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原縣紀委充分運用監督執紀“第一種形態”治未病

三原縣紀委監委堅持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堅持抓早抓小、防微杜漸,築牢監督拒腐防變“第一道防線”,堅持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積極踐行監督執紀“第一種形態”,讓咬耳扯袖、紅臉出汗成為常態,切實做到早警醒、早預防、早糾正。

縣紀委不斷建立健全運用第一種形態的工作機制,先後制定下發了《關於進一步規範談話函詢及容錯糾錯工作的通知》、《關於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準確運用監督執紀“第一種形態”的通知》,從處置的提請、編號、審批、主辦、存檔等方面進一步明確相關的要求和規定,細化了談話函詢操作流程,規範談話提醒、批評教育、責令檢查、誡勉談話使用情形及處置報告;強化全縣各級黨組織的主體責任,督促縣級部門黨組對系統內黨員幹部存在的苗頭性問題進行提醒幫助或批評教育,強化對黨員幹部進行教育、管理、監督。同時注重從信訪舉報、監督檢查、執紀審查、巡視巡察和初核工作等渠道排查發現黨員幹部存在的苗頭性、傾向性以及內容籠統模糊、不具體、不具可查性的問題線索,區別不同情形綜合運用教育提醒、批評誡勉、督促糾正等形式進行教育監督,堅持做到“應談則談”“應詢盡詢”不遺漏。為防止談話函詢一談了之、一函了之,縣紀委注重做好談話函詢的“後半篇文章”,注重完善後續跟進工作,及時督促被談話人限期整改並作出深刻檢查,同時對整改落實情況進行不定期檢查和“回頭看”,確保組織處理有“下文”,落實整改有“迴音”。

“監督執紀‘第一種形態’的運用,及時給那些犯了小錯誤、存在小問題的同志敲了警鐘,注入了‘清醒劑’,防‘小病’之微,杜‘大病’之漸,防止他們在錯誤的方向上越走越遠、越陷越深”。縣紀委監委相關負責同志表示。今年1-4月份,全縣共運用監督執紀“第一種形態”處置158人次。

(三原縣紀委 楊豔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