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東:“優質服務”是上汽的優勢,以新能源開拓海外市場


楊曉東:“優質服務”是上汽的優勢,以新能源開拓海外市場

“你並不是征服了這片土地,你只是戰勝了你的對手。”

當汽車產業被國際化的浪潮追趕前行,走出國門車轍軋過異國他鄉的土壤,在世界舞臺熠熠生輝成為了眾車企共同的夢想。

俗話說,志不同道不合,不相為謀,而志同道合也亦有龍爭虎鬥,當車企都爭先恐後佈局全球市場之時,競爭也隨之而來,就目前來看,上汽集團在這激烈的競爭中所獲得的成績還是較為理想的。

據數據顯示,2018年上汽集團實現整車出口和海外銷售27.7萬輛,同比增長62.5%,連續三年蟬聯全國第一。

楊曉東:“優質服務”是上汽的優勢,以新能源開拓海外市場

2019年上汽集團也延續了這一良好的態勢,一季度上汽集團出口及海外基地銷售繼續保持國內第一,其中,MG品牌同比增長49.9%;MAXUS品牌同比增長54.2%。

19年旗開得勝,上汽集團將今年的海外銷量目標為35萬輛,躊躇滿志且志向長遠,一如上汽集團國際業務部總經理楊曉東所言:我們佈局海外市場,就是要改變行業的格局。

拓展海外市場,打造差異化優勢

對於上汽集團而言,近些年在海外的表現也可圈可點。目前,上汽在海外已經建立了三個生產基地,三個海外創新研發基地並已在6個市場實現了“萬輛級”銷量,2018年首個海外金融公司在印尼落了腳。

楊曉東坦言“走出去”是第一步,不求銷量,但求口碑。“產品走出去,服務走出去,體系也要走出去,而首先要消除的就是其他市場對中國製造的偏見。”

據悉,在銷售與售後服務上,上汽目前已經在海外市場建立了11個區域營銷服務中心和85個零部件基地。

在現場,我們也可以發現,“服務”是眾海外經銷商口中出現頻率最高的詞彙之一。來自澳大利亞的經銷商直言,過去一些中國品牌之所以來時雄心壯志,歸時灰心喪氣,都因在服務上出現了疏忽,從而影響了品牌形象。

或許是汲取了前人的教訓,上汽集團帶來了貼心的保修服務,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消費者對品牌的信任度。

楊曉東:“優質服務”是上汽的優勢,以新能源開拓海外市場

來自沙特阿拉伯的經銷商也表示:“上汽在中東地區建有很大的存儲空間,可以存放很多零配件,售後服務的便利性更高了,這一點其他品牌很難去複製。”從這位經銷商的描述來看,這似乎已是上汽的一個標誌性特徵。

“我們在國內有完整的售後體系,把這套體系複製出去,再加上本地化調整。”對於上汽在海外的售後體系,楊曉東也感到頗為驕傲,“我們提供了其他競爭對手沒有的服務,在國內的基礎上進一步改良,形成我們的軟實力,這也是我們進入一個市場以後重點突破的。”

由此看來,楊曉東對於上汽的服務體系有著莫大的信心,他認為,客戶在購買產品、享受服務之後,能否願意將其推薦給他人,這是衡量企業成功與否的重要指標:“我們剛剛建體系的時候,就已經有了這樣的認知。”

利用新能源產品開拓海外市場

眾所周知,在全世界汽車行業中,電動汽車越來越成為主流,中國是其中的倡導者,並正在影響著全世界的汽車市場格局。

此前,就有國外汽車品牌CEO坦言:世界上沒有任何地方能讓人體驗到像中國市場這樣的發展成果,從人們的觀念到政府的政策,都對電動汽車發展給予充分支持和期待。

在活動現場,海外經銷商們也對中國目前於新能源車和智能網聯車的發展給予了肯定,並直言自身與中國相比差距較大。與此同時,面對新能源汽車的蓬勃發展,海外消費者對於其的興趣也日益加深。

楊曉東:“優質服務”是上汽的優勢,以新能源開拓海外市場

據來自英國的經銷商透露,英國電動車銷量已經從2000增加到5000,再增長到一萬,目前已經超過15000輛,有著十分良好的發展前景。而這對於已乘著“新四化”的風口,對新能源、智能網聯有著先發優勢的中國車企而言,無疑是個好機會。

楊曉東表示,目前上汽大通電動車已經批量進入部分歐洲市場,包括德國,上汽首款全球純電動汽車名爵EZS也將在今年四季度批量進入歐洲。按照上汽的規劃,名爵EZS將在英國、德國、澳大利亞等全球多個地區上市。

據悉,此次名爵EZS自立項之日起就是按照國際最高研發標準打造,每一個零部件品質都有認證要求的E-MARK法規和環保層面的歐洲REACH標準,其中規定整車可再利用率達到 85%,可再回收利用率達到 95%。

楊曉東:“優質服務”是上汽的優勢,以新能源開拓海外市場

此外,名爵EZS的電池嚴格按照美國最具權威的UL2580標準設計,該標準是全球最高級的電池安全認證標準,而EZS的高壓系統通過了國際電工委員會IP67防塵防水指標最高等級。

然而,上汽對於名爵EZS的要求似乎遠不於此:“儘管合作伙伴希望可以儘快交付,但我們一定要按照我們的認證進度,要確保產品符合所有的最高等級的要求。”楊曉東說道。

產品的質量需要市場來檢驗,雖然目前不知名爵EZS可以獲得怎樣的成績,但上汽精益求精的態度也讓人對此報以期待:“上汽既要仰望星空,也要精耕細作,把體系建好,把基礎夯實。“楊曉東說道。

對於未來,上汽有著明晰的目標和規劃,首先就是加快在重點市場的佈局,在已經佈局的市場進入品牌前十。“我們形成了六個“萬輛級”市場,今後要打造東盟十萬輛級的市場。”

在此前,上汽乘用車公司總經理王曉秋曾表示,“走出去”實際也是一個“反哺”的過程,從而讓企業更具優勢。

那麼在18年車市“寒冬”的陰霾之下,仍可以全年銷量突破700萬輛保持同比增長的上汽集團,又將在全球化的佈局中汲取怎樣的養分呢?優於競爭對手的服務又能給產品及品牌帶來怎樣的口碑及銷量成績?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而我們都想做檢驗的見證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