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爱不爱你,都藏在细节里

《少年说》里,一位无锡小男孩呼吁大家善待每一个送外卖的人:

“我的妈妈是一位外卖员。

她每天起早贪黑,风吹日晒都没能阻止她的步伐。但还是有很多人不尊重这份职业,有时还会莫名其妙给差评,甚至无理取闹。

我希望大家都能给像我妈妈一样的人多一些善意,因为当你打开门的那一瞬间,看见的也有可能是我爸爸捧在手里的小公主。”


孩子爱不爱你,都藏在细节里


图片来源《少年说》

台下的母亲,泪流满面。

身边的同事看完这则视频,忍不住的感叹:好暖的小朋友!

为人父母,最欣慰的莫过于有这样一位懂得心疼自己的孩子了吧。

养育孩子,不单单要让他享受被爱的感觉,还有一件事同样重要——教他们学会如何去爱别人。


爱需要教吗?

有人总相信,孩子小,不需要父母怎么教,以后他们就懂了。但是很多时候,爱孩子爱的越多越满,最后回报的爱却极其有限。

我们常常忽略了,父母爱孩子是本能,怎么爱才是大问题。

我有个朋友,孩子5岁了,有一天带孩子出去看电影,等电影开场的时候,给孩子买了一桶爆米花,朋友开玩笑说也想吃,孩子却不肯。

朋友故意拿出来几颗吃,没想到孩子却大发脾气,非让妈妈把爆米花吐出来不可。


孩子爱不爱你,都藏在细节里


朋友跟我抱怨的时候,我告诉她:你最不能怪的就是孩子。

每个孩子从出生之后,所有的生活技能、生活方式、人生观、价值观,对待身边人的态度,其实都是跟父母学习的。

他不懂去爱父母,不是天生的,而是父母没有教过。

很多孩子从小在家都是被爱的角色,爱人这件事,对他们来说太陌生了。


中国的父母,对孩子的孝顺感恩都有着偏执,但我更愿意将其理解成孩子爱的能力。

爱的能力包括爱人和被爱的能力,心理学家佩塞施基安将这种能力称为第一能力。

这种能力,需要父母的言传身教,但也需要培养。

我认识一位妈妈,儿子从小学开始,一直承担起了一个“小男子汉”的作用,能帮着她做家务,初中的时候,自己会热饭,家里的重活累活,他舍不得妈妈一个人做,每次主动帮忙。

别人问他:怎么你的孩子那么知道疼人呢?

她很坦诚地说:“让孩子知道你也需要他。”


孩子爱不爱你,都藏在细节里


很多父母,都忘记了自己也是需要被爱的人。

我曾经看过一则漫画,一位妈妈每次吃鱼的时候,总是把鱼肉剔给儿子吃,而她自己只吃鱼头,等到孩子长大后,孩子还是习惯地把鱼头留给妈妈吃,说:“妈妈爱吃鱼头,我从小就知道。”

可是妈妈并不开心,因为她根本不爱吃鱼头。

很多妈妈为了孩子,很伟大,佯装强大,从来不让孩子看到自己真正的需要,最后委屈了自己。

与其如此,还不如直接告诉孩子,妈妈也会累,也会心情不好,也需要你的拥抱和爱。


心理学家温尼科特曾说过:你如果想让小婴儿最终发育成既健康独立又合群的成年人,你就一定要给他一个好的开始,这个好的开始就存在于你和宝宝天然的亲情关联当中,这种关键就是“爱”。

孩子对父母的爱,往往就存在于生活的细节里,至于会不会爱,还得看父母怎么教。

▷教孩子关心他人的感受

陈鹤琴在《教小孩爱人》中提到:孩子生来是不晓得关心别人的。做父母的,应当好好的训练孩子,使他知道顾己顾人之道。

比如爷爷奶奶睡觉的时候,你可以告诉孩子:你不要打扰,否则他们会很难受,这样告诉孩子,他会懂得,别人睡觉时,自己应该小心翼翼,轻手轻脚。

▷让孩子在家多做点事情

大多数的父母都小看了家务对一个孩子的影响。

蒙台梭利说,如果我们必须拟定一项育儿原则的话,那么第一个原则就是必须让孩子参与到我们的生活中来。而生活,很多时候就是柴米油盐。

心理学家通过研究表明,从小做家务的孩子更具有独立能力,也更能体谅和理解父母。

不妨先让孩子对自己的事情负责,比如自己收拾书包、玩具、独立吃饭、穿衣等等,再慢慢扩展,比如扫地擦桌子,既培养了孩子的家庭责任感,也会更懂得承担。

▷给孩子付出爱的机会

有些父母,看见小孩帮忙做事,要不嫌他做不好,要不嫌他做得太慢,就不让做,孩子倒杯水,就怕他洒出来、烫着了。

父母几乎是下意识地剥夺了孩子爱的机会。

实际上,我们不仅不该剥夺孩子爱的机会,更应该制造机会,让孩子来关心我们,比如:

妈妈拎不动这么多东西,你能帮我一下吗?

爸爸上班好累,宝贝帮我拿双拖鞋好不好?

这样,孩子会在心疼父母的同时,意识到自己的重要性,爱的能力也越来越强。

中国的家庭,父母与子女的爱很多都是单向的,父母无私地付出,孩子心安理得地接受。

但现实是,爱应该是双向车道。在好好爱你的孩子的同时,千万别忘了教他也要好好爱你。

孩子爱不爱你,都藏在细节里

作者|钱志亮,北京师范大学名师。86级毕业留校,1994年留学归国,博士学历。研究方向为儿童发展问题咨询、特殊需要儿童教育。微信公众号:钱志亮工作室(ID:qzlgzs)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