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打個比方,如果華為以現有的研發技術和國內的手機商搞性價比結果會怎樣?

用戶210858134


在餘承東昇任華為消費者業務負責人後不久就曾宣佈,將會逐漸放棄國內低端機市場,帶領華為手機向高端機領域發展,後來餘承東對此也做出過解釋,簡而言之其這樣做就是因為華為每年都要投入鉅額的研發費用,而只用在高端機市場獲得成功,才能夠支撐華為每年大量的研發投入,所以華為走的是高研發投入、高性能、高利潤的道路,所以華為是不可能像小米一樣搞性價比的,因為那樣意味著將會放棄一部分利潤。

再有一點,所謂的華為以現有的研發技術和國內的手機商搞性價比,華為其實也並不是沒有做,目前華為除了mate、P兩大系列在高端機市場站穩腳之外,像榮耀品牌下的幾個系列,以及華為品牌下的nova系列等等這些手機仍是在中低端市場跟小米、OV的一些機型在爭奪市場,而且在華為公司內部這兩大手機品牌,10個手機系列在技術上也都是共享的,因此從這個角度講華為確實也正在憑藉自己的研發技術,跟國內的其他廠商進行著”局部競爭“。

另外,如題主在備註中所講”華為不再做研發,擁有以前研發發的技術只針對國產機進行性價比“,這種說法怎麼讀都讓我感覺有種居心叵測的意思,這無異於禍起蕭牆,做親者痛仇者快的事情,最終的結果無非是國內手機廠商都玩完,而國外三星、蘋果再一次成為國內手機行業霸主罷了,因此這種沒有意義的假設不做討論也罷。


木石心志


你的意思是華為現在沒有在搞性價比?

由貨真價不實向貨真價實轉化?

還是那句話,五個人在沙漠裡跑著搶一瓶水,後面四個人眼看搶不到到要渴死了,那四個人一定會合夥把你弄死,然後再研究那瓶水分配問題。

做市場也是同理,你最成功的就是組織同行業,當老大,起到帶頭作用,即要讓小弟有飯吃,但絕對不能讓他們盡情吃胖。


力銘趣談經濟分析


您說的是“如果”,那麼結果會是什麼?應該是剛實施不久就擱淺。

事實上華為本來就有類似的針對市場細分的“性價比”產品,但是隻是小部分。

一個品牌要坐穩龍頭,必須擁有高端產品,相應的高成本和品牌附價值奠定了其相對較高的售價。

所以,至少現在,華為不可能大張旗鼓地去和其他生產商去搞性價比。

行穩致遠,不進則退。在穩固的基礎上追求進步,適合所有人和事。


產業前沿


華為走的是一條純商業化運作的路子,所以其成功也有必然性。但華為就真的很完美,很符合國情嗎?自然不是,資本運作是其目標,其它的免談。就以其手機產品的來說,在剛打入市場時,為贏得市場的認可,其產品是有一定性價比,但隨著其商業化運作力度的加大,市場的認可度迅速攀升,在國內市場超過蘋果,亦然代替了前者位置。這時候資本的本質也就暴露無遺,其逐利本性開始變得猙獰不堪,比蘋果時代有過之而無不及。試想一下,蘋果是怎麼走下坡路的?任何商品在市場中都要順應市場規律,既要技術高端,更要注重用戶在意的性價比,否則,只能是逐利一時,最終被市場所淘汰,因為你不考慮用戶的感受,用戶怎麼愛你?


金兔王豫生


華為的研發,很大程度是做通訊鏈的技術和生態,手機只是一部分。技術堆砌到一點程度,也許研發的費用會更低,不過我們的配套製造部分脫節,很多產品需要外購,我覺得各個手機廠商的成本應該差不多,這個時候採購量可能是絕對因素。所以綜合來講,華為應該具有更強的性價比能力,至於採不採用,它有它的定位策略


劉俊斌電商


所謂市場就是

你搞你的

他搞他的

很少有同行業的又是好朋友的

看可口可樂 百事可樂

豐田 本田

都是找對手不足揚長避短進行競爭

這樣自己才知道發揮自己的優勢

很少有廠家說坐下來好好談談

咱們一起保持現狀怎麼樣?

假如真的廠家坐一起談和了

那消費群體又不是滋味啦?!

其他情況難以出現吧?



福筱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