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吳少將曾是“三害”之一,回頭報國卻反被同僚害死

東吳少將曾是“三害”之一,回頭報國卻反被同僚害死

翻開厚重的史書,品讀一個個歷史故事,我們彷彿與古人有了一場穿越時間的相遇。

然而,有時候這場相遇也不是那麼完美,因為我們往往只是匆匆一眼,便以為自己看盡了古人的一生。下面我們要說的,就是一個未完待續的故事。

一,除三害

《世說新語》裡有一則故事是這麼記載的:

從前有個叫周處的人,還未到弱冠之年便已經成為鄉里人見人恨的惡霸,偏偏這個周處還力大無窮,平常人都不是他的對手,因此鄉鄰們將周處和林中的猛虎還有水中的蛟龍一起併為“三害”。

後來,有個聰明人慫恿周處去殺虎斬蛟,希望“三害”可以同歸於盡。周處殺了猛虎,又和惡蛟在水裡搏鬥了三日三夜,鄉里人見周處一直沒有回來,以為“三害”都死了,大夥開心地舉辦了一個盛大的聯歡來慶祝。

東吳少將曾是“三害”之一,回頭報國卻反被同僚害死

誰知道恰巧這時候周處殺死蛟龍回來了,雙方相見之下,場面真是無比尷尬。周處這才知道原來自己這麼招人恨,於是下定決心要改過自新,棄惡從善。

從此後,周處發奮圖強,用功讀書,又注重品行修養,成為了一位文武兼備,誠信忠義的好兒郎。一年後,周處的美名漸漸傳揚開來,州府都爭相想要周處到自己這裡來工作。

這就是周處除三害的故事。不少朋友和周處的相遇到此便告一段落,而周處也因此成為了許多人心裡“浪子回頭金不換”的代言人。

然而今天我想說,其實周處的故事並沒有結束,讓我們一起往下看吧。

二,懟同僚

時光如白駒過隙,曾經殺虎斬蛟的少年英雄轉眼間已成為三國東吳的都督,歷史風雲瞬息萬變,吳主孫皓無道,讓王渾領兵飲馬長江滅了東吳,再後來,三分天下都歸了晉朝。

東吳少將曾是“三害”之一,回頭報國卻反被同僚害死

王渾滅吳後,將吳國舊臣都叫到建業宮來喝酒。觥籌交錯之際,王渾突然問道:“各位都是亡國之人,不知你們有沒有憂傷呢?”

這句話裡暗藏殺機,吳國舊臣面面相覷,誰都不能回答,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能像蜀國的劉禪那樣說出“此間樂,不思蜀”這樣的話來的。

可這時,周處卻對王渾說:“當年天下三分,魏國先亡,而後才是吳蜀,要說亡國的憂傷,那憂傷的人可多了”。

王渾讓周處回懟的啞口無言,但這樣一來周處的人際關係可危險了,再加上週處這個直來直去的脾氣,結果是人還未到洛陽已經得罪了好些新同事了。

三,戰沙場

周處轉仕晉朝後,當上了御史中丞,凡是違法犯罪的人,周處不管對方是王孫公子還是豪門鉅富,都是一樣的彈劾,就連梁王司馬肜違法,周處也是一樣嚴格地依法辦事。

東吳少將曾是“三害”之一,回頭報國卻反被同僚害死

這樣的做法得罪的朝臣自然不少,於是,在氐人齊萬年反叛時,朝中大臣便提議讓周處去平叛。

好在伏波將軍孫秀尚有憐憫之心,知道周處去平叛必然凶多吉少,於是告訴周處說:“你家中有年邁的母親,你不如以此為由辭掉這件事”。

周處說:“忠孝不能兩全,現在正是我報效國家的時候”,堅持帶兵去了前線。

敵軍齊萬年聽說來的人是周處後說:“周處如果一個人單獨來,那必定勢不可擋,但他如果是作為別人的部屬,就不是我們的對手了。”

偏偏周處就是作為別人的部屬,而且他這個頂頭上司,還是與他有舊怨的徵西大將軍司馬肜。

周處知道自己必死,可他又認為既食君祿便當盡臣節,於是抱著必死的決心去了司馬肜帳下,被司馬肜任命為先鋒。

東吳少將曾是“三害”之一,回頭報國卻反被同僚害死

中書令陳準看出司馬肜的用心,上書說:“司馬肜等主將都是貴戚,打敗仗也不怕朝廷處罰,而且他們又與周處不和,讓周處做先鋒分明想讓周處去送死,希望朝廷考慮這個情況妥善安排。”

奏章送上後,如石牛入海,朝廷對此置之不理。

於是,雙方展開一場激戰。周處被主將強令進攻,敵人七萬,周處僅有五千人馬。

當時周處的士兵原本打算飽餐一頓再上陣殺敵,可司馬肜不許周處他們吃飯,督促他們立刻出戰,司馬肜還順手斷絕了周處的後援。

周處無奈,只得領兵出征。他帶著五千弟兄孤軍作戰,從天亮一直殺到天黑,斬敵萬人,弓箭都用光了,卻沒有等來一個援軍。

他的手下氣不過,勸他撤退,可週處說:“這正是我以身殉國盡臣節的時候,為什麼要撤退”,於是拼死殺敵,直至戰死都沒有後退一步。

東吳少將曾是“三害”之一,回頭報國卻反被同僚害死

這才是周處故事的完整版。很多人提到周處,或是讚許他殺虎斬蛟的勇猛,或許誇獎他浪子回頭的勇氣,然而,卻很少有人提到他的結局。

當年那個殺虎斬蛟的少年英雄想要浪子回頭報曉朝廷時,朝廷卻負了他。

人生無常,命運的無奈之處,往往如此!

參考資料:《晉書》,《晉平西將軍孝侯周處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