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那麼窮,怎麼還不好好讀書?


家那麼窮,怎麼還不好好讀書?


早前發佈的《我國高等教育公平問題研究報告》顯示,中國重點大學農村學生比例自1990年代起不斷滑落。北大農村學生佔比從三成跌至一成。清華2010級農村生源僅佔17%。

寒門再難出貴子。2019年1月25日國家統計局發佈的時間利用調查公報似乎給出了原因。調查顯示,收入越低的看電視時間越長,每天1小時50分鐘;收入越高的居民閱讀書報時間越長。高收入群體中21%有閱讀行為,而低收入群體只有6.6%。

電視看得越多,思考的時間越少。讀書越多,相對而言知識水平更高。與窮人相比,富人更愛讀書

較之抽象是數字,這位中學老師的感受,讓你心冷:

假期前的期末考試對於我們來說亦是一種修煉。

對於那些平時不學習的孩子來說,考試對於他們絕對是一種煎熬。

對於老師,看著他們在考場上或眉頭緊皺,或凝神窗外到處張望,或雙目呆滯無神,或所幸不管不顧倒頭大睡者甚有之!無不有一種恨鐵不成鋼的悲痛心情呵!

他們大多都是來自農村的普通家庭,初中時候學習成績和習慣並不好。而父母還是堅持讓孩子上學,防止下一代再重蹈覆轍他們的道路。

知識改變命運?當然能。這是一個知識的年代,未來科學的發展,機器人將大量替代工人。沒有知識,未來找工作都沒門。

而近年來各省高考成績的佼佼者,大都家境優越,父母優秀,素質全面。

明明越窮,他們越不用功讀書?

無法選擇出身,可以用自己的努力決定下一代的起點。今日寒門裡,很難覓得高考冠軍的身影,明日狀元中,一定有窮人子弟。這,正是代代寒門奮鬥的意義。

而現實卻是,你看他,家那麼窮,怎麼還不努力讀書?

印度有個農貿市場,很多小商販賣蔬菜為生。早晨進1000盧比的貨,賣完後可賺100盧比。不過, 1000盧比的本錢,他們沒有。怎麼辦?高利貸。借1000盧比,一天後除了本金,還要付50盧比利息。就是說,要把他們收入的一半交給放貸人,只能賺取50盧比。

這樣的情形,每天都在發生,有些人十數年都如此。

且慢。

要是每天從收入裡攢5盧比,那200天不就有了1000盧比的本錢?何必還要高利貸?為什麼貧窮的商販要那樣蠢,日日年年去拿高利貸?甘遭盤剝。

窮商販做蠢事,是缺乏認知能力。你算得到的,他聽不懂。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貧窮的人們無時不刻不是焦頭爛額:吃飯,孩子,房子,沒一樣省心的…….太窮了,他們很難看得到未來,說什麼計劃簡直是夢話。缺錢,他們更缺的是脫離困境的認知能力。

人與人之間貧富和眼界是相對的。你認為他們不可理喻,那是因為你沒有和他們不在一個頻道。

香港有個真人秀《窮富豪大作戰》。節目邀請富人在5天裡體驗一個“窮”字怎麼寫,思考貧富誰決定?

甲、 社會資源分配不均

乙、 靠雙手

丙、 命中註定

最終,富翁們的答案一致:丙。

好悲觀。

田北辰接受了邀請:“我相信,富人坐在冷氣房裡永遠不能體會窮人的真正困苦。”他是哈佛大學碩士,堅信自由市場:“如果你有鬥志,弱者也可以變成強者。”

節目組安排田北辰掃大街。他穿清潔工熒光條紋服,三尺之內無人近身,去餐廳借洗手間會被拒,“覺得自己像魔鬼”。

當了一天的垃圾工,他捧著盒飯,小聲呢喃,“每小時28塊,也只是夠用。”

田北辰變了,那種環境下,自己和坐在市政廳裡思考的東西不是一種:自己只是考慮吃東西,完全沒有別的想法。“最重要是解決下一餐。”

最終,他承認:“強弱懸殊的情況下,只有弱者越弱,越來越慘。”

田北辰說:“這個社會在極嚴厲的懲罰讀不成書的人!”

看清楚,是,讀不成書的人

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不是人家不努力,而是你在努力學習飛行,他在努力學習打洞。

當你衣食無憂上學下學,父母下班還偶爾輔導你功課時;家庭條件不好還不努力學習的孩子,正在自己做飯,照顧爺奶;

當你順利考上中學的時候;家庭條件不好的還不努力的孩子,農活忙完了,還得去做各種家務活;

當你拿著大學通知書的時候;他們心裡以為,早點出去打工,不再給家裡負擔才是正道。

明明家境不好,連最後一條改變命運的路都舍了。你都讀不成書。這些不努力的孩子,當望著那些努力的孩子功成名就的時候,夜半沒準一聲嘆息:我為什麼不努力?

家境不好的父母多是沒有受過良好教育,當然意識不到讀書重要。他們只關心孩子在學校有沒有惹事,有沒有被老師批評,或者是有沒有好的名次讓他們有吹噓的話題。

真正能決定孩子是否上進的,其實是家長的教育和眼光。這個意義上,教育是需要傳承的。如果學不好,鍋都甩孩子,不公允。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這話有年頭。窮人的娃幾歲就會喂牲口、就揹著竹簍砍柴。這是早當家?

貧窮,是有原罪的。環境、眼光、機會、心態,各種苦澀滋味,深陷貧困裡。

光活著,他們已拼全力了。

造化弄人。就是把人放在這個環境下,自然而然就有了這樣的選擇。這些家境不好的人,他們承受的壓力遠比看到的要多,這讓他們根本無暇考慮你以後的成功和快樂。深謀遠慮,只能是富人才有心情乾的事情。窮人,急等著米下鍋,哪還有心思從長計議。

要知道,我們絕大多數都是普通人,逃不出你自己目光的界限。好在,人本千千萬,任何路都有任何路的未來。

當然不乏有天資過人的選手,他們在明明可以滿足自己快感的情況下,跳出自己的舒適圈不去滿足快感,而是用極少的資源完成極大資源才能完成的事情。以絕大多數人的天資而論,本就跳不出舒適圈的,這是不可能的。

讀書本是費心勞神,若非一定境界、難有自發興趣。所謂的千鍾黍黃金屋,都是遠期回報,不足以作為目前的動力。相反,打麻將夜以繼日也不累,就是馬上要贏錢了。

安於平庸。是周圍的人都平庸。不要說他們,你、我,都是環境的動物。而許多時候,人的潛力是需要被激發的。或者有時候感覺和周圍人差距實在太大,怎麼都追趕不上。條條大路通羅馬,可人家身在羅馬!每個人的人生不盡相同,有人含著金鑰匙掉地上,有人一出生爸媽都沒了。

每個人的起點不同。比別人過得好,並不高貴。真正的高貴,是優於過去的自己。

多年之後,我們終將明白。除了讀書,窮人家的孩子沒有別的出路。

不要孤注一擲全在意志力上。這固然是一方面,可是正向的反饋和刺激可能更為重要。減肥不一樣嗎?他們開始都是躊躇滿志,最開始每天堅持,可後來沒有正向反饋,然後,就沒有然後。

給自己動力,跳出自己狹小的圈子,接觸那些優秀的人,感受他們所做的事,體驗那些壯闊的波瀾和五彩的斑斕。見識與經歷,是獲得動力的重要途徑。

動力是最難培養的,沒有任何一個學校或老師可以教你。有的話也是成功學,激昂舞臺,三分鐘熱情,下臺後了無蹤影。

你必須親自去經歷、去參與、去感受、去體悟,如此你才能產生強烈認同,才能觸動內心深處的靈魂,真正激發你持久的熱情。

那是你必當知道:

有知識不一定改變命運,沒有知識一定改變不了命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