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和艾滋病一樣不能治癒?注意做好預防,否則遺憾終生!

乙肝和艾滋病一樣不能治癒?注意做好預防,否則遺憾終生!

乙型肝炎(hepatitis B),在中國大陸常簡稱乙肝,顧名思義是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後,引起的肝臟急性或慢性發炎之疾病。

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潛伏期,可從30天至180天不等,平均約75天。大多數人初次感染時沒有明顯症狀,而少數人會有急性症狀如噁心嘔吐、黃疸、疲倦、茶色尿以及腹痛等。初次感染造成的急性症狀,通常持續數週之後即會消退,極少數會造成死亡或嚴重併發症。雖然大部分慢性肝炎患者沒有症狀,但卻有機會發展為肝硬化甚至肝癌,亦為慢性肝炎患者死因的15%至25%。

中國是重災區

乙肝和艾滋病一樣不能治癒?注意做好預防,否則遺憾終生!

乙型肝炎的分佈(2004年)

1992年中國大陸乙肝流調為9.75%的乙肝表面抗原攜帶率。

2006年中國大陸乙型肝炎流調 表明:

  • 1至59歲人群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攜帶率為7.18%。
  • 城鄉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攜帶率差異不顯著,西部地區人群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攜帶率高於東部地區。
  • 1至4歲人群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攜帶率為0.96%;5至14歲人群為2.42%;15~59歲人群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攜帶率達8.57%。

乙型肝炎流調 表明:

  • 6歲以下兒童感染乙型肝炎後90%將變為慢性攜帶狀態;
  • 6歲以上人群感染乙型肝炎後只有不到10%會轉為慢性攜帶狀態。成年人感染乙型肝炎導致的乙肝攜帶者增加量相當於每年增加1/10萬。

傳播途徑

乙肝和艾滋病一樣不能治癒?注意做好預防,否則遺憾終生!

乙型肝炎病毒在體外可存活至少7天。在此期間,如果病毒進入未接種乙肝疫苗者的身體,依然可造成感染。乙型肝炎病毒潛伏期平均達75天,但也可能為30至180天不等。乙型肝炎病毒在感染後30至60天即可發現,可能持續存在並發展為慢性乙型肝炎。

在高流行區,乙型肝炎病毒最常見的傳播途徑是分娩時的母嬰傳播(圍產期傳播)或水平傳播(接觸被感染的血液),特別是生命最初五年從感染幼兒傳播給未感染幼兒。被母親感染的嬰兒和5歲前感染的嬰兒發展為慢性感染的情況很常見。

乙型肝炎也可通過皮膚或粘膜接觸被感染血液和各種體液傳播,以及通過唾液、經血、陰道液和精液傳播。乙型肝炎也可能經性傳播,特別是未接種疫苗的男男性行為者和有多個性夥伴或與性工作者有接觸的異性戀者。

5%的成人感染會導致慢性肝炎。病毒傳播也可能發生在醫療保健場所或注射吸毒者重複使用針頭和注射器的情況下。此外,感染還可能在醫療、外科和牙科手術及紋身過程中發生,或通過使用被感染血液汙染的剃鬚刀或其它類型物品發生。

能否被治癒

乙肝和艾滋病一樣不能治癒?注意做好預防,否則遺憾終生!

2018年7月18日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急性乙肝沒有特異治療方法。因此,治療的目的是讓身體感到舒服和保持足夠的營養平衡,包括補充因嘔吐和腹瀉流失的液體。

慢性乙肝可以使用包括口服抗病毒藥物在內的藥物進行治療。治療可延緩肝硬化進程,降低肝癌發病率,提高長期存活率。

世衛組織建議使用口服藥物——替諾福韋或恩替卡韋,因為這是抑制乙型肝炎病毒最有效的藥物。和其它藥物相比,它們很少導致耐藥性,容易服用(每天一片),而且副作用很小,因此只需要有限監測。

恩替卡韋(Entecavir)已不在專利保護期內,但其可用性和費用差別很大。在大多數中高收入和高收入國家,替諾福韋在2018年之前仍受到專利保護,在2017年2月時的每年治療費用在400美元至1500美元之間。雖然一些中等收入國家(如中國和俄羅斯聯邦)在獲得替諾福韋方面仍然面臨專利障礙,但替諾福韋這一非專利藥在具有可獲得性的大多數國家可使人們負擔得起。全球價格報告機制表明,2017年2月時的每年治療費用從48美元到50美元不等。

但是,對大多數人而言,這種治療方法並不能治癒乙型肝炎感染,而只是抑制病毒的複製。因此,大部分開始接受乙型肝炎治療的人必須終生服藥。

在許多資源有限的環境下,很難獲得乙型肝炎診斷和治療。2015年,在2.57億乙肝病毒感染者中,有9%(2200萬人)知曉其診斷情況。在得到診斷的患者中,全球治療覆蓋率僅為8%(170萬)。許多人在肝病晚期才得到診斷。

在乙肝病毒感染的長期併發症中,肝硬化和肝細胞癌造成的疾病負擔很重。肝癌的發展很快,而且由於治療方案有限,轉歸通常不好。在低收入環境下,大多數肝癌患者在診斷後數月內死亡。在高收入國家,通過外科手術和化療,患者的壽命可延長几年。在高收入國家,肝硬化患者有時接受肝移植,成功率高低不一。

重在預防

乙肝和艾滋病一樣不能治癒?注意做好預防,否則遺憾終生!

接種乙型肝炎疫苗是預防乙型肝炎的主要方法。世衛組織建議為所有嬰兒在出生後儘早(最好是在24小時內)接種乙型肝炎疫苗。目前,五歲以下兒童的慢性乙肝病毒感染率很低,這可能歸功於乙型肝炎疫苗的廣泛應用。在全球範圍內,這一年齡組的乙肝病毒感染率估計在2015年約為1.3%,而在疫苗接種前期則約為4.7%。此後尚應接種2劑或3劑以完成全程基礎免疫程序。在大多數情況下,以下兩種備選方案可任選其一:

  • 三劑法,新生兒出生時接種第一劑(單價疫苗),第二劑和第三劑(單價疫苗或聯合疫苗)分別與百白破疫苗的第一劑和第三劑同時接種;
  • 四劑法,即在出生時接種一劑單價疫苗,此後接種三劑單價疫苗或聯合疫苗,通常與其它常規兒童疫苗同時接種。

95%以上的嬰兒、兒童和青年接種全系列疫苗後體內產生的抗體可達到具有保護作用的水平。保護期至少持續20年,可能終身免疫。因此,世衛組織不建議已經完成三劑接種程序的人補種。

低度或中度流行的國家所有兒童和未接種疫苗的18歲以下青少年均應接種疫苗。在這些國家高危人群中,越來越多的人可能會受到感染,因此他們也應接種疫苗。其中包括:

  • 需要頻繁使用血液或血液製品者,透析患者,實體器官移植接受者;
  • 監獄內的囚犯;
  • 注射吸毒者;
  • 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的家屬和性接觸者;
  • 有多個性伴侶者;
  • 醫務工作者及其他因職業原因可能暴露於血液和血液製品者;以及
  • 尚未完成乙型肝炎疫苗全程接種的旅行者在前往乙型肝炎流行區之前應接種疫苗。

在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該疫苗具有卓著紀錄。自1982年以來,全世界共接種了10多億劑乙型肝炎疫苗。在許多曾有8%-15%的兒童轉為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國家,通過接種疫苗,接種過疫苗的兒童中慢性感染率現已降至1%以下。

2015年,第三劑乙型肝炎疫苗接種的全球覆蓋率達到84%,而乙型肝炎疫苗的出生首針接種全球覆蓋率為39%。僅在世衛組織美洲區域和世衛組織西太平洋區域實現了廣泛覆蓋。

另外,實行血液安全戰略,包括對所有捐獻的供輸注的血液和血液成分進行有質量保證的篩查,可以預防乙型肝炎病毒傳播。在全球範圍內,97%的獻血者在2013年得到篩查和質量保證,但仍然存有差距。

進行安全注射並消除不必要和不安全的注射也能預防乙型肝炎病毒傳播。全球不安全注射從2000年的39%降到了2010年的5%。更安全的性行為,包括儘量減少性伴侶的數目並使用屏障保護措施(安全套)等,也可預防傳播。

切勿有病亂求醫

乙肝和艾滋病一樣不能治癒?注意做好預防,否則遺憾終生!

乙肝治療是全球公認的世界難題,儘管人類無數科學家為其付出了畢生的心血,但我們依然不能將它徹底消滅。無數乙肝患者為了摘金、摘銀而四處求醫,但卻在一次次的失敗中潸然淚下。

慢性乙肝患者不僅要面對機體的病痛,還要面對很大的社會和心理壓力,因此治療願望非常迫切,但是盲目轉陰不是可以追求的治療目標。乙肝治療的目標是最大限度地長期抑制或消除乙肝病毒,一味追求表面抗原轉換對大多數患者來說並不現實。作為乙肝患者應該樹立科學合理的治療預期,積極配合醫生進行規範化抗病毒治療,避免“誤入歧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