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网2019#警惕精神传销非法培训卷土重来,三大危害需要注意!

传销是指组织者发展人员,通过发展人员或者要求被发展人员以交纳一定费用为条件取得加入资格等方式获得财富的违法行为。近年来,又出现了一种新的传销模式。

(本文转自防骗大数据:FPData)

正文共:1940 字

阅读时间:6 分钟

#净网2019#警惕精神传销非法培训卷土重来,三大危害需要注意!




#净网2019#警惕精神传销非法培训卷土重来,三大危害需要注意!


题图:资料图


目前,全国已有数以千计的平台、中心,参与培训学员不断增多。诸如“创造丰盛”、“教练技术”等非法培训项目。

哈尔滨一女子以“传统道德”培训的名义,利用自己“心理咨询师”的专业特长,对“学员”进行洗脑。在洗脑过程中从事非法经营活动,3年骗取2200多万元。虽然她现已入狱3年,但很多追随者仍执迷不悟,34岁的雷宇就是其中一员。

雷宇尚未结婚,拥有大学学历的她,4年前从石家庄到哈尔滨参加了一次暑期“道德文化论坛”。被洗脑的雷宇,在后期只要发生不愉快,就会和对方说“对不起,我错了”,即便自己没有任何错误。培训结束时,所有人还要上台当着众人分享学习心得,内容必须是自己不堪的过往。滑稽的是,有的学员称“道德培训”还治好了他们的疾病,如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等。

雷宇说,他们至今无人对这些内容提出质疑,并坚信效果真实存在。雷宇的家人坦言,女儿没有工资,平时大多依靠家里救济,雷宇家人觉得,她早被洗脑了,但目前没有办法,而且雷宇等人准备把赵文丽当成终生的精神导师。

比之传统传销,这样的精神传销经常以正常培训机构、销售机构、学习机构的面目出现,收取各种费用,以公开宣传、令人拉人等形式广泛扩张。它们声称可以开发个人潜能,拓展人际关系,提高管理水平,重新规划职业,乃至“引领人生”。

但调查发现,这些不打广告、仅靠亲友推荐、全封闭的培训项目,不但没有引领人生,反而让不少参与者性情大变、家庭破裂、公司破产、误入歧途。

通过“拉人头”、“发展下线”攫取利益的形式,更是涉嫌传销违法犯罪。虽然其不是传统的推销产品式的传销,但具有“精神控制”的本质。不仅骗取他人钱财,还造成了大量的社会问题,其社会危害性较之传统营销尤甚!(本文转自防骗大数据:FPData)

那么,为了规避这样的精神传销,我们需要怎么做呢?首先就是要更多的了解它,清楚它的营销模式和目的等。接下来,就和小文菌一起了解精神传销吧!

什么是精神传销?

精神传销是传销的一个变种,是指一些非法培训教育机构、信息信息咨询公司打着“心灵培训”、领导力培训、等旗号,采取心灵暗示、催眠洗脑等方式对学员进行精神控制的行为,通过洗脑方式,使学员获得极大的精神满足,把发展新学员作为生命中最重要的目标,一旦不能成功发展下线,则会带来精神上的巨大痛苦。

精神传销造成的危害,除了金钱损失,还会使受骗者的家庭关系破裂,亲友关系断裂,更严重的会造成难以治愈的精神创伤。

精神传销的主要对象:

1、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和智商较高的人群。

2、对自身现有价值观怀疑的人群。

3、精神世界比较纯洁,价值观尚未成型的青少年。

4、价值观受到社会现实生活的冲击,产生迷惘的人。

5、比较专注于价值观本身,本身价值观的形成来源于书本或理论的人。

精神传销的危害:

1、政治危害


此类培训用精心设计的内容,鼓吹极端唯心主义和个人主义,破坏主流意识形态,败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再加上此类培训涉及人数众多并带有精神控制特点,很容易诱发事端,特别是一些机构还有境外背景,一旦被敌对势力操纵利用,将直接影响国家政治安全。(本文转自防骗大数据:FPData)

2、经济危害


此类培训的费用每人动辄上万甚至数万元,并强制要求以“感召”为名拉人头、发展下线、招募学员,呈病毒式发展,聚敛巨额财产,与以敛财为目的的传销活动一样危害严重。

3、社会危害


此类培训摧残人的精神和天性,惯用“死亡体验”、“异性死党”等方式“突破自我”,破坏人的心理功能和社会认知,易使受骗者出现抑郁、焦虑等严重心理疾病,变得自私自利、思想偏激、行为偏执,往往造成家庭不睦甚至破裂。有的甚至以身心解放为名搞集体淫乱活动,严重违背社会公德,引发社会问题。目前,此类培训正从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蔓延,从精英群体向老人、大学生、青少年等群体发展趋势。

怎样识别精神传销?

1、以煽动性理论为基础而纠集在一起的、以一个所谓成功人士为领导的团体。

2、具有自上而下和极权的结构,“领袖”的话就是“真理”,要完全服从组织。

3、令组织成员生活在一种封闭的团体中或完全依赖团体。

4、剥夺个人自由和隐私权,主张本组织成员完全与社会隔绝,组织中伦理道德丧失殆尽。

对抗精神传销的措施:

1、树立正确的三观。

2、保持一颗平常心,正确对待得失。

3、培养自己的独立人格和思考能力,增加自己的社会阅历。

4、提高防范意识,不轻易相信他人。

天上从不会掉馅饼,世上也不会有免费的午餐。一些与社会客观规律不太相符的事情,不一定全为骗术,但首先一定得引起注意和警惕。最重要的是,要时刻保持一颗平常心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本文转自防骗大数据:FPData)

最后提醒大家,认真了解精神传销的行骗模式和相关内容,提高自身防范意识,警惕精神传销,规避非法培训!

内容来源:本文由防骗大数据(FPData)转载于聊城经侦,特此鸣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