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出手,6人被抓,官宣魏銀倉“七宗罪”!一場“相愛相殺”的宮斗大戲

來源|價值線

作者|價值線 小精

今日,銀隆新能源公眾號以《新案件浮出水面,涉嫌詐騙財政資金過億,孫國華等六人被刑拘》做標題,發文稱:

目前,公司提起的刑事控告和民事訴訟穩步推進。其中,控告對大股東魏銀倉及孫國華等人的相關刑事案件已於2018年11月8日正式立案偵查,三起民事案件已召開庭前會議,將於近期正式開庭審理。前述案件,涉及侵佔公司利益總計超過14億元。

此前沸沸揚揚的董明珠與魏銀倉之間的“大股東、二股東”之爭,有了最新進展。

銀隆最新官宣:

大股東七宗罪,已有6人被抓

4月25日,銀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珠海銀隆)官方微信號發佈聲明稱,該公司董事、原公司總裁孫國華在內等六人已被刑拘。而大股東魏銀倉目前人在美國。

這篇聲明共宣佈了在董明珠入駐之前的銀隆管理班子及大股東魏銀倉的“七宗罪”,包括:

刑事:騙取政府財政補貼資金1.1億元,涉嫌詐騙罪

經核對公司財務記賬憑證發現,2013年9月,在孫國華的指示下,銀隆新能源以還借款的名義,將上述1.1億元財政補貼資金(分為5000萬和6000萬兩筆)支付給珠海市銀隆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由魏銀倉全資控股,下稱“銀隆集團”)。經公司核實,該政府扶持科技項目申請書所述的設備、產能均不存在,且補貼項目具體經辦人為“銀隆集團”員工。

刑事:冒領公司補償款1.5億元,涉嫌犯罪

2016年,大股東魏銀倉及孫國華等在公司及其他股東不知道的情況下,用“銀隆集團”與廣通汽車原股東等方面簽訂補償協議,騙取原屬於公司的補償款1.5億元。其中包括1億元政府財政資金以及0.5億元某公司支付的競業禁止資質補償款,嚴重損害了公司的利益,大股東魏銀倉及孫國華等涉嫌犯罪。

刑事:採購設備虛增價款2.6億元,涉嫌職務侵佔罪

2014年9月,公司以4.99億元的價格,向深圳格銀電池設備科技開發有限公司(下稱“格銀”)採購一批設備。經公司核實,“格銀”沒有生產線,實際以2.24億元的價格,採購其它廠家的設備轉賣給公司。

“格銀”當時的唯一股東和法定代表人譚偉平,是大股東魏銀倉妻妹。

刑事:虛構1.7億元工程款的建設合同,涉嫌職務侵佔罪

2014年1-4月,公司與河南開宇建築有限公司(下稱“開宇”)簽訂了多份土方工程合同,並支付工程款及利息合計約1.7億元。經公司核實,該工程沒有實際施工。

公司掌握的證據顯示,“開宇”將所得資金支付給大股東魏銀倉、孫國華及劉金良等

民事:同一專利重複轉讓,公司損失9500萬元及利息

2015年,大股東將已在2012年以前按照1億元的價格轉讓給公司的五項專利,以9500萬元的價格再次出售給公司。

民事:債務抵銷,公司損失3.75億元及利息

2016年為了上市,大股東亟需將其關聯公司所欠公司的3.75億元債務清償。大股東承諾由其控制的珠海市恆古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恆古”)獨自承擔華融(香港)國際控股有限公司(下稱“華融國際”)3.75億元的債務(此前,公司為該債務的共同債務人),以抵銷其關聯公司所欠公司的債務。

2018年4月,“華融國際”向公司發函催促還款。經公司核實,大股東及其控制的“恆古”未對“華融國際”進行還款,且大股東承諾的債權轉讓未得到債權人“華融國際”的許可。在公司的還款責任沒有免除的情況下,大股東及其關聯公司所欠公司的3.75億元債務被抵銷。

民事:貨款無法收回,公司損失2.12億元及利息

2013年至2016年,公司向珠海市神通電動車能源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下稱“神通”)出售471臺純電動客車及9套充電樁。在車輛及充電樁已交付且已收到下游貨款的情況下,“神通”未向公司支付貨款累計2.12億元。公司掌握的證據顯示,“神通”由大股東魏銀倉實際控制。

以上共涉及侵佔公司利益總計超過14億元。

今年3月,據天眼查數據顯示,銀隆旗下珠海市榮特科技有限公司新增3條司法協助信息,該公司大股東魏銀倉股權被凍結,股權金額1251.36萬元人民幣,凍結期限為2年。

相愛往事:你是“中國驕傲”

“格力沒有虧待你們!我講這個話一點都不過分。你看看上市公司有哪幾個這樣給你們分紅的?我5年不給你們分紅,你們又能把我怎麼樣?”

“給你們越多,你們話越多,兩年給你們分了180億,你去看看哪個企業給你們這麼多?格力從1個億、從1%利潤都沒有甚至虧損的企業做到今天,達到13%的利潤,是靠你們來嗎?是靠我們的心。”

因收購珠海銀隆失敗而發飆的董明珠,讓這家公司和魏銀倉走進了大眾的視線。

資料顯示,河北武安市賀進鎮東邊北側有一條山谷,名叫“桃源溝”,周邊有16個自然村,魏銀倉就出生於此,村裡人都喊他“魏六子”。1978年,學習不好的魏銀倉離開武安,應徵去了保定當兵。退伍回來,魏銀倉進入武安一家汽修廠做學徒。

魏銀倉大致1997年開始從商,主營汽車維修、城市公交、地產和高速公路相關業務。他曾擁有武安最大的汽修廠,他擁有的邯武路收費站是武安通往邯鄲的交通要道,也是冀中南,山東通向晉蒙等西部地區的重要通路。他旗下的邯鄲邯武公路發展有限公司曾牽涉一起國企老總貪腐案。但後來,他突然就賣掉修理廠和其他廠房,移民美國,後在當地政府勸說下又放棄綠卡回到中國。

回國的第一站,魏銀倉選擇了珠海。2005年前後他在這裡成功開發了三個“山海一品”樓盤,賺得不少錢。

如果不是一個偶然機會,魏銀倉只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地方商人。

2006年美國奧鈦開發了一款鈦酸鋰電池,命名為NanoSafe,被當作核心產品推出。2009年12月30日,珠海銀隆由廣東銀通和珠海恆古兩家公司合資成立,2011年7月,珠海銀隆通過子公司收購了納斯達克上市公司美國奧鈦(Altair Nano),持股51%。

魏銀倉稱“這一舉改變了我國沒有鋰電池材料知識產權的局面”。這個美國的邊緣電池技術從此走進中國。

此時,國內正值新能源風口,新能源項目飽受資本青睞。銀隆先後在2015年末與2016年初完成兩輪重要融資,估值大增。

對於魏銀倉“恨之切”的董小姐,轟轟烈烈地向外界宣佈,自己對銀隆“愛之深”。

2016年12月,在格力收購珠海銀隆失敗後,格力董事長董明珠宣佈個人投資珠海銀隆。工商信息顯示,目前董明珠對銀隆的出資份額為1.93億元,她在銀隆的持股比例達到17.46%,成為第二大股東。

勢單力薄的董明珠為了收購珠海銀隆,特意拉上了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和京東集團董事長劉強東,“我願意拿我所有的資產投入到銀隆裡面去,因為我看到新能源車未來的市場。”

被稱為“桃花過後,寸草不生”的鐵娘子,對珠海銀隆這家公司不吝美言。

實際上,彼時已經有不少聲音對珠海銀隆使用的鈦酸鋰電池提出了質疑。

對比三元鋰電池、磷酸鐵鋰電池,鈦酸鋰電池的優勢在於:高溫安全性高、低溫性能好、循環壽命長、充電快。但其劣勢也同樣明顯,鈦酸鋰電池在沒有得到進一步技術提升的情況下,能量密度大約只有三元鋰電池的1/2。

一些開著銀隆車的公交車司機,也對銀隆電池不滿意:“充電時間的確是很快,充滿大約需要20分鐘吧,可是跑一圈幾十公里就得再回來充電,這電池說是10年報廢,才用了兩三年就不好使了。”

但決定ALL IN銀隆的董明珠,決定了的事情就不會改變,就像她始終堅信:格力手機是最好的。

“我今天在這裡投資了銀隆,我今天就在這裡代表銀隆說一句話,你用了銀隆車,十年保證你不換。電池壞了是我的,沒人敢跟我站在一起喊這句話,這就是中國驕傲。”

董明珠出手,6人被抓,官宣魏銀倉“七宗罪”!一場“相愛相殺”的宮斗大戲

為了表示對銀隆的支持,董明珠還賣掉了自己的特斯拉。開起了銀隆汽車。

“我自己就買它的車用,我開的就是它的車,我把特斯拉賣了,因為我是它的股東,我就應該用它的車。”董明珠說。


董明珠出手,6人被抓,官宣魏銀倉“七宗罪”!一場“相愛相殺”的宮斗大戲

銀隆汽車

身處“蜜月”中的魏銀倉,又怎知故事的結局呢?

相爭始末:魏六子鬥不過董小姐

公開資料顯示,格力與銀隆的故事應該起源於2010年“珠海經濟特區建立30週年30件大事30位人物”評選,在該評選中,董明珠與魏銀倉分別入圍“十大創業人物”與“十大創新人物”,在媒體的報道中,這是二人的第一次“同框”。

而後到2016年1月,同為珠海市人大代表的董明珠與魏銀倉再次相遇,經過接觸,董明珠迅速做出決策:希望開啟收購銀隆的談判。

敢愛敢恨的董小姐,行動起來迅若風雷。

2016年2月23日,格力電器發佈公告,稱由於公司正在籌劃重大資產收購事項,公司股票於2月22日開市起停牌。2016年11月16日,格力電器宣佈終止收購珠海銀隆。2016年12月15日,董明珠個人聯合萬達、京東、中集集團、北京燕趙匯金等4家單位共同增資30億元,獲得銀隆22.388%的股權。

在王家衛的電影《花樣年華》中,蘇麗珍有這樣一句臺詞。

“我從來沒有想到原來婚姻是這麼複雜,還以為一個人做的好就行了,可是兩個人在一起,單是自己做的好是不夠的。”

迎來了生命中的貴人董小姐後,魏銀倉卻不知道,對方的眼裡揉不進沙子。

那個出生於“桃源溝”,從小學習不好的“魏六子”,架不住“桃花過後寸草不生”的董明珠。

二人在經營和管理理念上的衝突,在2017年6月央視《對話》節目中暴露無遺,魏銀倉表示董明珠加入以後,她對完美的追求給公司和員工帶來了很大壓力。董明珠則透露,二人曾因造車中的無縫對接問題吵過架。二人的對話也火藥味十足。

在這個節目中,主持人曾問魏銀倉,從前是走路,現在要變成跑步甚至衝刺,是否能夠勝任?魏銀倉當時的回答是“盡力而為”。董明珠馬上回答道:“什麼叫盡力而為?作為公司的一把手,必須(勝任)。除非你不在其位。在其位,謀其政,必須用極致的眼光要求你的隊伍。這沒有什麼盡力而為的事情。”

身為二股東,如此不給大股東面子,在電視上魏銀倉的表情略顯尷尬。

隨後,銀隆公司面臨了一系列困境,更多的問題開始暴露出來。

2018年1月份,供應商珠海思齊的員工圍堵在銀隆門口要債,此後銀隆拖欠近10億貨款的傳言不斷髮酵;5月份,銀隆在河北邯鄲、成都的園區相繼被爆多條生產線停工、大批員工出走;7月份,南京銀隆產業園由於和業主方的糾紛未平,被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查封——接連而至的是非把銀隆推向了質疑的漩渦。

隨後,銀隆高層進行了一連串的人事更迭,確立了“格力系”高管在銀隆的全面掌權。

工商信息顯示,2017年11月29日,銀隆的法人代表由魏銀倉變更為孫國華。12月1日,公司董事長由魏銀倉變更為孫國華。2018年3月底,珠海銀隆召開2018年第一次臨時董事會,孫國華卸任公司董事長兼總裁職務,珠海銀隆的第五大股東普潤資本總經理盧春泉任董事長,曾在格力任職的原銀隆副總裁賴信華擔任銀隆總裁。4月4日,珠海銀隆的法人代表由孫國華變更為盧春泉。4月19日,珠海銀隆的法人代表又由盧春泉變更為賴信華。

魏銀倉、孫國華等銀隆創始人團隊退出了公司最高管理層,珠海銀隆的決策權和經營權大都已被董明珠方面所掌握。

去年5月11日,接受媒體採訪的魏銀倉已然一副局外人之姿,“這事你不要問我,我已經退休了,跟我沒關係。”

大股東魏銀倉不能否認董明珠的到來,給了銀隆新能源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產品質量上,我們真正領略到格力的管理手段,對工業產品追求的完美性。”

但董小姐依然不給大股東留面子,同年8月,董明珠在接受證券時報“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在行動”報道組採訪時表示:“銀隆這個項目本身是沒有問題的,主要是企業有一些管理漏洞。”現在看來,這個管理漏洞,就是指魏銀倉時代企業管理出了問題。

相殺紛爭:大股東OUT

一系列人事上的變動,或許在另一個角度來看,就是董明珠方面赤裸裸地奪權。而隨後,這種鬥爭越來越激烈。在退出管理層的魏銀倉眼中,格力系的最終目標是自己這個大股東的位置。

2018年11月7日,相殺的故事正式拉開序幕:

一份《致銀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各股東的函》在網上廣為流傳,該函指出,銀隆原董事長魏銀倉、原總裁孫國華涉嫌通過關聯交易手段,非法侵佔公司利益超10億元。不久之後,銀隆新能源官方便對傳言進行了證實,並表示公司已向珠海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珠海市公安局經偵支隊進行報案。

董明珠出手,6人被抓,官宣魏銀倉“七宗罪”!一場“相愛相殺”的宮斗大戲

2018年11月13日下午,魏銀倉接連接受了多家媒體採訪並表示,“已經起訴她(董明珠)了。” 原因是當初董明珠投資銀隆新能源的協議存在爭議,“董明珠注資的2.5億元實際是‘借她’的”。但之後一直沒有歸還,才導致自己不得不外借高利貸。

在提到格力系的攻訐,魏銀倉表示:“我現在還是銀隆的控股股東,但企業卻在告自己的大股東。”銀隆新能源已淪為董明珠及個別股東驅逐大股東出局的工具,“大股東感到萬分寒心。”

就在銀隆汽車發佈聲明稱大股東魏銀倉涉嫌不法侵佔後,魏銀倉方面也迅速發表聲明。2018年11月14日下午,魏銀倉掌控的銀隆投資控股集團發函稱,個別股東及實際控制人董明珠為個人私利,利用公司對大股東發難。

董明珠出手,6人被抓,官宣魏銀倉“七宗罪”!一場“相愛相殺”的宮斗大戲

身處美國的魏銀倉,仍未放棄與董明珠的鬥爭。

今年1月,北京市西城區法院發佈了《珠海銀隆集團投資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與董明珠等申請訴前財產保全民事裁定書。珠海銀隆集團向法院申請對董明珠等方面進行財產保全,經法院審理後,董明珠等方面名下1436萬元財產遭北京西城區法院保全。

董明珠出手,6人被抓,官宣魏銀倉“七宗罪”!一場“相愛相殺”的宮斗大戲

1月8日晚,格力電器(000651)發佈澄清公告稱,公司董事長董明珠名下財產未受到任何查封或凍結;根據公司法,媒體報道對公司董事長董明珠女士正常履職以及作為新一屆董事會董事候選人資格不產生任何影響。

這場“相愛相殺”的宮斗大戲最後如何收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