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6 優信被指“七宗罪” 股價遇跳水

優信被指“七宗罪” 股價遇跳水

如果關於優信的多項質疑屬實,其公司不僅面臨著破產風險,還可能涉嫌金融詐騙。

來源 | 鳳凰網科技頻道 iFeng科技

作者 | 孫洪

股價遭遇上市以來最大跌幅,優信二手車被指涉嫌“七宗罪”。

美國東部時間4月16日,優信股價開盤後延續了近來的趨勢震盪下滑。而午後股價突然跳水,一度跌超52%,達到1.41美元,這是優信上市以來最低點。截止收盤,優信股價跌幅超36%,達到1.95美元,市值為5.7億美元。

優信被指“七宗罪” 股價遇跳水

優信市值僅在4月16日一個交易日內,就從當日最高點9.56億美元掉至5.7億美元,市值蒸發3.86億美元。

關於股價跳水,一大批優信的散戶投資者不明所以,都在討論究竟發生了什麼?

導致優信突然出現這一情況,可能與一份關於優信的賣空報告有直接關係。國外投資顧問公司J Capital Research發佈了一份調查報告,其中涉及多項多優信的質疑,包括其涉嫌誇大平臺交易量、隱藏公司債務、循環交易、創始人轉移財產等7項指控。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關於優信的多項質疑屬實,其公司不僅面臨著破產風險,還可能涉嫌金融詐騙。

優信已然陷入嚴重的信任危機。

“七宗罪”


優信被指“七宗罪” 股價遇跳水

4月16日(美國時間),專門為投資者提供中國市場分析報告的獨立研究機構J Capital Research(美奇金投資諮詢有限公司)發佈了一份報告,強烈賣空優信二手車。

在已經披露的報告摘要中,J CAP列出了8項內容,其中7項涉及到優信存在的誠信問題。

被首先提及的是虛高的交易,其指出優信誇大汽車交易量高達40%;同時,還存在誇大庫存的情況。分析師Anne Stevenson-Yang稱,該報告與優信經銷商、前高管和競爭對手等40多人進行過採訪,認為優信平臺上不重複的可售汽車數量被誇大的一半。

此前,在2016年、2017年優信都曾被曝出過誇大交易量、庫存量等消息,被指實際庫存不足8萬輛充180萬輛。不過,對於庫存和車源數量在二手車電商行業內一直是一個比較有爭議的話題,尤其是重複車源被納入數據計算,也是行業內一直被詬病的一個問題。

尤其是在二手車電商競爭最為激烈的階段,平臺之間互相曝光對方數據造假的情況也是屢屢上演。今年1月,優信官方微信就曾發佈文章質疑瓜子二手車涉嫌數據造假、破壞行業競爭等行為,瓜子隨即進行否認。可以說,行業內不只是優信一家被質疑過交易量和庫存量這類問題。

在報告中還指出,優信的運營實體公司存在高額債務,存在倒閉風險,而債務問題完全沒有公開給美國投資者。另外,優信還可能存在蓄意抬高汽車賬面價格獲得高額貸款、循環交易、將第三方交易收益記入自己收入等問題,並被認定為“慣犯”。

最令人瞠目的一項指控是關於創始人轉移資金,報告稱,優信創始人戴琨曾先後兩次轉移資金,總共涉及2.8億美元;另外兩名內部人員也可能從同一交易中獲得2.7億美元利益。

在誇大交易量、庫存量、隱藏債務、虛假金額、循環交易、轉移資金、誠信慣犯等一連串7項指控後,得出的結論就是“堅定的賣出”。J CAP認為優信沒有誠信可言,並在報告中直接建議投資者“千萬別為這輛破車買單”。

對於公司存在債務,以及戴琨涉嫌轉移資金等情況,鳳凰網科技第一時間向優信官方求證,截止目前尚未得到回應。

持續不斷的虧損

成立於2011年的優信,在它發展的第7年成功上市。當時,外界對二手車電商行業仍然沒有找到合理的盈利模式,以及持續的燒錢行為保持質疑,而優信也在一片質疑聲中選擇流血上市。

2018年6月26日,優信登陸納斯達克,發行價為每股9美元,總市值27.61億美元,承銷商包括摩根士丹利、高盛、摩根大通、華興證券等。上市當晚,鳳凰網科技(id:ifeng_tech)參與了戴琨的採訪,戴琨站在敲鐘臺上手比V字、眼露笑意。

優信也沒有逃過上市即破發的魔咒。當天,優信股價開盤及走低,跌至8.16美元,在收盤前拉回至9.67美元,市值達到29.67億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即便上市首日保住了股價,其估值也遠低於上市前一輪融資後的32億美元估值。然而,戴琨可能想象不到的是,優信的市值會在上市不滿一年後僅剩下5.7億美元。

從優信公佈的財報可以知道,上市後的優信也仍處在虧損的情況下。3月中旬,優信發佈的2018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報,其中第四季度淨虧損為3.146億元(約合4580萬美元),上年同期的淨虧損為9.016億元;2018年淨虧損為15.383億元(約合2.241億美元),上年同期的淨虧損為27.478億元。

不可否認的是,優信的虧損情況相比於2017年有所緩解。在交易數據方面,也有一定提升,可能是由於優信加大對C端業務的投入,促使其交易量增長迅速。與此同時,C端業務增長,而B端業務則在下滑。財報顯示,優信第四季度企業業務交易量為7.2081萬輛,交易總額為33.49億元,同比減少40.2%。

需要強調的是,優信的虧損情況從成立以來一直持續到現在,已經約8年,而且其營銷成本始終佔據著公司投入的大部分。

去年12月優信宣佈與淘寶合作,致使其股價被持續拉高,達到僅半年的最高點。當時,與淘寶合作加入阿里的二手車生態中,曾被外界看好。

然而,據鳳凰網科技從一位二手車電商平臺人士處瞭解到,優信與淘寶的合作並沒有獲取獨特的資源支持,與淘寶和瓜子、大搜車等平臺的合作類似,均是接入淘寶二手車交易平臺,在數據層面上打通,不具有任何獨家優勢。

優信近年來逐漸擴展自身業務範圍,從2B到2C,又開展融資租賃,而且相關的金融服務已經開始為優信財報帶來數據的增長。但需要注意的是,優信的金融服務也在近期被消費者質疑存在“套路貸”的嫌疑,簽署購車貸款合同後會增加一部分服務成本。同時,融資租賃的方式對於優信本身而言也存在一定風險,比如在財報中曾經提到過超過1.4%的逾期率。

實際上,對於優信或者二手車電商平臺來說,外界一直存在的質疑就是盈利模式難解這一問題,即便在擴展了金融服務的情況下,二手車電商的成本投入也始終居高不下。而作為上市公司,優信的情況則可以更為直觀的被外界看到,而外界對它的判斷也直接影響到它的股價和市值。

對於優信而言,信任可能一直是一個隱患,而這次J CAP的報告則更為直接的指出了優信存在的幾大問題。但公司負債和戴琨轉移資金,則是在原來誠信質疑之外更加嚴重的問題,而這些謎團則需要等待優信和戴琨來釋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