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曉鬆稱“鄭成功是如假包換的大倭寇” 如何看待他的這種言論?

高曉松講這段話的視頻,前哥剛才專門找出來看了一遍。結果發現,高曉松不僅說了鄭成功是如假包換的大倭寇,還說了鄭成功收復臺灣的過程,就是鄭成功海盜集團和荷蘭海盜集團之間的戰爭。

這個問題之所以這麼轟動,不外乎兩個原因:一是因為高曉松的名人效應,二是因為他將民族英雄鄭成功說成大倭寇,很多人心理上難以接受。

大家別激動,先平靜一下。如果高曉松換一個說法,說鄭成功曾是一個有日本血統的大海盜,爭議還會這麼大麼?可能不會。

鄭成功的生母,的確是日本人

1623年,鄭芝龍經舅舅介紹,到日本平戶跟隨華僑領袖李旦經商,後來成為鉅富,娶了河內浦千里濱(即今長崎縣松浦郡千里濱)的日本女子田川松為妻。鄭芝龍一生共娶五個妻子,田川松是第二任。因田川松是翁昱皇養女,故又稱翁氏。1624年,田川松在海邊拾貝殼時,突然開始胎動來不及回城內,遂在侍女的協助下,在一塊大岩石上生下了鄭成功。現在日本長崎縣千里濱的海邊,仍然立著一座石碑,上刻“鄭成功兒誕石”6個大字。鄭成功六歲之前,跟隨母親住在平戶,直到父親鄭芝龍受明廷招安之後,才被接回泉州府安平(今福建省晉江縣安海鎮)讀書。

高曉松稱“鄭成功是如假包換的大倭寇” 如何看待他的這種言論?

鄭成功的母親 田川松, 是被清兵逼迫剖腹自殺的。《 臺海外紀》記載”順治四年二月, 韓固山奉貝勒世子令, 統滿漢騎兵突至安平, 鄭芝豹、 芝鵬等 … …棄城 出泊外海,成功生母俊婦翁氏手持劍不肯去, 強之再四亦不行,大兵至, 翁氏毅然拔劍割腹而死”。 鄭成功和母親一直感情深厚,因此後來堅持抗清,誓死不降,與母親不幸遇難有關。

明代的倭寇都是些什麼人?

我們通常所說的倭寇,是指明朝時不斷侵擾我國東南沿海的日本海盜集團。明朝初期的倭寇,主要由日本武士和失業人員組成。但到了嘉靖以後,倭寇之中來自中國沿海的盜匪逐漸增多,他們勾結日本人,不斷搶掠和襲擊江浙、福建等沿海地區,甚至出現了像王直、徐海這樣的大海盜頭子。

鄭芝龍、鄭成功父子真的當過倭寇嗎?

鄭芝龍在日本平戶發家後,又到佔據澎湖列島的荷蘭人那裡當過翻譯,並按照荷蘭人的要求,在

臺灣海峽截擊前往馬尼拉的商船,幫助荷蘭人打擊盤踞西班牙人的勢力。後來鄭芝龍離開荷蘭人開始單幹,逐漸建立起一支龐大的私人海軍,兵力最多時達到20萬人,3000艘大小船隻。在被明朝招安前,鄭芝龍海盜集團已經成為當時東亞地區最強大的海上力量,明朝政府、荷蘭人都對其頗為忌憚。他的這支隊伍中,既有中國人,也有日本人、朝鮮人和南亞的黑人。

鄭芝龍壟斷了從中國沿海各省到日本、東南亞的海上貿易,每艘經過的大船隻有繳納3000兩銀子保護費,獲得鄭氏令旗後,才能獲得鄭芝龍的保護,否則難逃被劫的命運。鄭芝龍也因此變得富可敵國。史載:“凡海舶不得鄭氏令旗者,不能來往。每舶例入三千金,歲入千萬計,以此富敵國”。

高曉松稱“鄭成功是如假包換的大倭寇” 如何看待他的這種言論?

結語

由此看來,高曉松說鄭成功是如假包換的大倭寇,也並非空穴來風。說他是大倭寇可能過頭了一點,但鄭芝龍父子在明末清初時期,始終是東亞地區最大的海盜頭子,這是不爭的事實。鄭芝龍降清後,鄭成功繼承了鄭芝龍留下的海軍力量,為後來收復臺灣奠定了強大的軍事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