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條芙蓉龍復活?張家界版白族“三月街”太熱鬧!

70條芙蓉龍復活?張家界版白族“三月街”太熱鬧!

70條芙蓉龍復活?張家界版白族“三月街”太熱鬧!

70條芙蓉龍復活?張家界版白族“三月街”太熱鬧!


千年趕一街,一街趕千年。70條“芙蓉龍”!70條“娃娃魚”!70幅仗鼓! 4月26日,張家界市桑植縣芙蓉橋白族鄉隆重舉行“三月街”活動,喜迎新中國成立70週年。

“龍騰盛世,花開芙蓉”。活動這天,30米長的世界獨一無二的芙蓉龍(恐龍模型)在芙蓉橋集鎮出現,豔驚天下。而代表芙蓉橋鄉三大品牌的芙蓉龍、娃娃魚、仗鼓的歡慶隊伍閃亮登場,更是將“三月街”活動推向了高潮。據瞭解,今年是芙蓉橋鄉第七次舉辦“三月街”民俗文化旅遊活動,首次舉辦時間為2009年。張家界白族三月街就如土家族的正月十五一樣,當天全鄉及周邊的上萬名白族同胞一起來到芙蓉橋集鎮,載歌載舞進行各種文藝活動,體育比賽,整個大街上,貿易布棚鱗次櫛比,各色彩旗迎風招展,身著民族服裝的白族同胞前呼後擁,齊聚在芙蓉橋集市,共同迎接新中國成立70週年。同時在這一天,白族未婚青年男女來到集市,尋找夢中情人訂下終身。

桑植縣芙蓉橋白族鄉 “三月街”民俗文化旅遊節活動的開展,充分挖掘及展示本土民俗文化,提升芙蓉橋民眾對白族傳統民俗文化的認知。並通過視頻、圖片、文字,完整的展示出芙蓉橋的自然人文風光,更好的傳承和保護芙蓉橋的歷史記憶、民族文化屬性和民族地域特色,維繫白族文明的根,寄託白族兒女的鄉愁。樹立民族文化自信,促進民俗文化與旅遊深度融合,以打造張家界地域特色,西線鄉村旅遊建設,推出鄉村生態觀光品牌,助力芙蓉橋旅遊發展,推動一村一品戰略,激活週末休閒遊,對接張家界西線旅遊,利用芙蓉龍這一唯一稀缺資源,逐步打造恐龍小鎮,為西線旅遊增添重要旅遊資源,圍繞張家界旅遊轉型升級。同時,通過活動,進一步提升芙蓉橋鄉黨委、鎮政府的凝聚力、號召力,反映脫貧後新的精神面貌。助力建設“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農村。

750多年前,桑植的白族始祖谷均萬、王朋凱、鍾千一等人落戶芙蓉橋、馬合口等地,開始在澧水之源繁衍生息。如今,全縣白族人口達13萬餘人,成為僅次於雲南大理的全國第二大白族聚居區。而“三月街”又是我國白族同胞盛大的傳統節日,桑植縣芙蓉橋鄉作為張家界市五個白族鄉鎮13萬白族同胞核心居住地,離鄉不離宗,與雲南白族同胞一起同步舉行三月街。

桑植縣芙蓉鄉舉辦“三月街”民俗活動舉辦七屆以來,得到了全市13萬白族同胞及雲南大理白族高度認可。近年來,在全域旅遊、鄉村振興的政策積極引導下,民俗、體育、教育、科技、農業等多元產業文化在旅遊領域的不斷延伸,為“旅遊+”拓展了新的空間。文旅融合的進一步深入,為芙蓉橋建設新農村、鄉村振興提供了新的契機,更好地提升了芙蓉橋的知名度、美譽度。 (許雲靜)

70條芙蓉龍復活?張家界版白族“三月街”太熱鬧!

70條芙蓉龍復活?張家界版白族“三月街”太熱鬧!

70條芙蓉龍復活?張家界版白族“三月街”太熱鬧!

相關鏈接:

芙蓉橋白族鄉概況

芙蓉橋白族鄉位於桑植縣東北部,距張家界市區62公里,離桑植縣城19公里,交通便利,信息暢通。境內風景秀美,山清水秀,是世界恐龍之父---“無牙芙蓉龍”化石產地發掘地,同時是娃娃魚的理想棲息地,中華大鯢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坐落於此。全鄉國土總面積205.55平方公里,轄13個行政村,216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94萬人,其中白族佔85%以上。

芙蓉橋白族鄉由原淋溪河白族鄉和天星山林場(即原金藏鄉)三個鄉合併而成,地域遼闊,是一個有山有水有坪壩和山不願走、水不願流的風水寶地之鄉,是出龍的地方,也是人傑地靈出人才的地方。

芙蓉橋自然生態良好,土壤肥沃、物產豐富。油茶、菸葉、粽葉、娃娃魚、湘西黑豬、湘西黃牛、優質黑山羊、七眼泉優質生態香米、黃桃等特色種養產業,已具一定規模。地理位置優越,地處五個白族鄉鎮的中心區域。人文歷史悠久,民俗風情濃郁,白族文化底蘊深厚。是“湖南省民族文化傳承示範基地”、“湖南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張家界市文藝創作基地(白族仗鼓舞傳習所)”和“桑植縣白族文化生態保護區”。國家級非遺項目“桑植白族仗鼓舞”、白族三道茶、白族遊神、白族儺戲、九子鞭等古老的白族習俗和傳統民俗節慶文化,特別是一年一度的芙蓉橋村“上九廟會”、全鄉性的“三月街白族文化節”和福建坡村纜船裡“十月十廟會”等古老的傳統民俗,在這裡得到了較為完整地保護與傳承,已成為全省知名、市縣一流的傳統節慶民俗文化活動品牌,已成為芙蓉橋向外宣傳、推介、展示湖南和桑植白族文化的一張靚麗名片和金字招牌,為全面建設和實施鄉村振興奠定了堅實有力的基礎。

70條芙蓉龍復活?張家界版白族“三月街”太熱鬧!

70條芙蓉龍復活?張家界版白族“三月街”太熱鬧!

70條芙蓉龍復活?張家界版白族“三月街”太熱鬧!

70條芙蓉龍復活?張家界版白族“三月街”太熱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