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而復失、又失而復得,唐王朝、吐蕃與張義潮歸義軍,沙洲—敦煌

河西走廊是中原政權通往西域的重要通道,唐朝時期,河西走廊地區先後經歷了唐王朝、吐蕃和張義潮歸義軍統治,而上世紀出土的敦煌文獻,為這個區域的歷史提供了豐富的資料。

尤其是敦煌地區,河西走廊的最西端,當時叫沙州。

得而復失、又失而復得,唐王朝、吐蕃與張義潮歸義軍,沙洲—敦煌

(敦煌陽關)

【魏晉時期,沙洲地區是大姓雄張的時代】

從漢朝中原政權首次涉足西域以來,西域開發成為漢、魏、晉、隋、唐等王朝的一項基本國策,經過漫長的駐軍、移民、屯田過程,這些土地才從遊牧民族的牧場變成農耕民族的沃土。

由於西北地區地理條件限制,尤其是河西走廊地區,其南部為高山,北部為低山、丘陵,中部為內陸河流域。雖然土地遼闊,但遍佈著大量不適合農耕的戈壁、沙漠、山地、寒漠、鹼灘,只有沿著河流分佈著大大小小的綠洲適宜人類居住,總面積只有5%左右,卻聚集了當地的絕大多數人口。

得而復失、又失而復得,唐王朝、吐蕃與張義潮歸義軍,沙洲—敦煌

敦煌月牙泉

從漢末開始,西北大家族勢力雄厚,不僅有大量的佃農,還有自己的軍隊,魏晉時期已經是“舊大族田地有餘,而小民無立錐之土”。除了漢族大族之外,很多內遷的西域胡人也停留在西北,形成了西北獨特的人口結構。

這些大族從財富到勢力並不遜色中原豪門,廣佔良田、遍設塢堡莊園,成為當地實際的統治者,河西地區的各個割據政權要麼是出身於這些大族,要麼是在這些大族支持之下。

這裡真正算得上天高皇帝遠,除了大戶人家之外,地方官吏和軍隊將領也通過這種方式佔有了大量的土地,各個王朝越到後期這種情況越是明顯。

隋唐以來,隨著對門閥士族勢力的壓制,西北大族已經無法繼續之前九品中正、察舉這種出仕的舊路,於是西北大族子弟大多以軍功出仕,稱為“武進”,並在中原政權繼續保持強大的影響力,與關隴地區軍事貴族集團這個把持中國北方數百年的政治集團相比也並不遜色。

得而復失、又失而復得,唐王朝、吐蕃與張義潮歸義軍,沙洲—敦煌

(士族生活圖)

【初唐、盛唐時期的沙洲地區】

唐王朝繼續了前漢時期一直到魏晉隋時期的政策,鼓勵移民屯田。

屯田分為軍屯和民屯兩種,軍屯由服役的士兵負責耕種,產出作為國家供給糧食的補充,甚至在產出足夠多的時候還能夠反哺其他地區;

民屯往往是從人口密集地區招募失地農民,以家庭為單位,初期相當於國家佃農,糧食產出按一定比例在國家和農民之間分配,如曹魏時期就是五五分成或者四六分成。到一定年限之後,這些土地歸農民所有,農民從佃農轉化為自耕農,按國家規定繳納賦稅。

按唐律規定,每人可授永業田20畝,口分田80畝。但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永業田基本上有保證,口分田經常不足。在中原地區是由於人口眾多、農田不足,在西北敦煌則是土地已經被當地大族佔有,沒有足夠的土地分配給自耕農。

但由於西北地區相對人口稀少,且已開發的土地大多是有水源可以精耕的良田,所以雖然大戶人家擁有土地數量很多,但小門小戶自耕農有幾十畝土地就可以維持生活,土地兼併帶來的問題在西北並不嚴重,階級矛盾也相對緩和。

得而復失、又失而復得,唐王朝、吐蕃與張義潮歸義軍,沙洲—敦煌

唐初,原來控制河西地區的李軌勢力幾乎未經戰鬥就被唐軍攻破,河西成了唐王朝統一中原的戰略大後方。等到李世民時期在西域開疆拓土,這裡又成為唐王朝西域擴張的前出基地。

開國時投靠的沙州大族,獲得了唐王朝的爵位和功勳的封賞,可以獲得一定數量的土地。如敦煌墨池張氏獲封敦煌郡開國公,標準是爵田35頃,加上上柱國勳位還有30頃,整個家族大概能有一兩千頃分配的土地。

而沙州地區土地總數約30萬畝,按古制50畝一頃,總計約6000頃,這些大戶人家差不多應該佔了總數量一半以上的土地。

與之相比,唐王朝擁有的官田和小戶自耕農所佔有的土地數量就比較有限了,造成了在沙州地區給移民分配的土地數量不足,這也是沙州地區人口數量在唐王朝統治期間並未得以顯著增長的原因之一。

得而復失、又失而復得,唐王朝、吐蕃與張義潮歸義軍,沙洲—敦煌

(沙州——敦煌)

經過這些大家族多年經營,西北面貌有了極大的改變,官方灌渠和大家族的家渠縱橫交錯,在原有綠洲的基礎上,沙州“州城四面水渠側流觴曲水,花草果園,豪族士族,家家自足,土不生棘,鳥則無鴞。” 這些大家族也是人才輩出,敦煌墨池張氏出了張芝、張旭兩位名人,南陽張氏出了後來的張義潮這位歸義大豪。

這種情況下,唐代西北的勞動力市場和土地買賣市場比較普遍,有些人專門靠市場中介為生,一些無地農民也在勞動力市場接受大戶和自耕農的僱傭。

占人口大多數的是自耕小農戶,身份自由但沒有自有土地的佃農是勞動力市場的主流,他們或是本身佔有的土地不足以養家,或者是土地被兼併,也有外來躲避戰亂的,只能靠出賣勞動來維持生活;

長期依附大戶人家的貧苦人群相當於是農奴般的存在,但與佃農相同,與僱主之間是僱傭關係,有著人身自由。被大戶人家長期控制之後,其身份的自由度多少會存在一定問題;

奴隸制當時也比較普遍,很多在戰爭中被虜掠或者投附的各族人都成為了大戶人家的奴隸,並根據各自擅長分配不同的工作,“漢奴專知倉庫,胡奴檢核牛羊,強壯奴使力耕荒”,包括寺廟當中也購買一些奴隸來從事輕重體力勞動。

唐代時期敦煌人口相對穩定,戶數約4400戶,人口在2.3萬左右,與近三十萬畝土地比較,還是地廣人稀的,只是大部分土地被大戶佔有。

得而復失、又失而復得,唐王朝、吐蕃與張義潮歸義軍,沙洲—敦煌

【吐蕃統治下的沙州地區】

安史之亂後,吐蕃佔領了河西走廊、隴右和整個西域,這個地區在吐蕃統治下近百年,一直到張義潮舉兵反蕃並重新歸順唐王朝。

這近百年時間內,吐蕃在西北的統治基本上延續了唐朝的制度,採取授田制,規定是一人一突,即10畝,西北大族的生活和政治權力幾乎沒有受到影響。

沙州地區是西北抵抗吐蕃入侵的中心,敦煌人民與吐蕃進行了長達11年的抗爭,最後“糧械皆竭”,無奈與吐蕃以不遷徙百姓為條件投降。

得而復失、又失而復得,唐王朝、吐蕃與張義潮歸義軍,沙洲—敦煌

(敦煌陽關)

吐蕃是趁著唐王朝內亂西北空虛才得以佔領西域和西北,在這個區域缺乏足夠的統治力量,只得利用當地的大家族或者是地方豪強。於是,沙州地區的大族和西北地區其他大族一樣,基本上得以保存,人口總數甚至還有所增長,成為百年後張義潮起兵反蕃的基礎。

吐蕃統治時期,原本就存在的宗教寺廟得到了較大的發展。尤其是一些大族,為了對抗吐蕃的統治,採用了出家為僧或者把田產捐獻給寺廟的方式。初唐時期,僅沙州一地就有近二十所寺廟道觀,不但有廚田來提供糧食,還有大量的土地招佃農耕種,收取田地收入或者直接收“園裞”。

但畢竟沙州地區人口數量有限,仍然維持著大戶人家和中小戶自耕農為主的局面。

得而復失、又失而復得,唐王朝、吐蕃與張義潮歸義軍,沙洲—敦煌

【張義潮歸義軍統治下的沙州地區】

晚唐時期,吐蕃在西北的統治日益缺失,原本的大族更是完全控制了地方政權,並積攢了一定的軍事力量,張義潮得以“以瓜、沙、伊、肅、鄯、甘、河、西、蘭、岷、廓十一州歸於有司”。

張義潮的起兵反蕃,就是在其他大家族的支持下。在敦煌經營了數百年的幾個大家族,已經掌握了這個地區經濟命脈和大多數人口,吐蕃內部分裂之後失去了對這個地區的控制,張氏、陰氏、李氏、索氏、令狐氏等家族,一舉起兵反蕃成功。之後的曹氏家族,繼張義潮之後建立了曹氏歸義軍政權,統治這塊區域到西夏攻佔敦煌。

雖然河西地區重新回到唐王朝統治之下,但實際地方的控制者還是張義潮的歸義軍勢力,原本的各大家族在起義過程中有盛有衰,各級歸義軍將領也在沙州乃至河西地區完成了利益的再分配,最典型的現象就是土地的重新分配。

從敦煌文獻中歸義軍統治時期記錄來看,遍佈沙州的各個莊園往往都是以張都衙莊、範都知莊等命名,代表著這些歸義軍政權的各級官吏將領同樣也是沙州土地的實際擁有者。

得而復失、又失而復得,唐王朝、吐蕃與張義潮歸義軍,沙洲—敦煌

(西北風光)

總之,中國古代的西北,就是中原政權與異族政權爭奪生存空間的焦點地區。當中原政權強大的時候,西北的豪門大族是維護中原政權統治的得力助手;當中原政權虛弱的時候,這些大族成為保護當地百姓的最後一支力量。

雖然其中不乏存在割據分裂野心的內亂分子,但總的來說為漢民族開發西北付出了無數汗水和熱血,是一股有助於歷史發展的進步力量。而西北地區,只有在強有力的國家政權支持下,才能夠得到真正的發展,這是大族和地方豪強勢力永遠無法達到的高度。

得而復失、又失而復得,唐王朝、吐蕃與張義潮歸義軍,沙洲—敦煌

(西北風光)

用數學和工程的思維方式去解讀歷史,妄圖以古喻今。理工男讀歷史,歡迎關注和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