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列艦和航空母艦的原理是什麼?戰列艦為什麼退出歷史舞臺?

大鬧一場最後離去


航母和戰列艦的原理?不都是浮在海面上的武器火力輸出地嗎?戰列艦依靠大口徑火炮進行炮擊,核航母則是依靠起飛艦載機進行遠程打擊,如果要說他們共同的原理的話無非也就是一個海上作戰平臺,不過搭載的武器不一樣而已。而戰列艦和航母分分別是兩個時代的霸主,在太平洋戰爭之前戰列艦海戰當中的絕對霸主,太平洋戰爭之後航母替代戰列艦的地位成為海戰當中的絕對霸主。至於說為什麼戰列艦會退出歷史舞臺,和航母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其實不僅僅是戰列艦被航母趕下歷史舞臺,準確的說應該是以大口徑火炮為核心的水面戰艦都被航母趕下了歷史舞臺,而戰列艦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隨著火炮技術的發展,戰列艦火炮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主炮口徑越來越大,射程越來越遠,從最初的5公里以內炮擊升到5公里以上至10公里以內,而隨後又將射程提高到10公里以上,而這樣的遠距離炮擊帶來的動能穿甲傷害是非常大的,因為超過10公里,其彈道就是一個很大的弧度,這時候炮彈並不是從水平方向攻擊過來而是從天頂方向打下來,灌頂攻擊是的傷害是最大的。


而飛機發動機技術在20世紀30年代也迅猛發展,發動機的功率越來越大,機身結構強度也越來越足,使得飛機可以攜帶的重量大的炸彈,而飛機從天頂方向上的攻擊不僅難攔截,而且傷害也大。而且最要命的是它可以掛載魚雷,相比於驅逐艦這個魚雷發射平臺,飛機這個平臺比驅逐艦速度要快,而且活動範圍更廣。而根據二戰來看沉沒的戰艦70%是受到水線下的攻擊而沉沒。所以飛機這個搭載平臺替代了火藥燃燒的化學能將武器投送到百里之外。所以喪失了遠程作戰能力的口徑火炮戰艦也就失去存在了意義。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我不談原理,我只告訴你,

二戰時期一艘合格的戰列艦可以造三艘以上的航母。

其二,戰列艦加偵查水上飛機,他的視野也只有幾百公里,他的攻擊距離也只有20公里內。而航母在二戰時期,一架魚雷攻擊機和俯衝轟炸機得作戰半徑在800公里以上。而水線一下好的甲板上得裝甲是遠遠無法對抗航空炸彈和機載魚雷的。另外,一次攻擊即使所有戰術攻擊機編隊全部損失,代價也比一艘戰列艦的代價小百倍。二戰時一艘戰列艦至少數千人在操作。而一個艦載機戰鬥編隊也就幾十人。

這就是戰列艦被航母淘汰原因。戰列艦是用來海上決戰的,而航母也是。那麼問題來了。你要用便宜代價小的還是用貴的,代價大的。


紅豬的翅膀


這裡我不理解你說的原理是什麼意思,但是曉偉可以分別給你介紹一下這兩型裝備。

1.戰列艦,戰列艦是的一種以大口徑火炮為主要武器,以非常厚的裝甲為防禦力的大型軍艦,通常可以單獨作戰也可以編隊作戰,主要用於海上進攻,是航空母艦出世之前的海軍主戰裝備。

2.航母,航空母艦起源於英國,當時的英國拿一艘民船改裝成了航母,而首艘按照航母標準設計的軍艦是日本建造的,比英國快了一點點。航空母艦是以艦載機為主要武器的裝備,主要是利用了艦載機的速度和作戰半徑的優勢,使得航母無論是以前還是現在,對海上驅護艦編隊有吊打的能力。

並且而且航母艦載機有成本優勢,就拿現在來說一架艦載機的成本在5000萬美元左右,而一艘驅逐艦例如052D單價約6億美元,一艘軍艦要擊落10多架才夠本,所以用艦載機攻擊軍艦是穩賺不賠的買賣。

戰列艦被淘汰有以下歷史原因,第一點,航母替代戰列艦成為海軍裝備的核心。第二點,技術性問題,戰列艦一味的追求大口徑火炮和更厚的裝甲這個是死路,大和號被擊沉就證明了再厚的裝甲也沒什麼吊用。第三點,經濟性問題,以前的巨型戰列艦的造價可是比航母更高,但是交換比太低。

我就總結這三點,歡迎補充。



李曉偉


1.戰列艦:”大炮鉅艦”是核心思維,從風帆艦時代,用炮火的數量,射程以及火力,來決定戰鬥的能力。電影《加勒比海盜》中就生動的描繪出,風帆時代的戰列艦戰鬥場景。進入上個世紀,蒸汽機帶動工業革命,風帆戰艦退出舞臺,鐵甲艦登上歷史舞臺,但核心思想沒有變,火炮的口徑和射程越來越大,越來越遠。電影《父輩的旗幟》、《硫磺島》、《大和號的男人們》都有鐵甲戰列艦戰鬥的縮影!

2.航空母艦:“超視距遠程打擊”是核心思維,世界上第一次航空母艦對決是,珊瑚海海戰,最大的一次航母對決,是馬里亞納海戰。在廣袤的太平洋上,還有中途島海戰,珍珠港海戰,這些都是以航母為戰鬥核心的大海戰。《永遠的零》,《珍珠港》,《虎虎虎》等電影都山生動刻畫並還原戰爭的過程,也描繪出航母的戰鬥作用。航空母艦的戰鬥力,源自艦載機的數量和飛行員的素質,以及戰鬥編程和指揮。

3.航空母艦的出現,必然決定戰列艦退出歷史舞臺:沒有制空權就沒有制海權,用菲律賓戰役舉例,美國哈爾西將軍的航母艦隊,在消滅日本小澤治三郎將軍的航母艦隊後,菲律賓海域的制空權完全由美國掌控,那麼武藏,大和號這些當時世界上噸位最大的戰列艦,完全成為海上的活靶子,只有沉沒這一個結局。


馬寧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戰列艦是大艦巨炮思想下的產物,最大特點就是火炮多口徑大,裝甲厚!又叫海上的移動炮臺,從一戰到二戰中期戰列艦都是海上的主力,戰列艦的作戰方式也簡單粗暴,排成一列對射,誰的裝甲厚 火炮口徑大誰就佔上風,所以戰列艦越造越大。

航空母艦是以艦載機為攻擊武器的海上艦艇,航母一般不直接進入作戰水域,只需要到達艦載機的飛行航程以內就行,否則會變成活靶子被擊沉,航母是移動機場 遠洋作戰平臺,所以航母不可以離海岸太近否則會被岸基導彈火箭彈擊中!

當以航母艦載機為主要進攻武器的海上作戰方式發展起來後,戰列艦的末日也隨之到來,面對靈活的艦載機,戰列艦就好像年邁的老黃牛一樣 靈活性差,操作複雜,變成海上活靶子,戰列艦的優勢變成了劣勢,所以大艦巨炮慢慢被淘汰。


解碼軍武


戰列艦是船上裝大炮轟,航母是裝飛機,用飛機老遠遠的進行轟炸。

航母時代,大船小船還沒航母,就被艦載機炸了個一塌糊塗。

造條軍艦挺花錢的,所以戰列艦隻好退休了。

其實,戰列艦和航母都是攻擊手段單一的艦型,淘汰是早晚的事情。

以後發展都是綜合型艦艇,打得遠,能捱揍的。

隨著技術發展,人的思維意思也在變化,就像戰列艦和航母,將來它們的狀況也會發生變化。


虎王73699653


原理?

如何理解?

我能說船舶之所以叫做船舶,是利用了浮力原理嗎?



吃甜筒的樹懶


戰列艦是大口徑火炮 重裝甲噸位較大 戰時排成一列 與敵艦對轟 航母是一種以艦載機為作戰武器的大型水面艦艇 可以供艦載機起飛和降落 海軍航空兵與艦艦導彈 這兩者的先後出現 搭配上遠程雷達 那些戰列艦面臨這致命的空中威脅 生存都成問題 戰列艦隻能步入淘汰的行列了


FGLXYL85


戰列艦就是海上的坦克,大口徑火炮作為攻擊武器,厚實的裝甲作為防禦。

航空母艦就是海上的機場,靠飛機作為主要的攻擊防禦手段。

航母出現後,海上交戰都是超視距交戰,戰列艦的大炮成了擺設,在飛機的航空炸彈和魚雷攻擊下,戰列艦的厚裝甲也沒用了。而造價戰列艦和航母差不多(二戰時),戰列艦就消失了


用戶3849695237673


船的原理?炮的原理?飛機的原理?炸彈的原理?內燃機的原理?不懂啊,不懂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