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磊的《狗眼看人心》不够深刻,好的现实电影应该是什么样?

黄磊的《狗眼看人心》不够深刻,好的现实电影应该是什么样?

狗以忠诚、勇敢和温顺的特点,让很多导演扎堆拍成电影,成为触动观众情感的一方灵药。

狗是每天陪伴在身边的朋友、亲人,久而久之,人与狗之间的感情也愈加深刻。 因此,在电影市场上,与狗有关的电影也越来越多。从最早的《101斑点狗》到《忠犬八公的故事》、《导盲犬小Q》、《爱犬的奇迹》等,这一类型的影片,很容易能够引起观众的关注,让观众动容。

在这类电影中,有些是单以萌宠形象,表示狗一生的伟大。还有一些电影,其实是在揭露现实生活的一面,电影《狗眼看人心》就是一部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

这部具有现实主义的电影,并不只是讲“狗”的故事,其实讲述的是一桩因“狗咬狗”引发的连锁故事,黄磊饰演的余峰一家的小狗妮蔻,为了救主人被隔壁藏獒咬成重伤,有权有势的藏獒主人却对余峰一家百般刁难。面对种种不公,余峰不再忍气吞声,发誓要为小狗讨回公道。

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忠犬救下主人,主人为自己的狗维权,是一段逐渐看清人心与现实的路。对于黄磊饰演的余峰一家人来说,狗不仅仅是自己养的宠物,更是家人。而在,为它讨回公道的过程中,却也是百般无奈,由此,给观众不得不去对家庭、与社会进行重新的定位和思考。

电影里有句台词刚好应景:这并不是狗咬狗的事儿!狗生不易,人生更不容易。人与狗之间,人与人之间,人心与现实之间,电影都想这些支点全部连在一起,想法是非常不错的。

黄磊的《狗眼看人心》不够深刻,好的现实电影应该是什么样?

这部电影除了以“狗”为背景的现实题材以外,另一个特色就在于演员的选取上,电影集结了实力派演员黄磊、闫妮,以及女神汤唯、韩童生、崔新琴等老戏骨。可见,导演对于这部电影的用心之处。

谈及这部电影的剧情,黄磊坦言:“‘狗咬狗’的一件小事,却慢慢演变成了‘人和人’的斗争,剧本的设计很有趣。”闫妮则表示:“里面的每个人物都在生活中能看到。”而此次友情客串的汤唯,则用“时间太短”来表达拍摄时的感受。

《狗眼看人心》用电影发声,问责现实生活中的不文明现象,带有中国式思考,无形中增强部分人们的社会责任意识和维权意识。

其实,这部电影取材于发生在黄磊一家身上。多年前的黄磊,家中也有一只名唤“乖乖”的小土狗,却为了保护主人黄磊和女儿多多,与突袭猎犬发生撕扯,最终命丧“毒口”。

当然,这类事件也并非个别案例。近年来,恶犬伤人事件一波接着一波,只是,我们对此类事件关注度并不高。因此,这部电影本来考虑的是接地气的方向,然后,在剧情上却有些薄弱,导致更像是生活上各种琐碎事件,让演员们用夸张的台词,变成一个个闹剧。

黄磊的《狗眼看人心》不够深刻,好的现实电影应该是什么样?

闫妮饰演的亮亮本来承担的是一个比较泼辣的形象,能够在老余退缩之时,及时出面,后面却转向妥协的人物性格,应该是导演给电影增加的前后对比反差,但这种想法并没有很好的托起来,亮亮频频爆出的金句,有些和生活脱节,每到入心的时候,一下拉回台面。黄磊饰演的余峰则有点用力过猛,在和隔壁老太太为了妮蔻在一系列的争执时,把无厘头表现得尤为突出。

电影前半段还算可以,一直在映射现实里试探前行,后半段却有新增不少主旨,本来是为狗维权的故事,逐渐变为婚姻家庭的维系,突然而来的温情让人感觉剧情趋向于散乱,讽刺性的意义已经脱节。

电影在人与人之间,也是有所隐喻的。高贵人其实不“高贵”,文明人其实不“文明”。两个重要讽刺的点在电影中并道而行,在人性的黑暗面里,却是凸显生活的真相。

权贵人士的仗势欺人,一直是电影中最重要的矛盾,也是电影要讨伐的一个方向。而对于中层阶级来说,则是不堪一击的虚伪浮华。

这部电影无论如何,还是有值得赞赏的点,其大胆选用的题材和其中的讽刺,还是能对当前社会带来一定的价值和意义的。

关于现实题材的电影,国内已有不少,包括陈可辛导演的《亲爱的》,还有之前大火的《我不是药神》,都堪称教科书级的现实电影,除了其剧本好外,主要还是因为影片的细节处理得比较精致,在每一场戏中都有用心的设计,揣摩真实的人物,按照更加完善的故事体系进行,在起承转合中,直达观众心里的柔软之地。

黄磊的《狗眼看人心》不够深刻,好的现实电影应该是什么样?

再谈下电影想呈现的讽刺意义,之前获过多个大奖的《三块广告牌》也是一部借用维权的讽刺之作,不过这部电影在替弱势群体发声时,却一直按照正确的路线推动故事在走,贴近真实,引起不小的轰动。《狗眼看人心》从人物性格和剧情上没有达到应该有的效果,过于浮夸和杂乱,让讽刺只流露于表面。

现实意义的电影并不会那么容易成功,那个让人有所反省又能引导社会前进的触角,才是观众真正期待和想看到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