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把脉”青白江区开放型经济发展

近日,青白江区“开放型经济研究中心”专家咨询会在区委党校(行政学校)召开。省市党校的有关专家教授齐聚一堂,为进一步明确我区“开放型经济研究中心”发展定位,更好地开展开放型经济理论研究、学术交流活动、智库平台建设等建言。

为何要成立“开放型经济研究中心”?

青白江区“开放型经济研究中心”于2019年4月正式批准成立,为区委党校(区行政学校)所属正科级公益一类事业单位。

我区作为四川自贸试验区三大片区之一,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深入实施,对外开放步伐加快,知名度影响力不断提高,从“战略后方”走向“开放前沿”、从“内陆腹地”迈向“开放高地”,成为中国参与全球治理、面向泛欧泛亚开放的战略门户。如今,青白江以“更全面、更深入、更务实”的新开放观,加快融入全球经济大循环。

“开放”已然成为青白江的发展代名词。

“此时,我们顺应发展趋势成立‘开放型经济研究中心’就非常必要。”区委党校(行政学校)负责人说,研究中心旨在让青白江改革创新、对外开放的声音及时发出,用国际化的视野和眼光,继续讲好青白江故事。

“开放型经济研究中心”具体做什么?

“成立专门研究开放型经济的事业单位,这应该在全省尚属首例。”省委党校(行政学院)副校(院)长、二级教授裴泽庆教授说,青白江区“开放型经济研究中心”作为区属专业机构,应着眼特色研究基地、学术交流平台、成果孵化空间、人脉聚集桥梁等职能职责,承担起地方开放经济发展的经验启示、比较借鉴、精神解读、前景预测和决策咨询。

咨询会上,与会专家逐一发言,对“开放型经济研究中心”给予建议。他们认为,研究中心要定位精准,要立足青白江,放眼全国和世界;要形成智库联盟,建立大智库的理念和机制。同时,要长期举办学术沙龙,形成品牌。

据了解,“开放型经济研究中心”主要负责开展对外开放型经济基础理论、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对成果进行转化应用;开展对外开放型经济学术交流活动;开展相关教育培训工作,开发相关课程;建立科研团队、智库平台,建设对外开放型经济数据库等,为党委政府高层次开放发展建言献策。

“近期我们确定了青白江内陆开放型经济建设、‘一带一路’建设进程中青白江战略支点作用发挥、大港区建设、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等八个方面的研究方向,力争为地方发展提供有力的理论和智力支撑。” 区委党校(行政学校)负责人表示。

(记者:余芳)


分享到:


相關文章: