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山村藏“巨大財富”,數萬間廠房荒廢近50年,曾比市區還輝煌


當代年輕人對“三線”這個詞語定然非常的陌生,但在上個世紀的60年代到80年代,“三線”一詞貫穿於整個社會。非常著名的成昆鐵路、攀枝花鋼鐵集團、葛洲壩水電站等等都是“三線”的產物,而電影“山楂樹之戀”的背景就是“三線”。除了這些豐功偉績之外,也留下了許多的“荒廢廠房”,湖北宜昌市夷陵區的一個小山村—蓮沱村就是如此,在這個小山村中,隱藏可“巨大財富”,數萬間廠房荒廢近50年,這裡曾經比市區還要輝煌。

讓我們將時間追溯到1970年,那個時候正值“三線”的高峰期,而當時宜昌西陵峽畔,一個不起眼的小村莊成為了選擇地點,這裡因為背山面水,隱蔽且又離城近,所以被選擇為發展“三線”。發展必然要先修路,只有路通了,才會有著大發展,在當時的背景下,修建了宜昌到蓮沱,後來延伸至大老嶺的公路,即宜巴線宜昌段,全長約一百公里。

歷時三年的時間,投入了上萬民工,這項偉大的工程完工結束。之後在蓮沱村一個叫曬經坪的江北坡上,一座座紅磚紅瓦建成的廠房拔地而起,在這個廠房修建的次年,為緩解“三線”建設的用電壓力,葛洲壩水力工程在城區開始修建,並貫穿了整個舊址的建設生產過程。


建成之後,這裡儼然成為了當時最為繁華的地方,甚至比宜昌市更為繁華,生活區、生產區、辦公樓、宿舍樓、禮堂、醫院、學校等建築依山沿江而建,蓮沱村一度成為周圍最繁華熱鬧的地方。數千棟紅磚紅瓦建成的廠房異常氣派,這近萬間廠房內轟隆隆的轉著,彰顯了那個時代的繁榮。

旁邊建設的醫院更是異常的火爆,很多大手術都能做,周圍的人生病,特別是一些大病,比如闌尾炎手術都不用再趕往宜昌縣去了。伴隨著人們陸續的進入,人多了,通電了,通水了,通路了,曬經坪一下子熱鬧起來,蓮沱也因此成了周圍的焦點。從上面趕來的文娛團體也是紛踏而至,不僅文化娛樂活動多,在物資緊俏的年代,在蓮沱曬經坪什麼都能買到,布、糖、鹽、肥皂、火柴,什麼都有。

1980年代後,“三線”企業由於位置過於分散、偏僻閉塞而難有發展。有些“三線”企業或搬遷、合併,或破產、重組,逐漸從歷史舞臺上消失。而先前所建設廠房等等就此留了下來,成為了那個時代的記憶,也因此荒廢了近50年。關於“三線”,它不僅僅是一段被塵封的歷史,也是一段讓人難忘的經歷,正是有了這份經歷,我們的國家才變得更加的堅強和繁榮,也是如今繁榮的基礎。


在這處廠房解散了十年之後,當世堪殊的三峽工程大壩合龍,如今已成為五A級景區向世界開放。而位於中間的這處舊址就此荒廢了近50年,雜草叢生,有的廠房屋頂已經開始坍塌,有的房間成了附近村民用來堆放秸稈的柴房。靠近公路旁的廠房,很多都被當地人租用,或用於倉庫,或改作他用,一些還被修繕過。如今,人們站在蓮沱大橋北望,一幢幢上千間紅磚樓房依然散發著那個年代的特殊氣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