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皮书》影评:温馨动人的跨种族友谊

这一部是最新一届奥斯卡颁奖礼上的Best Picture。但是它在众多影迷和影评人中也有很多不同的声音。夸它的,骂它的,都很多。 先把基调定下来:必须承认电影本身是很好看的。两位主演的每一次出镜都能深深抓住你的眼球,从头到尾都几乎没有任何破绽。你会很容易就被他们的表演吸引住并被代入到影片中的剧情内部来体验这部作品。导演本身的叙事功力也非常扎实,每一个环节的衔接都让观影体验很舒适且流畅,无论是镜头运用,配乐,布景,都恰到好处。关键时刻还会让你会心一笑。(笑?不行,都给我哭!)

《绿皮书》影评:温馨动人的跨种族友谊

那么第一个争议点就来了,这部片是一部喜剧,还是一部公路片式的喜剧?还记得多年前的那部 12 years a slave 十二年为奴?同样是根据真人真事改变,也同样是讲述黑人遭受歧视的问题,十二年为奴就很苦情了,争议就相对少了很多。种族歧视这个事情吧,对于被歧视的一方是很敏感,并且很严肃的一个东西。

《绿皮书》影评:温馨动人的跨种族友谊

那么这部影片想要传达的深一层的信息就很奇怪了。故事讲的是一个黑人天才音乐家Donald Shirley要去当时种族歧视很严重的美国南部做一次全国巡演,然后他雇佣了一个意大利裔的白人混混Tony Lip作为他的司机兼保镖来护送他顺利完成这一次长途旅行。为了防止进一步的剧透,故事大概就是这么一回事吧。问题来了,第一主演是白人司机,报给奥斯卡组委会的时候,黑人演员作为了最佳男配角的竞争者。剧情主线呢,也是一路在白人司机的机智勇敢之下,黑人音乐家才得以顺利通关。这就是第二个并且是最大的争议点了。又是一个奥斯卡式的White Savior(白皮救世主)的主题?黑人观众看了会不会觉得不舒服呢?美国一些知名的媒体也有发出过类似的疑问,大意说这部电影又是哪个白人至上的脑子里虚构出来的美好幻想?世界大同,紧紧围绕在白左的身边其乐融融吗?能不能停止宣传这种虚假的融洽而到现实世界里去感受一下真实?

《绿皮书》影评:温馨动人的跨种族友谊

我觉得大家都说的都对,我没有个人意见。不过作为身在中国的中国人,看个电影而已,没必要较真。身在美国的同胞们倒是可以发散思维一下。种族歧视这玩意,尤其是在华人多的地方,对于华人来说,一点也不陌生。尤其是在大学教育系统里,各种为难亚洲学生。当然,我说的这个例子可能都算不上种族歧视,顶多是Discrimination。那么这部片就这么嘻嘻哈哈的跟着一个都没什么文化的白人就搞定了一切,是不是有点太童话的意思了?最关键的点在于,这是今年的最佳奥斯卡影片啊?官方的价值观取向这是在哪呢?虽然都知道丫屁股是歪的,脑子就不能重新定位下?

《绿皮书》影评:温馨动人的跨种族友谊

当然这个争议还有很多现实世界的边角料在旁边添油加醋,比如黑人音乐家的家人在电影上映之后一直抗议,说整个故事都是胡扯,Donald与Tony并不是朋友,只是纯粹的雇佣关系。因为剧中二人都早已仙逝,我们其实对真相很难做出准确的判断,事实是,第一编剧的确是Tony的儿子,编剧团队中也的确没有来自Donald Shirley家的人。不过同时我也相信编剧们并没有胡扯,下面有一个链接,里面是对Donald Shirley和Tony Lip 本人在生前的一些录音采访,听上去,他们怎么样也算是朋友呀。

《绿皮书》影评:温馨动人的跨种族友谊

大多数观众的第一反应都是希望能通过电影获得轻松愉快的生活体验吧。所以我会推荐给所有人都去看一下,因为作为一部轻喜剧,绿皮书非常的高效且轻松。你会觉得这两个多小时就像飞一样的过去了。

本文由【半塘君娱乐】原创,白百家号首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