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糧】山藥生產技術指導意見

山藥是我國消費者喜愛的傳統藥食同源保健食品,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健康保健食物的需求和消費也將成為熱點,市場前景十分廣闊。江蘇省是傳統特色山藥主產區,加快推進優質山藥產業發展,是江蘇省現代特色高效農業產業發展的一項重要內容。為確保江蘇優質山藥生產快速發展,針對江蘇山藥生產中存在的關鍵技術問題,提出2019年山藥生產技術指導建議。江蘇省山藥主產區目前多采用山藥粉壟機械化種植技術,該技術是當前江蘇山藥生產的主要種植技術。其關鍵技術和要點為:


【特糧】山藥生產技術指導意見


1、生產準備

選擇土層深厚,土質為沙壤土或壤土,地下水位在1.5 m 以下的地塊作為種植基地;冬前足施有機肥,深耕凍融;開春後及時機械粉壟,壟上集中穴施優質有機肥+無機肥;壟面覆蓋黑降解地膜;開好田間灌排溝系,有條件的經營主體,可田間鋪滴管系統。

2、種薯處理

品種可選擇日本大和芋、鐵棍山藥、雙胞山藥、蘇北淮山藥、水山藥。選擇嘴子短、充實好、無病斑、無畸形的山藥栽子,晾曬1、2天,達到表皮乾爽、薯體變軟即可播種。也可以選用無病斑、無畸形、充實好的健壯山藥塊莖,晾曬2天左右;切成圓柱狀,每塊100g左右,切刀經常消毒;用石灰粉蘸裹切口,再晾曬1—2天,保證切口收幹、癒合;用多菌靈+阿米西達混合液浸種10分鐘(如需防線蟲加入阿維菌素浸種),取出。選用山藥塊莖做種,最好催芽後播種:播種前30天左右,利用小拱棚進行增溫催芽,當種塊周邊出現芽點時,即可取出播種。


【特糧】山藥生產技術指導意見


3、合理密植

播種時期應掌握在氣溫回升斷霜後播種,不宜過早或推遲播種。普通淮山藥密度3000株/畝左右,鐵棍山藥等細長山藥密度可以提高到5000~6000株/畝左右。推行擴行縮株,方便田間作業、提高田間通風透光性,為高產優質和機械化管理創造條件。

4、科學管理

山藥甩蔓後及時搭架引蔓,一般架子高度1.2-1.5m,搭架要牢,防風抗倒;山藥甩蔓前,保持土壤相對溼度60%左右為宜;山藥藤蔓快速生長階段,保持土壤溼度在75%左右為宜;如遇持續乾旱,要及時灌溉,確保山藥正常生長髮育;遇大暴雨要及時排盡田間積水,確保“雨止田幹”。

5、綠色防控

採用異地種薯繁育、山藥零餘子繁育、合理輪作,嚴格種薯選用和處理,通過減少化肥使用(尤其是無機氮肥),結合篩選合適的低殘低毒農藥防控,以防為主、防治結合的策略,確保病蟲害綠色防控。

膨大期氣候溼度偏大時,選用可殺得叄仟1000倍液等保護型殺菌劑均勻噴霧防護,與阿米西達1000倍液等廣譜防護性內吸殺菌劑交替輪換使用,加強山藥膨大期山藥炭疽病、褐斑病等莖葉病害的防治。同時根據田間發病情況,選用高效低毒殺菌劑防治莖腐病等病害。根據蟲情預報,及時準確做好山藥斜紋夜蛾等食葉害蟲的防控。

6、科學施肥

實行“以有機肥為主,有機無機配合施用,注重生物菌肥、微量元素配合施肥”的有機型科學施肥技術:基種肥以有機肥為主,一是冬前施腐熟的優質有機肥2000kg/畝;二是播種前20天左右,施用腐熟優質有機肥1000kg/畝+45%高濃度硫酸鉀複合肥30kg/畝,在播種行附近開溝施種肥;三是採用沃農丹、海藻精華等微肥拌種處理。山藥塊莖膨大初期(一般在6月下旬—7月中旬),根據田間長勢追施有機肥1000kg/畝+45%高濃度硫酸鉀複合肥20-40kg/畝;葉面噴施微肥補充微量元素。立秋以後山藥營養生長偏弱,可用2%尿素+0.4%磷酸二氫鉀混合液於傍晚時間葉面噴霧,提倡使用生物菌肥、多元微肥等葉面肥,以保證營養體不早衰。

7、適時採收

根據市場行情,於10月份開始分批採收,採收前10天內應停止澆水,保證採收期間土壤乾爽。採收時應輕拿輕放,防止破皮,影響保存。採收後及時晾曬1、2天,晾乾表皮水分,便於儲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