北極熊和媽媽相親相愛的故事。非常暖心的畫面,諾寶也是最愛這一本。

家長帶孩子閱讀,還可以特別教導孩子認識一些字,這樣增加了他們的識字量。

和諾寶一起閱讀,她也很認真的在看書上的字,例如一些簡單的“上”“媽媽”“小”“兔子”等等,她在學校學的一些,在書本上看到時,她會很驚奇的大叫道“媽媽,這個字我認得,這個字我會讀”。這樣,她會越來越喜歡讀繪本,她覺得是一種享受。這樣,慢慢積累,認識的字也越來越多了,認的字越多,她也會越來越喜歡閱讀。有時候,還讓我當聽眾,她當小家長,讀故事給我聽。

家長帶孩子一起閱讀,可以使雙方共同成長,共同進步。

在帶孩子閱讀的同時,作為家長,我也收穫良多。發現自己的童心更重了,這樣,和孩子溝通時更無障礙。有時,我會和諾寶扮演繪本中的小角色,來表演,這個孩子也特別喜歡。這樣不僅加深了繪本故事印象,也豐富了孩子的玩樂空間。

親子閱讀,讀的是一份心境,讀的是一份感情,讀的更是一份濃濃的愛。


諾心語


我讀了不下1000本繪本,也和孩子讀了很多繪本,真的被這幾年各種多姿多彩的繪本所打動,我將分幾步來回答這個問題。

1、繪本中有幾個故事?

繪本實際上有三個故事,一個是文字的故事,一個是畫面的故事,還有一個是講述人自己的故事。

選擇繪本一般都會選擇文字比較簡單的繪本,文字內容最好是有意味的,雋永的。

畫面的選擇上,最好是色彩鮮豔,有趣生動的畫面。有些繪本畫面比文字的故事還要多。

比如《母雞蘿絲去散步》,文字很簡單,就是講一隻母雞在晚飯去出去散個步,而圖畫卻講了她幾次面臨危險都能意外逃脫。

這就要求家長要和孩子一起發現這個繪本的文字和圖畫分別講了什麼故事。

2、可以讓孩子發現更多細節

繪本的畫面中隱藏著很多細節,

比如《桃花魚婆婆》的圖畫中有很多眼睛,開始的眼睛是代表了潛在的危險,後面的眼睛是一種安全的信號。

還有裡面的小老鼠,到底有多少隻啊?也請小朋友找找看。通過發現細節,小朋友會非常有成就感,有時大人都發現不了的細節,他們都能發現。

3、請小朋友畫一畫

看完繪本之後,小朋友說我也會畫,那就請小朋友大膽去塗鴉,有些故事是開放式結局,這樣小朋友可以畫畫主人公到底哪去了?比如《桃花魚婆婆》中的阿秀婆到底哪去了?這樣小朋友的想象力和參與感都能增強。

想看更多繪本方面的知識,歡迎大家關注我。


莫嘰童書


給孩子買100本繪本,不如這樣給他讀一本

讀書與不讀書,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與人生意義,為了更好的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越來越多的父母選擇了從小為孩子讀繪本。

一本一本的繪本買回家容易,一個一個的公眾號收聽朗讀音頻也很容易,可是,怎麼給孩子讀繪本,還是讓很多父母覺得為難。

照著繪本讀字嗎?二三十元一本的繪本,幾分鐘就讀完了不說,有的繪本“嗯嗯、啊啊”的,還真不好讀。自己發揮嗎?口水話一堆,孩子還不怎麼愛聽,要麼中途走神了,要麼反覆指著書中的某個細節,笑嘻嘻的不讓翻頁。

上海師範大學吳念陽教授說:“假如繪本30元,您只帶孩子讀了文字,沒有欣賞畫面,那麼您只實現了5元的價值,還有25元被您浪費了。”

那要怎樣才讀好繪本,充分發揮繪本的價值呢?我向你推薦《繪本是最好的教科書:跟著兒童心理學家讀繪本》這本書,這裡就有好方法。

這本書的主編吳念陽教授帶領了一支百餘人組成的閱讀推廣隊伍,這支隊伍的主體是上海師大的大學生、碩士和博士研究生,他們在上海的幼兒園和小學裡推廣互動式分享閱讀,這是這支隊伍的第二本成果,他們的第一本成果是《讓孩子愛上閱讀——互動式分享閱讀指導手冊》。

吳教授是一位兒童心理學家,擁有與其他閱讀推廣人不一樣的視角,他更關注繪本對於兒童認知、成長過程的作用,他認為繪本符合兒童的視覺特徵,恰恰是兒童最好的教科書,兒童可以從書中獲得非常豐富的經驗和認知,從而加強對生活的理解。

《繪本是最好的教科書:跟著兒童心理學家讀繪本》這本書共分為了“理念篇”和“實戰篇”兩個部分。

“理念篇”部分主要論證了為什麼繪本是最好的教科書,也介紹瞭如何選擇繪本、如何欣賞繪本、如何進行互動式分享閱讀等,還解答了父母們關於閱讀的常見誤區,比如很多父母認為讀書就是認字,其實對孩子來說,讀圖的意義遠勝於讀字,因為孩子對於視覺圖像更敏感,更喜愛,這也為什麼孩子要讀繪本的原因。對於像“閱讀能提高成績嗎?”等家長們常有的疑惑,吳教授也在書中也給出了自己的回答。

“實戰篇”部分是20本優秀繪本的帶讀案例,這20本優秀繪本根據“親近圖書”、“趣味閱讀”、“親子關係”、“同伴關係”、“童年願望”、“中華傳統文化”六個主題精選出來的。每個案例分別從誰創作了這本書、這本書講的什麼故事、我們為什麼選這本書、我們是如何互動式分享閱讀的、帶讀者手記、繪本活動六個方面進行了介紹。看完這些案例,更能深入體會互動式分享閱讀的方式,家長們完全可以學習過來,用同樣的方式給自己的孩子讀繪本。

接下來我主要介紹一下吳念陽教授提出的互動式分享閱讀。這是一種全新的閱讀模式,和普通的父母朗讀、孩子被動的聽不同,這種閱讀方式更注重孩子在閱讀中的主體性,提倡閱讀時,成人兒童之間隨時互動,兒童與兒童之間自由地分享自己的任何瞬間感受。

具體的說,就是閱讀過程中,父母通過開放式提問引導孩子閱讀繪本,積極的體驗書中人物的感受,揣摩故事發展的方向,閱讀的過程就是互相討論的過程,兒童可以隨時向父母或是夥伴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讀後,兒童可以根據自己的意願以複述、表演、繪畫、寫作等多種形式回顧所閱讀的作品,從而更深刻的理解故事,並從中學到生活經驗。

互動式分享閱讀有很多好處。大量優秀繪本的朗讀,給孩子輸入了標準的語言,鍛鍊了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朗讀過程中的討論,促進了孩子與人交流的能力,同時,也讓他們學會了傾聽;沒有標準答案的約束,孩子們可以自由表達,他們對閱讀的參與感更強,積極性更高,注意力也能保持得更久。

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互動式分享閱讀是怎樣讀繪本的。

媽媽:小熊是不是很高興啊?寶貝:是啊。

這是很多父母給孩子閱讀繪本時常用的提問方式,這種提問方式叫封閉式提問。封閉式提問的答案是唯一的,是有限制的,回答者只能在被限定的範圍內進行回答。

比如這個問題,孩子就只能回答“是”或者“不是”,這樣的回答孩子基本上可以不用動腦筋,對他們來說也就沒有太大的意義。並且,這樣的問題也很容易把天聊死,因為問完之後就沒有下文了。

那開放式提問是什麼呢?

開放式提問的答案是沒有限制的,也不存在標準答案,回答者經過充分的思考,可以給出五花八門的答案。開放式提問最大的作用是要引導孩子觀察現象,激活他們的思維,讓他們積極思考,主動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

比如剛才的問題如果換成開放式提問,就是這樣的:“小熊看起來怎麼樣啊?”孩子就會去看,去思考,小熊現在是什麼表情呢?如果看到小熊在笑,他就會回答,“他很高興。”如果他的詞彙更豐富一些,他還可能說“他很愉快。”,甚至回答“他簡直興奮的快要上天了。”這就是孩子通過觀察,自己體會到故事主人公的感情,同時,也鍛鍊了孩子的語言能力。

開放式問題是不會把天聊死的,因為接下來還可以問孩子,他為什麼這麼高興啊?這就能進一步引發孩子的思考,要麼回憶小熊之前做的事情,要麼思考接下來小熊可能會有的經歷。

一個好問題,是能引導孩子進行主動思考的。在繪本閱讀中,多問開放式問題,就能引導孩子仔細觀察圖片,並且主動思考,從圖片中讀懂故事,那麼繪本中字太少的問題也就迎難而解了。

當然,還要注意,不要給孩子提太有壓力的問題,比如:看到這兒,你有什麼感受啊?這雖是開放式問題,但是難度太大,會讓孩子有壓力,從而影響閱讀興趣。

二、閱讀的過程就是互相討論的過程

既然叫互動式閱讀,那麼互動討論當然是這種閱讀方式最重要的部分。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填鴨式教育在中國教育中都佔著主導地位,仔細想想,在給孩子讀書的過程中,你是否也在進行填鴨式教育呢?

什麼是填鴨式教育?填鴨式教育就是一味的把書本知識灌輸給孩子,只告訴孩子“是什麼”

,而不告訴他們為什麼,孩子學習的過程中動用的最多的是記憶的能力,沒有或很少運用思考的能力。他們就像鴨子一樣被扯著喉嚨灌下了大量的食物,根本來不及咀嚼,就嚥了下去。

填鴨式教育被詬病已久。這樣的教育下,孩子們不能主動思考,只能被動接受,久而久之,他們的思維力得不到訓練,想象力和創造力也都會大打折扣。

看一本繪本,如果全程你只是告訴孩子,這是什麼,那是什麼,雖然整本書看起來豐富多彩,但看完之後,孩子卻只記住了書上有什麼,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與填鴨式教育相對應的是啟發式教育。吳念陽教授的互動式閱讀就充分體現了啟發式教育的精神。

吳念陽教授認為閱讀最好是七、八個孩子在一起進行,閱讀者和孩子之間,孩子和孩子之間,都要進行充分的討論,每個人都要發表自己的意見,可以討論書中人物的感受,討論故事的發展情節,討論閱讀後自己的感受等等。

討論的過程就是思考的過程。只有經過了思考,才能說出自己的意見。

討論的過程也是啟發的過程。一個人的發言,就是對其他人的啟發,可能引來相同的意見,也可能引發不同的意見,在不同的意見中,通過討論,更能加深孩子對繪本的理解。

孩子的討論可能天真童趣,給你無數的驚喜。孩子的討論也可能天馬行空,不知所蹤,沒關係,引導回來就好了,重點是體現孩子閱讀的主體性,讓他們自由的討論,他會理解到更多。

所以,父母如果能邀約幾個孩子一起閱讀,給孩子創造一個有利於討論的環境,閱讀的效果會更好,如果只是在家閱讀,也沒關係,只要在閱讀過程中放低姿態,保持和孩子平等的關係,也可以和孩子一起進行很好的討論。

三、通過各種體驗活動表達閱讀感受

風靡全世界的蒙特梭利教育非常注重孩子學習過程中的體驗活動。創建人瑪利婭·蒙特梭利博士說過這樣一句非常有名的話:“我聽過了,我忘記了;我看見了,我記住了;我做過了,我理解了。”通過大量的教具,蒙特梭利創設了以孩子體驗為主的教育環境。來培養孩子自覺主動的學習和探索精神。

在中國,荀子也在《儒效篇》中說“不聞不若聞之,聞之不若見之,見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學至於行之而止矣”。

可見體驗活動在學習中的重要性。閱讀一本繪本,除了看它本身的故事外,如果能拓展更多的體驗活動,那麼書中的內容自然就能成為孩子生活的經驗,並且內化為孩子認知的一部分。

比如閱讀《雲朵麵包》這本書,如果讀了之後,還能和孩子一起親手做一次麵包,那麼,製做的樂趣、麵包的香味,這些快樂的體驗都會和閱讀的體驗混合在一起,成為孩子美好的記憶。你也可以選擇和孩子一起用紙、用布料,就像作者一樣,剪成小小的傢俱,佈置出一個小小的溫暖的家,那一定是孩子最想要的家。

不同的繪本,可以延伸出各種類型的體驗活動。複述、續編、表演、繪畫、手工等等,都是很好的繪本體驗活動,將繪本改編成舞臺劇,是很受孩子們喜歡的一種方式,現在也有很多藝術家在這麼做,如果條件允許,可以陪孩子去藝術中心觀看繪本舞臺劇。

如果每一本繪本,都能這樣和孩子一起讀,那麼30元的繪本能讀出300元的價值,甚至毫不誇張地說,孩子獲得的閱讀體驗與生活經驗,是無價的。

美國圖書館學會倡議“從出生就閱讀”(born to read)日本提倡“親子閱讀”運動,要求父母每天最少陪伴孩子看書20分鐘。越早讓孩子養成讀書的習慣,就能越早的向他們注入生命的養分。

孩子是一顆種子,需要精心的澆灌;生命是一種體驗,需要用心去感受。父母能做的,就是打開一本好繪本,陪孩子一起閱讀,用最優質的親子閱讀時光,為孩子打開這個精彩的世界,體驗更豐富的人生。

人生很長,也許小時候讀過的書,孩子最終都會忘記,但書中的精髓,讀書的感受,終將進入孩子的靈魂,成為孩子成長的力量,支持他們面對生命的挑戰。


一諾的島


繪本,就是繪畫出來的書,通俗的說就是圖畫書。專家一致認為:繪本是最適合孩子閱讀的圖書。然而做為家長應該怎樣陪孩子讀繪本呢?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家長首先要引導孩子愛上閱讀繪本。兩歲之前的幼兒,不用識字,在書本上看到什麼就是什麼,將語言情景化,營造一種代入感,從而引起孩子的興趣。兩歲以上到學齡兒童可以讓孩子自己選擇繪本,不要老給孩子讀一本書,從而使孩子產生排斥心理。

閱讀不僅僅是讀繪本,還可以融與生活,比如超市的海報、商品的標籤,廣場上的宣傳欄都可以是很好的教材,讓孩子享受閱讀的快樂,從而愛上繪本。


悅爾怡嘉


回答這個問題前,瀏覽了一下很多人對這個問題的回答,其實還是有這些問題:

“一個繪本通常就十幾頁,兩下就翻完了,還能怎麼讀?”

“讀繪本的方法知道了很多,到底該怎麼具體來用呢?”

今天的我的回答,具體結合一本書,詳細舉例教給你3種好辦法:

在這之前,請重新認識一下繪本的價值:

繪本研究領域,有一個公式:繪本 = 圖畫 × 文字。

彭懿老師說過:“一本圖畫書至少包含三個故事:第一個是文字講述的故事,第二個是圖畫講述的故事,第三個是文字與圖畫相結合而產生的故事。”


家長如何帶孩子讀出一個好繪本的三重價值呢?

1、細緻讀圖法

圖片摘自《偷偷看裡面-農場》

我們大人一般就匆匆掃一眼,看到:房屋、小雞、太陽、草地就算讀完了。

如果你能帶著發現的眼光認真讀圖,並描述給孩子聽:那就可以描繪出這個“靜中有動”的農場圖景:

太陽慢慢升起,陽光向四周灑去;

大雁扇著翅膀飛翔;炊煙裊裊隨風而起;

花朵正一點點綻放開來;

樹葉、青草、甚至是草垛上的乾草也在隨風搖曳;

公雞昂起頭翹著尾巴,“喔喔”鳴叫迎接新一天;

母雞走來走去,頭一點一點地吃著食物。

這裡還有一個令人發笑的細節,你注意到了嗎?

有隻母雞正在和蚯蚓拔河!可想而知,那蚯蚓也在拼命往地下鑽呢,你瞧它直挺挺的身體,繃得有多緊!

繪本的精華在於細節,如果你能發現書中越多的細節,就會越喜歡這本書。所以,家長不妨帶著孩子去發現吧!看圖描述,你一句我一句,給孩子更豐富的語言啟蒙。

細緻讀圖法,對孩子的發現、觀察、審美能力都是很好的鍛鍊。

二、繪畫創作

下面是幾位小讀者參照《偷偷看裡面-動物園》的一幅圖,發散思維畫的畫,可以看出,這些圖畫的構圖、配色水平,遠遠超出了同齡小朋友。

欣賞繪本,其實就是在欣賞一本精美的畫冊,長期堅持下來,孩子的審美能力及藝術鑑賞能力也會得以提升。


三、分解文字法

書上只有短短几句話:春天到了,農場裡迎來了許多新生命。猜猜都有誰?

充滿活力的小羊羔!

小羊和媽媽生活在草場,蹦蹦跳跳,自由自在。

咩!

千萬別小瞧這幾句話,短短30幾個字,包含著下面10層意思:

這是什麼季節?——春天(季節)

發生了什麼事?——農場裡有新生命,有小動物出生了!(生命教育、愛的教育)

什麼小動物呀?——小羊羔(動物認知)

小羊羔是什麼樣的?——白色的,小小的(結合圖),充滿活力的(顏色、大小對比、性格特色)

小羊和誰住在一起?——媽媽(人際關係認知、親情感)

它們住在哪裡呀?——草場,就是種著青草的地方(認知)

小羊開心嗎?——開心(情緒)

為什麼開心?——它和媽媽在一起,自由自在(親情感、自由觀念)

它開心了是什麼樣的呀?——蹦蹦跳跳(情緒的表達)

小羊的叫聲是什麼樣的?——“咩”(對事物更加立體、全面的認知)

……

在讀文字的時候,我們可以把很多句子拆分成了問句,無論是你問孩子,或是孩子問你都可以。一問一答,一問一答,對的肯定,錯的大家一起討論求解。親子關係在循環往復的問答互動中,也會增進許多。


當然,還有很多人推薦“角色扮演”的方法來讀繪本、用“實驗、實踐”的方法來學習科普繪本,這些都是需要父母和孩子更多的投入進去,去體驗,實踐,把繪本讀出更豐富的意味。


一本圖畫書至少包含三個故事:

第一個是文字講述的故事,

第二個是圖畫講述的故事,

第三個是文字與圖畫相結合而產生的故事。”

希望家長也能帶著孩子,去體驗,實踐,把繪本讀出更豐富的意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