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車買四驅,對安全的提升大嗎?

多年前,車企巨頭們通過對汽車事故的調查發現:車速在80-100km/h發生的傷亡事故中,約40%與汽車側滑有關,當車速超過160km/h時,相關性幾乎是100%。與此同時,他們也在宣傳四驅系統能夠有效防止汽車側滑,大幅提升汽車安全。私家車主們在不知不覺間,對四驅抱有天真的信仰,覺得有了四驅就有了保障。

真的如此嗎?要明白其中的機理,首先得弄明白汽車為什麼會側滑。

家用車買四驅,對安全的提升大嗎?

為什麼汽車會側滑?

行駛的汽車因制動、轉動慣性和其他原因,引發某一軸的車輪或兩軸的車輪出現橫向移動(即向側面發生甩動)的現象,稱為側滑。側滑又分四輪側滑、前輪側滑、後輪側滑。

高速行駛中猛打方向盤,急速駛入積水灘,轉向時猛踩剎車……這些動作都可能引發汽車側滑。

產生這些現象的原因,是車胎所受的推動力超過了車胎附著力。

什麼是車胎附著力?

它指的是路面對輪胎切向反作用力的極限值,即車胎保持滾動狀態的摩擦力最大值(超過這個值,車胎就打滑),大小是車胎對路面垂直壓力與路面附著係數的乘積。

所以,只要車重和路況不變,一輛車的路面附著力是不變的。

在車輛轉向時,車胎會受到兩個方向的推動力:發動機提供的縱向驅動力,汽車轉向時產生的側向離心力。這兩個力產生的合力超過了車胎的附著力,汽車就會側滑。汽車轉向時,前輪側滑,就是推頭,後輪側滑,就是甩尾。看過頭文字D嗎?漂移其實就是四輪側滑,只是賽車手用技巧把這種狀態變成了可控的。

家用車買四驅,對安全的提升大嗎?

為什麼四驅車比兩驅相對安全?

假設,一輛前驅車兩個前輪的路面附著力加起來是100N,而發動機的動力是200N,這時你一腳地板油下去,前輪就可能打滑了。但如果換成四驅,四個輪胎平分動力,每個車胎承受的驅動力是50N,遠小於車胎附著力。

並且,附著力不變的情況下,兩驅車最高輸出100N的動力,四驅可以輸出200N,牽引力更大,汽車的循跡性就更好,也就是開得更穩。

家用車買四驅,對安全的提升大嗎?

另外,四驅系統的研發核心是扭矩分配控制技術。

顧名思義,它的作用是實現軸間扭矩分配的精確控制。通過傳感器判斷,汽車轉向不足時(推頭),通過差速器將動力更多地輸送給後軸外側車輪;汽車轉向過度時(甩尾),更多地輸送給前軸內側車輪。以此矯正車身的擺動偏差。

比如奧迪Quattro,他的部分車型採用了託森差速器,平時前後軸動力分配為2:3,需要時,前軸可以獲得7成的動力,後軸可以獲得近9成的動力。

家用車買四驅,對安全的提升大嗎?

所以,四驅車比兩驅車相對安全。

為什麼說相對安全?

因為四驅系統只能控制扭矩的分配,無法控制離心力。

當汽車橫擺角速度過大(猛打方向盤),產生的離心力超過了車胎的橫向附著力,即使汽車驅動力不太大,也依然會側滑。更何況,只要不超速,不急轉,不論是兩驅還是四驅,側滑的可能性都極低。

還有一個更關鍵的不可控因素,就是路面附著係數。

家用車買四驅,對安全的提升大嗎?

不同的車胎在不同的路面上,附著係數差異很大。比如:乾燥的混凝土路面上,車速不超過48km/h,路面附著係數是0.8-1.0;潮溼的冰路面上,車速超過48km/h,路面附著係數是0.05-0.10。

可以看到在冰雪路面上,汽車附著力是很小的,不大的一腳油門,都可能導致車胎打滑,柔和的轉彎,也可能會發生滑行,此時什麼四驅系統都不如雪地胎和防滑鏈實在,因為它們能翻倍提升附著係數。

在雨天也一樣,剛開始下雨時,雨水與路面塵土混合成粘稠液體,使得路面附著性能降低到與冰雪路面差不多。這時候,四驅系統跟兩驅一樣憋屈。比如,不小心急駛入路面的積水層,不管是兩驅還是四驅,都會失控打滑,而四驅一旦打滑,來的會比兩驅更猛,因為兩驅只有兩個輪有動力,而四驅是四個輪全在打轉。

家用車買四驅,對安全的提升大嗎?

以上,對於家用車安全來說,四驅真有那麼必要嗎?

車企只告訴你,80-100公里時速的傷亡事故中,有4成跟汽車側滑相關,但他不會告訴你,其中有多少是路況和天氣引發的,有多少是酒駕和超速造成的,又有多少壓根不是私家車……

對於追求極限運動,常在雪地沙漠沼澤中出沒的車主,買四驅是很管用的,但對於只是上班買菜,週末郊遊的家用車來說,四驅對安全的提升是很有限的,它所起的作用遠不如一套好的輪胎。與其花幾萬塊買個擺設,不如買本幾十塊的安全手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