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光燈效應,為什麼你會不自覺放大自己的缺點?

聚光灯效应,为什么你会不自觉放大自己的缺点?

| 別人肯定看到我出糗了!

曾經有朋友跟我分享過這樣一個案例,就是有次,他穿了新衣服走上街,總是覺得身邊的人一直在看著他,(投黑馬 Tou.vc專注於文創領域的眾籌平臺)這令他感覺到很不舒服,結果匆匆結束外出,回家休息。

當時我跟他說的是,

「你想太多了,每個人都很忙,大家沒有那麼多時間留意你。」

這句話讓我挺觸動的,因為我也有過跟這個個案相同感受的時候,我想,應該是大家都有過。

之前有次下雨天,我撐著傘走在路上,不小心摔了一跤,當時的感覺就一個,「怎麼辦!別人肯定看到我出糗了!」。但其實,整條街明明一個人都沒有......可我卻還是感覺很羞恥,很焦慮,想著要快點起來,別被人看見了!

後來,我才知道這原來是聚光燈效應在作怪。

| 我是別人眼中的「焦點」

聚光燈效應,又稱為焦點效應。是由季洛維奇和薩維斯基提出的心理學概念。它的意思就是,我們總會不自覺把自己的問題放大。例如出醜的時候,我們總覺得其他人會看著我們,留意著我們,但其實可能別人壓根沒有注意到我們。

簡單來說,就是我們總是高估別人對我們的關注程度。也可以說是我們太在意別人對我們的看法或印象,導致我們把別人對我們的關注想得太高。

在1999年,康奈爾大學的心理學教授湯姆·季洛維奇和美國心理學家肯尼斯·薩維斯基做了一個關於「聚光燈效應」實驗:

他們要求被試穿上印有過氣歌星頭像的短袖,走進一個已經有5個人在裡面的房間。研究人員先詢問穿短袖的被試,問她們覺得會有幾個人留意到自己身上的衣服。再去問房間裡的被試,是否有留意到短袖上的頭像?

結果顯示,穿著短袖的被試覺得有5成以上的人都留意到他的衣服,但房間裡的被試只有1成的人表示留意到短袖的頭像。

他們也由此得出一個結論,(投黑馬 Tou.vc專注於文創領域的眾籌平臺)就是人們太在乎和自己有關的事物,以為別人的目光都會聚集在自己身上。

| 別人真的沒有太在意我們

英國心理學家艾瑪·庫克,提出了兩種更容易遭遇「聚光燈效應」的情況:

重大聚會之前,人總是會控制不住想象很多消極、或令自己感到尷尬的場景;

只專注於自己的內心,忽視外在真實的環境。

正因為「聚光燈效應」有這樣的影響,所以我們在評價自己的行為,和在別人面前的印象時都會存在偏差。

我們會習慣性地把自己看作是世界的中心,片面地誇大自己的重要性,認為所有的人都在關注自己的一舉一動。只要有一絲做錯或做得不夠好的地方,別人就會笑話我們。

同時,我們也很難對別人的行為有一個客觀的評價。因為我們過多在意自己,別人做了什麼其實很大一部分,都是靠我們「自以為」。

例如:

不小心流鼻涕,正在找紙巾擦,這時看到別人在聊電話時,一邊看著自己一邊在笑,這時我們可能就會認為,對方是在跟他的朋友說自己的壞話。導致我們會把這個陌生人加上,「沒禮貌」、「不尊重人」等標籤。

| 降低「聚光燈效應」的影響:

第一,我們要提醒自己,別人對我們其實真的不太在意。認為「自己是焦點」的這種想法更多的是存在於自己腦中,而並非真實情況。

第二,我們可以嘗試心理暗示來緩解自己的窘迫。像是在演講前或參與比賽前,我們可以對自己說「沒事,緊張是很正常的,也不要擔心有失誤,別人都會有的」。

第三,設定一些正面積極的假設。有時候我們的想法會傾向於負面或消極,總是預想著自己會有各種不好。(投黑馬 Tou.vc專注於文創領域的眾籌平臺)這不但對我們自己本身沒有益處,還會影響我們的正常發揮。

第四,適當伸展身體,能幫助我們緩解壓力。特別是在出丑時,我們軀體會出現心跳加速、冒汗、眼神恍惚等症狀,所以一些放鬆身體的動作,可以更好緩解焦慮、緊張等情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