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方式美學系列之二 :深情美學

古人云:“人無癖不可與交,以其無深情也”。我覺得,人有癖也不代表有深情,心理學說癖只是一種對未完成心願的移情罷了,但是,古人從這個角度說出了深情的重要性,人們本能地在乎深情。

何謂情?鄙人認為,就是你對事情或者人的投入、專注和付出程度。從物理學角度說,產生了正向量子糾纏就是有情。深情,就是共振的程度更為強烈、深刻、持久。深情,是一種痴,而不是執,就是足夠的誠意,忘我的專注,全然的投入。深情,是不計較,不計算,一往情深,九死不悔。深情,是毛主席的“我失驕陽君失柳,淚飛頓作傾盆雨”,是杜甫的“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幹”,是納蘭容若的“當時只道是尋常”,是李商隱的“只是當時已惘然”,是辛棄疾的“若教眼底無離恨,不信人間有白頭”……

專注,當你全然地人到心到的去做一件事情,比如只是十秒的凝視,一兩句重要的話,在剎那間所產生的能量是無限的,專注傳遞出的珍惜與感情,也無與倫比,不可替代。深刻,人生的長度確定,每天只有24個小時,而在這二十四個小時中,你認真思考了每做一件事的意義了嗎?是否還能挖掘其背後更深層次的本質?長度都一樣,但是寬度,高度,厚度各有不同,這就是有些人讓你一讀再讀永不厭倦,有些事讓你衣帶漸寬絕無悔恨,而另一些卻讓你浮光掠影,留不下半點碧痕淺波的緣故。

當今社會,節奏很快,變革層出不窮,新事物目不暇接,人們更新自己知識結構體系和理念尚且疲於應對,深情還那麼重要嗎?我認為仍然很重要,甚至比以往更加重要。隨著智能機器人無孔不入,以排山倒海之勢方方面面進入我們的生活,如果人的眼神因為缺乏深情,冷冰冰就像工業時代的流水線作業一般,那麼,我們為何不選擇用智能機器人替代呢?不知疲勞,足夠高效,完全可控。所以,當智能機器人能夠讓人類從一些繁瑣的勞動中解脫出來,從事更具有創意性的工作時,我們人本真的性靈,就更加應該珍惜和讓其釋放出來。深情,是人類的一種本能。深情就是一種美,一種純粹的,超越世俗算計衡量的,只為心情愉悅的美。深情之美,對於人的智商還有情商的改善和提高,都將發揮積極的,甚至是不可替代的作用。

當你做自己熱愛的事情,或者追求你心愛的姑娘,你是不是無所不用其極,充分調動主觀能動性,不計成本,不辭辛苦,只是用心去做?再木訥的人都會妙語連珠,再枯燥無味的事都能創意連連。如果你是做自己被逼無奈要去做的事,或者勉強湊合,只是寂寞為了打發時間才找人作伴,那麼,做事情敷衍了事,明明可以做到十分,卻只做五分;和姑娘交流味同嚼蠟,你覺得更無趣,姑娘亦覺得十分無趣。於是,生命就在如此漫不經心中耗費了。換句話說,你在這段時間中,只是虛度,沒有感受到存在。只有用深情之美來滋養,做事情的能力才會盡善盡美。

我常常想,我們這個時代,極度幸運與極度不幸並肩同行。幸運在於,我們可以看到琳琅滿目的事物,走遍地球絕大多數的地方,吸收海量的永不窮盡的訊息,所有的人在理論上都可以無限聯結。這會導致,任何東西都很難不可替代。但不幸在於,看的太多了,選擇太多了,我們很難專注和持久地深情。以前物質不豐富,交通不便利,社交也比較閉塞,一個東西出問題了,人們傾向於去修補,現在則是傾向於替換。社會極度高效為我們的生活提供了許多便利,但是要儘量避免三分鐘熱度,如果你沒有選準一項熱愛的事業持之以恆地投入,如果你沒有一些深度交往的真心朋友,那麼,一旦危機來臨,支持系統就會瀕臨崩潰。正是因為信息搜索無比便利,“知道分子”也不再吃香,沒有在一個行業堅持多年以上的專業度,沒有人會信服你。專業主義和工匠精神,在這個時代前所未有地被重視,正所謂缺什麼人們就渴望什麼。深情,作為一種生活方式,是這個時代的甘露和溫泉。

深情稀少難得,故為可貴。許多人年輕的時候有深情,年長後,就漸漸玩世不恭,世俗世故起來,甚至嘲笑有深情之人。而有些人,年輕時或許並不彰顯,隨著年歲漸長,愈發激盪出深情。深情不是狹隘地針對某一個人,一件事,納蘭容若、倉央嘉措,一生都有深情,他們對他們熱愛的人,對自己的詩篇,對親友,對人生,對國家,對民族都飽含深情。深情是一種人生態度,行事準則,慈悲襟懷。深情到了極致,泣血滴髓,其實就因情悟道了。深情,不代表一定執著,而是,將心沉浸於各種美的事物上。識別出哪些為美,不能辜負,然後用你的能量賦予其更美,這才是深情的意義所在。

深情到達極致是一種什麼境界呢?

深情是嵇康和他的《廣陵散》。嵇康臨刑之前,悠悠地彈奏了他那曲《廣陵散》,刑場上響起了婉轉的琴聲,猙獰的死亡由此被擊碎。他把他畢生心血熱愛都傾注在《廣陵散》中,彈著彈著,悄悄地隨著琴聲走掉了,在劊子手殺死他之前,嵇康已隨著《廣陵散》飛逝。正因為這樣的飛逝,《廣陵散》才成了絕響。作為一曲絕響,《廣陵散》絕在生命隨琴聲而去,從而讓生命的旋律迴響在純淨的天空。魏晉的名士風度在嵇康變成《廣陵散》的時刻達到了生命的極致,生命轉由一種輝煌而寧靜的極致境界而進入永恆。許多人的生命停留在了頭腦的靈活上,從而無法深入生命的內心世界,碰觸到生命的本質核心部分,這也就是大部分人無法擁有本真智慧的緣故。

深情是作家反覆增刪自己的文字,曹雪芹曾說,“字字看來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尋常。”當你熱愛寫作,你是不計成本的,一切不重要的事情通通都可以不介懷,但是寫作要從極其豐盛中去提煉捶打,絲毫馬虎不得。真正的藝術大家,對於自己的作品,也都是飽含深情的。莫奈為了睡蓮系列,自己搭建了房子,住在睡蓮池的旁邊,每天的生活就是看著光影變換,而後作畫,到晚年即使眼睛看不清了,還是憑藉記憶作畫。貝多芬,耳聾了還在寫交響曲,試圖扼住命運的咽喉。真正的藝術家,如果缺乏深情,一定不可能躋身頂級大師行列。

生活方式美學系列之二 :深情美學


張大千先生的《鳳簫圖》,作於1955年,四十年代,張大千先生帶著弟子到敦煌石窟臨摹壁畫,這是用生命對藝術致敬的又一典範,敦煌條件艱苦,並且經常有土匪出沒。在這種艱苦環境下,大師舉一己之力,完成敦煌臨摹的壯舉。非大仁大愛大智大勇不能為也。莫高窟內光線陰暗,空間有限,大千每日清晨入洞,薄暮而出,一手執燭,一手執筆,或立於木梯,或蹲或躺臥於地,經數十次觀研之後方才落筆。其艱苦遠超常人想象。作家高陽說大千在敦煌是藝術上的苦行僧,其精神堪比玄奘取經。如果你在生活中遇到苦行僧,那他一定是飽含深情的。大千在敦煌兩年又七個月的時間裡,洞悟“法相莊嚴”的藝術精髓,共摹寫了270餘幅作品,並悉數捐獻給了國家。從敦煌藝術中,他重新覓回了中國繪畫的光芒,並使之成為日後潑墨潑彩畫風的神旨所在。對敦煌的深情成就了大千,使之磨礪成器,終成為借古開今的一代大師。張大千先生從敦煌回來後,仕女圖的風格就有變化,這張就是典型代表,融入了敦煌的飛天元素,色彩豔麗卻又古樸,造型上汲取唐代仕女的雍容華貴,嬌媚高傲,健康秀美。張大千先生認為,美人圖光有詩意還不夠,還要有詞意,即具有纏綿蘊籍,幽幽不絕之意境。大千先生之深情,不唯書畫與山川,朋友與美人,對手中之筆也付以難捨的眷戀,彷彿筆如知己,皆有靈魂,不可隨意棄置,他在庭院中獨闢一處掩埋禿筆,並豎“筆冢”之碑以寄其情。

生活方式美學系列之二 :深情美學


傅抱石先生的《湘夫人》,作於金剛坡時期。金剛坡時期,是傅抱石先生

創作力最為精彩和旺盛的時期。當時條件非常艱苦,抗戰連年不休,先生條件也十分艱苦,僅有一張方木桌。每天吃完早飯後,將方木桌抬靠大門放著,利用門外照來的光線作畫,畫後,又把方木桌抬回原處吃飯,或作別的用途。想如今我們條件那麼好,沒有戰爭,藝術家有大的畫案,大的書房,可是,當代哪位大師的仕女圖又超過了傅抱石呢。 他曾說:畫美人,必先畫出有品格的人,然後才可能是美人。女性的美,是格,是韻,是靈,是慧。最頂尖的大師,一定是看到了人性最光輝的美,一定是對周遭生命懷有極大的關心,這種深情,才可以創造出獨一無二的風格,很難模仿和被超越。人有深情,也表現在無論條件多麼艱苦,也不會減少創作的熱情。傅抱石先生的創作靈感,常來於《楚辭》、《離騷》。他的傳統文化底蘊非常深厚,是位博大精深的學者,畢生著述兩百餘萬字。他對於古典文學的研究與藝術同步,尤其是詩,歷代佳作無不熟稔。其名抱石,有兩層含義,一是同情屈子“抱石懷沙”自沉汨羅江的悲壯結局,一是對石濤先生的敬仰孺慕。抱石先生對詩的理解參悟可以說臻於化境,他所有的繪畫作品都是轉化為視覺形象的詩,他真正做到了畫的語言即詩的語言,畫的意境即詩的意境。詩是古人情感最直接的表露,越深情的詩人,越是用生命來寫詩。傅抱石先生對古人的理解也是從詩中反覆參悟而來,從而能夠達到思想情感的深切共鳴。先生“詩接千載”,屈原、李白、杜甫、石濤等人,不僅僅是他研究的對象,還成了摯友,抱石先生以絕世深情之天才與古人息息相通, 故他筆下的人物超凡脫俗,有高古之風。

生活方式美學系列之二 :深情美學


林風眠先生的《仕女圖》,又一位飽經憂患卻永遠對藝術存有純粹熱愛的大師。先生在西方學的是現當代藝術,回到中國又師法漢唐,還融合了民間藝術。他的仕女圖看上去沒有距離感,純潔、優雅,充滿生命的律動。寧靜中蘊含著動態之美,單純中傳遞著豐富的情思。林風眠大師生於1900年,他見證了20世紀翻天覆地的曲折命運,他的人生幾乎映襯著一個世紀的民族文化的尋覓和苦難,但他的藝術,卻孤立於這一切之外,創造了一方清新雋永的新天地。一位大師,在他的筆觸中,你看不出他在現實中承受的苦難,這是真正的慈悲。莫扎特也是如此,人生充滿悲情磨難,但他的作品卻高貴得像天鵝一樣寧靜喜悅。只能說他們的深情程度達到了忘我的境地,所以生命的境界在作品中得到了昇華。林風眠先生用作品呼喚人道和愛,在中國美術史上是空前的。他創作了許多與痛苦主題有關的作品。有深情的人不可能不痛苦,因為深情的人必然敏感真誠,不虛偽矯飾。但風眠先生始終熱愛自然和人生,始終抱著以藝術和美來拯救人類的理想不屈不饒地奮鬥。他筆下的人與物,都是自如平和的,它們獨立存在,自足自立,沉靜自信,遠離是非紛爭和喧囂的世俗糾葛。從不張揚跋扈,也不顧影自憐。他用手中的畫筆,創造了一個和諧與美,絢麗而寧靜的世界,可以讓欣賞的人得到溫情和安慰,有治癒的療效。

深情是工藝大師,為了技藝的極致,反覆練習,不斷推倒重來,在沒有任何人監督的情況下,嘔心瀝血以抵達盡善盡美。創作的過程,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是將自己的智慧和能量交付給了生命,讓這一段時間的生命不至於流於世俗,而是產生心理學上描繪的高原反應或是湧動反應的過程。全情創作的這一時光,是極大的消耗,也是補給,宇宙的法則是能量守恆。當你誠心誠意地為宇宙奉獻了你生命的一部分時,宇宙給予你的,是你可以從大自然的每一草一木中汲取能量,你可以從每一個認真生活的人處得到啟發;你時時有靈感,這種靈感不僅是閃爍的星辰,更是噴湧的火山;你欣賞的每一片雲朵,陶醉的每一縷微風,視覺都是不一樣的,都會懷著感恩的心,感謝上天的恩賜;你對事物的理解,也和從前大相徑庭,更容易看到本質,難以被膚淺所迷惑。歲月從不辜負深情之人,願你的人生多一些深情和專注,這才是能夠抵禦時間流逝的力量。

深情美學,是生命才性中最純粹執著認真的一種力量。是愛因斯坦所說,三維空間世界中最神奇的一種能量。你深情的時間越長,你人生的質量就越高。願我們都能夠找到生命中最熱愛的那件事情,一往情深地做好,永無止境地昇華。馬上就過年了,願我們和親朋相聚時,多一些凝視專注關懷,少一些邊交談邊看手機,願有歲月可回首,且以深情共白頭。

深情美學,在現實生活中,不需要像影視劇中那樣聲嘶力竭地表現自己的深情。有時候深情,是寧靜的,是寂靜歡喜;有時候深情,又是厚重的,表現為數十年如一日的堅守,不管風吹浪打都不改初心。深情,是,你對事物的領會更加深刻,你對人的關懷更加本真,你對自然界的美好更心存念想,你看到一朵花也許淚流滿面,看到故土會愛得深沉。你的言語,選擇的字眼,你的動作,你的眼神,都是溫暖的、輕柔的。你能夠體諒別人的不容易,具有很強的同理心,你的一句話能夠溫暖人三個冬季。你鼓勵人多於批判,欣賞人多於否定,你可以看到不同的人身上的優點和閃光之處,你的內心就像一個珠寶箱,儲存了許多的美好,就像珠寶熠熠生輝,照亮你的心房。深情之人,可以寫出最直指人心的詩篇,可以消融一切誤解傷害,可以用無與倫比的人格魅力去影響他人,在這樣的能量場中,人們自然覺得安全、祥和。特麗莎嬤嬤,奧黛麗赫本,戴安娜王妃,都是具有深情之人,她們的深情可以延伸到世界上每一個貧困的角落,每一個苦難的靈魂。這就是深情美學的魅力,無時不有,無處不在,是宇宙最大的慈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